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旧京茶馆|潘治武

文摘   2024-10-08 08:30   山西  

漫谈旧京茶馆

潘治武

作家老舍的名著《茶馆》早已由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上演,为广大观众所赞誉。嗣后又摄制成影片,在国内外放映,在艺坛上放出了灿烂的光辉。

现在,我将旧北京茶馆的各种不同经营方法,以及顾客的各种不同状态写出来,以供参考。

一般讲来,旧北京茶馆可分:清茶馆、书茶馆、棋茶馆、季节性的临时茶馆和“避难茶馆”等。

清茶馆的房屋和设备较好,方桌、木凳非常清洁,小型茶壶茶杯各一具,水沸茶舒,清香扑鼻。春、夏、秋三季在茶馆门前高搭天(凉)棚,棚架竿上或房檐下悬挂木板招牌,刻着“毛尖”、“雨前”、“雀舌”、“大方”等茶叶名称。招牌下系着红布条穗,迎风飘扬,站在远处一望便知为茶馆。每日清晨五时左右即挑开炉火,开门营业。顾客多是悠闲老人,或无业子弟,他们一般都有早起“蹓湾儿”(散步)的习惯,手中提着鸟笼往城外苇塘附近蹓鸟,进城后就到茶馆喝茶休息。

这时,他们把所养的百灵、黄雀、画眉、红靛、兰靛等名鸟,或挂在棚竿,或放在桌上,脱去鸟笼的布套,顷刻许多小鸟即哨出仿效喜鹊、山鹊、老鹰、布谷、苇扎子、大雁、家猫等十几套叫法。顿时百鸟齐鸣,各逞歌喉,引以为乐。诸顾客还互谈茶经、论鸟道、叙家常、评时政等话题,以消磨整个上午。冬天,顾客则多坐屋内。
清茶馆主人为了招徕主顾,扩大营业,在春和日暖、和风轻拂、秋高气爽的时日,还举行“串套”活动(即小鸟的互相学叫),对养有好鸟的知名老人发出请帖,花笺红封,浓墨端字,请于某日光临。同时在街头巷尾,张帖红条,届时养鸟的老少人士都慕名(“鸣”)而来,四方辐辏,门庭若市。这样,茶馆不但生意兴隆,利市百倍,而且也会名噪九城,如崇外大街路西万乐园就曾多次举行这种活动。

中午以后,清茶馆就换了一类顾客。有拉房纤的房屋牙行,以此间为交换租赁、买卖、典押房屋消息的聚会处所。有收买旧货走街串巷的打鼓小贩,一面喝茶,一面在同行间互通情报,介绍某街某户出卖某种物件和自己出的收价,使同行前往,但要求给价不超出这个范围,以欺骗、卖东西的住户压低自己的收价,打鼓小贩通称茶馆的术语为“攒’(CUAN)儿上”,更有放高利贷的剥削者,也集中于此,经过介绍人借钱给需要的人,从事盘剥。如过去和平门外南新华街的天和轩,就属此类型。

其次是书茶馆。上午接待饮茶的客人,下午和灯晚则约请说评书、唱鼓词的艺人来说唱,茶客边听书,边喝茶,以消磨无聊的时光。顾客中有失意的官僚、政客、职员,以及作坊、商店经理、帐房先生,纳福老人和劳苦大众。过去受欢迎的评书有已故演员刘继业的《济公传》、王杰魁的《包公案》、连阔如的《东、西汉》,赵英颇的《聊斋》等;灯晚鼓词有《前后七国》、《三下南唐》等。顾客除付茶资外,每说,唱完一段后,随意给一二文。说唱收入的分配方法,事先由茶馆主人和说唱艺人协商订约。上坐多少则以艺人的声名、技巧与说唱志目能否叫坐而定,一般只是仅能温饱而已。如天桥的二友轩、花市的三友轩、青山居、万乐园等,皆此类型。

再次是棋茶馆,在过去的天桥市场一带,顾客以劳动市民阶层和无业者为多。茶馆内设备简陋,有用元、方木数根半埋地下,也有用砖砌成砖垛,然后铺上长条薄板,画成十几个粗细不匀的棋盘格,茶客聚精会神地对奕,暂时忘却生活艰难。除茶资外不收租棋费。各家茶馆由于顾客不多,业务单纯,生意比较萧条。

此外有季节性的茶棚,除厂甸、蟠桃宫及定期庙会外,以什刹海最为著名。自立夏至立秋前后,沿岸北面形成一条茶棚长廊。沿岸的茶棚半凌水面,半在岸上,每当夕阳西下,清风徐来,海上绿叶红荷,迎风点首,坐在小西湖茶室北侧的茶客,伸手可触莲花,举杯传来香气,这时,花香茶香浑为一体,海岸上莫辨东西,还可即席赋诗,真是乐而忘返。海岸南面的席棚以卖鲜和风味小吃为主。新采的莲蓬、菱角、白藕水气未消,余香浮案。小吃有苏糟肉、芸豆糕、豌豆黄、炸白薯片、茶汤、杏仁茶、杏仁豆腐等,不但是北京特产,而且还是清宫内廷的作法。这些茶棚后来日渐发展,由临时转为固定,并迁入游人众多的园林中,如中山公园的来今雨轩、太平花、上林春、集士林,以及北海公园的双虹榭、道宁斋、漪澜堂等,它们的前身都和什刹海季节性茶棚有一定的渊源。

最后要谈谈“避难(债)茶馆”,这当然不是它的正式字号。在崇文门外东晓市大街路南有一家茶馆,字号叫德胜馆。这家茶馆的顾客多半是附近的劳动人民,平日按时营业和别家茶馆一样,但到农历除夕之夜,就通宵营业,炉火旺红,满室温暖,一些平日挣扎在饥饿线上的贫苦市民,欠了粮食、付食、煤柴、房租等债务而暂时无力偿还,为了躲避年关索债,是夜就到这里喝“茶”,有的愁眉苦脸,有的默默无言,深夜伏案入梦,在爆竹齐放声中“不知东方之既白”。然后互相道别回家。归途中如遇债主,就忙道“新喜发财”。债主也只好苦笑还礼。在旧社会中,处处都表现为剥削和被剥削,压迫与被压迫的情景,“避难(债)茶馆”不过是其中一例。即便是经常光临清茶馆的悠闲老人,沉醉于小西湖的文人墨客,看来似乎优游自得,而实际在内心深处,无不为当时的政局动荡和生活艰困,惶惶不安。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时代的变迁,这种“避难(货)茶馆”自己不复存在。





投稿邮箱:874761158@qq.com

↓您的赞赏是对作者最大的鼓励~!

知彼
一群喜欢文字的发烧友,想用横折撇捺的组合展示自我,面对多元的社会,努力营造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平台。联系电话:15343445088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