扮演“伟人”记(五)(六)|房世英

文摘   2024-11-24 08:30   山西  

扮演“伟人”记


房世英
扮演“伟人”记(一)(二)
扮演“伟人”记(三)(四)
(五)潜心揣摩

塑造“伟人”形象,首先是外形必须得像!通过化妆造型自己虽然有了点底气,但是对于伟人的言谈举止、行为特点等还是非常茫然,特别是他讲话时那浓浓的湖南口音,标志性的习惯手势和独特的伟人气质。所以,从电影公司专调看了几部有关毛泽东的影片,观摩、学习、捕捉那些特型演员(古月、张克瑶)的表演经验。家里也贴满了挂历、刊物上的伟人像。并把电视里播放毛泽东真实影像录下来反复观看揣摩。我发现毛泽东走路很快且平稳,身子稍微前倾,两手臂不是前后而是偏后左右摆动,手臂还有一定的弧度。他讲话时习惯左手叉着后腰,右手夹着烟卷,随着讲话的语气情感节奏很自然的挥动。面部大部分时间锁着眉头,可能与他经常考虑问题有关,时而又孩子般天真的开怀大笑,无拘无束……我就利用一切行走的机会,练习模仿他走路、做动作、练手势。我是个左撇子,生活中和舞台表演都习惯动左手,我就刻意练习多用右手动作,由不得劲儿到习惯自然,从形体上走近人物。

关于人物语言,剧中角色是应该讲湖南话,还是普通话。根据当时的社会环境和人们的接受度,必须是湖南话。否则观众不接受,不认可!因为毛泽东那一腔浓浓的湖南乡音,观众是最熟悉不过了!开国大典天安门城楼上,他的一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已于本日成立了!”已成为几代中国人魂牵梦绕的千古绝唱。于是我反反复复的听他的讲话录音,品读、摹仿、揣摩……那些日子就像着了魔似的,无论是走着还是站着,无论去哪里还是做什么,脑子里总是闪现着老人家的音容笑貌。毛泽东讲话声音宽厚哄亮,底气十足,极富感染力!我感觉语调和语气在建国前跟建国后有区别,建国前(1949)慷慨激昂气壮山河,充分显示出胜利者的豪迈气概!语气高亢有力。而建国后五十年代,就略显平和沉稳,还夹杂着咳嗽声,反映了老人家心态和年龄的变化以及嗜烟的影响。

我扮演的剧中人是1936年中年时期的毛泽东43岁,我当年44岁,我的声音和年龄正好跟他相吻合。同时我发现毛泽东的湖南音有两个特点,(1),凡是声母为鼻音n的按边音l读,比如“拿”读成“拉”、“年”读成“连”、“能”读成“棱”、“南”读成“兰”、“你”读成“里”;声母为“r”的按“y”读,比如:“人”读成“银”、“然”读成“言”等。(2)改调值,原声调都改为去声读出,比如:“群2众”读成“群4众”、“讲3话”读成“讲4话”、“准3备”读成“准4备”等。还有些字如“推”读成“忒”、“团”读成“谈”等。(数字1表示阴平、2表示阳平、3表示上声、4表示去声)

(六)排 

剧本顺利通过,开始进入排练。我作为主演还兼任导演,意味着,我不仅要确保自己的角色成功,还得负责整个剧组,确保剧作的艺术质量和演出水平。压力可想而知,好在各级领导全力支持,同事们齐心协力。

排练,实际上就是组织其他演员和我一起进入剧本里的规定情景,合理地有机地行动起来,生活起来。在编创剧本结构情节设计台词的过程中,我已经对未来舞台演出形象有了比较明确的设计和清晰的蓝图,而且经过自己潜心揣摩,角色的种子已经在心里生根发芽。排练是从分析剧本开始,让演员们深刻理解1936年毛泽东率领红军东征的时代背景、历史意义以及产生的重要影响,寻找那个时期晋西吕梁山区老百姓的生活状态,了解毛泽东与贺子珍的婚恋情感等,再通过对台词引导演员找到角色合理的舞台行动和任务,明确做什么、怎么做、为什么(演员表演三要素)。

贺子珍的扮演者(齐娥鱼)是位老演员,舞台经验很丰富,也是我多年的表演搭档,所以配合很默契。大娘的扮演者(薛够花)是个学员,她嗓音宏亮扮相好,排练刻苦认真,能很快融入角色。经过紧张认真的排练,终于使剧中角色能很自然的交流适应,有机的“生活”在一起,小话剧《红军帽》也终于立起来了!

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

房世英,男,共和国同龄人,中共党员。出生绵山脚下,自幼上学,毕生从艺。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国家二级演员,在多部歌剧、话剧、歌曲演唱中担任主要角色,曾在舞台上扮演”伟人毛泽东”形象获得成功。多次获得国家省地奖励。现任介休市老年大学朗诵表演老师。 

投稿邮箱:874761158@qq.com

↓您的赞赏是对作者最大的鼓励~!

知彼
一群喜欢文字的发烧友,想用横折撇捺的组合展示自我,面对多元的社会,努力营造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平台。联系电话:15343445088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