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休教育志资料选编》之抗日战争中介休教育工作的点点滴滴|郝振谟

文摘   2024-11-09 08:30   山西  

抗日战争中介休教育工作的点点滴滴


郝振谟

介休县城沦陷后,随着抗日战争形势的变化和发展,介休的教育工作也在变化发展的,现在点点滴滴地回忆追述如下:

一九三八年春季,中共介休县委在后崖头创建革命根据地,教育科长张尊三同志在后崖头召集全县小学教员进行培训,领导全县农村建立抗日小学,恢复小学教育工作。

一九三八年冬季介休县在庙沟创建民族革命高级小学校,由县长张德含同志兼任校长,刘德之负责学校工作,教员有王德甫、张美卿、宋望飞、张剑秋、刘玉兰等。共招收学员四、五十人。

一九四零年由刘德之任教育科长,当时日寇扫荡频繁,春节除夕,敌人从沁源县王和据点出发,当晚住扎黄段村,次日早晨包围霍贵村的介休县政府,我们损失很大。自此以后革命根据地转战频繁,朝夕流动,教育工作也随之在枪林弹雨中进行,许多教师穿梭于敌人之间,工作很为困难。

一九四一年冬,蘧衍之、张雄飞等同志在化家窑创建民革高小,这所学校,培养了很多干部,以后参加了抗日工作和社会主义建设。

一九四二年介灵合县后,一九四三年冬,八分区化(化坡)马(马跑泉)池(池口)镇公所,由于县委书记周力和宣传部长张继美同志大力支持,郝振谟等同志建议,聘请教师岳志愈等创办化马池两级学校。由王健任校长,教员还有韩明三、郝振谟等,共招收新生四十多人。这是一所供给制和半供给制学校,学生来源大部是抗日干部家属和子女,只有少数是经介绍的有抗日救国志向的青年学生,这些学生年龄方面长幼悬殊很大、文化水平参差不齐,可是都有顽强好学的特点。因此,在教学上带来很大困难,白天进行课堂教学,夜间分别进行补课,可是在很短时间内都获得优异成绩,他们结业以后,有的前往太岳中学深造,有的当兵,有的参加了抗日工作。当时两级学校采用太岳行署发行的统一教材,有国语、算术、政治、历史、地理、自然、新民主主义论、论持久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等,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都很紧张。

一九四五年冬季,化马池两级学校和化家窑的两级学校在后崖头合并为一个学校,由王健任校长,共有学生二百人。

一九四六年春天,根据形势的发展,这所两级学校又分建为四所民高,一民高创设在洪山,校长杨尊三,支部书记韩明三,教员有宋紫绶、王德甫等同志;二民高创设在上梁,校长和支部书记速衍之,教员有蓮紫绶、梁清之、马鑫等同志;三民高创设在龙凤,校长、支部书记王健,教员有郝振谟、岳之愈等同志,四民高创设在兴地,校长、支部书记焦可久,教员有张健佑、韩××(沁源县西沟人)等同志。

一九四六年冬季,阎锡山发动内战,向解放区疯狂进攻,一、二、三、四民高均不能在原住村进行教学,基于形势的转变,不得不向根据地后撤,一民高迁住沁源县大石,二民高迁住沁源县苦汗,三民高迁住圪旋头,四民高仍在兴地、南北槐志等地流动,但阎军仍侵扰不已,四个民高又进行合并,一、二民高合并为黄段民高,校长杨尊三,党支书韩明三,教员蘧紫绶、王德甫、梁清之等同志。三、四民高合并为大峪民高,校长焦可久,党支书郝振谟,教员有岳志愈、张健佑、韩××、马鑫等等同志。

一九四八年二月,大峪和黄段两所民高,全部迁住大峪,又进行合并,校长焦可久党支部郝振谟,除韩明三、速衍之、王健等同志,因工作需要调迁外,其他同志仍在合并后的大峪民高任教,当时在校学生共二百余人,这所学校一直延续到介休县城解放。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作者简介


郝振谟,离休干部。

微信号

知彼

投稿邮箱:874761158@qq.com

↓您的赞赏是对作者最大的鼓励~!

知彼
一群喜欢文字的发烧友,想用横折撇捺的组合展示自我,面对多元的社会,努力营造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平台。联系电话:15343445088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