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而言,考生笔试综合能力可大致可分为以下4种情况(如果没有参加过公考,则可以通过真题模拟):
①申论和行测的分数都很高
这说明你的整体实力已经非常强了,离上岸只有一步之遥,复习重点应当放在「扬长」而非「补短」上。
②申论和行测的分数都还可以,或都不太理想,且两者差距不大
这种情况说明考生可能要多打好基础,现在还没到需要「扬长」的时机,应当优先努力提升自己的整体成绩。
③申论的成绩远好于行测,或④行测的成绩远好于申论
③和④是本文分析的重点。
一、申论的成绩远好于行测
「申论成绩>>行测」的主要原因和「解题时间」有关,有这种情况的考生往往在「数量关系」「资料分析」这2个板块的规划上存在一些问题。
行测和申论考试最大的区别,就是行测对「时间规划」的要求极为苛刻。可以说,时间规划做的好不好,能否尽量多地完成题目,决定了行测的生死。
西瓜在之前关于行测的解析中反复提到「提高解题效率」的重要性,这一原则从行测考试诞生的第一天就确定了。行测考试,从根本上来说,就是为了让绝大部分考生做不完而设计的。
在15年乃至20年之前的行测考试中,各板块的结构和题型都和现在差不太多,但题干的复杂程度几乎是天差地别。
2009国考数量关系题都是「甲、乙两人共有260本书,其中甲的书有13%是专业书,乙的书有12.5%是专业书,问甲有多少本非专业书」这样的风格,而2024国考的风格则为:
某高校外国语学院中,会俄语的学生都会英语,其中一半还会法语;会英语的学生中有一半会法语;这三种语言都会的学生有50人,只会其中两种语言的有100人,只会其中一种语言的有150人。问会法语的学生有多少人?
和15年前相比,2024年代的题目叙述更复杂,理解逻辑更难,包含要素更多,陷阱也更隐蔽。尽管本质上两类题目区别并不大,但2024年代的真题绝对难度会高很多。
正如西瓜分析的那样,出题人改变题目风格的最重要原因,和「考生做题效率」密切相关。
在2009年代,由于公考的竞争还不是特别激烈,出题人的风格基本上就是「该出啥就出啥」,想考什么知识点就按部就班来围绕该点组织材料,因为这种难度的题目筛选下来的考生,已经能满足当年招考的需求了。
但2024年代,如果出题人还按照2009年代的风格出题,那结果很可能就是行测根本就不存在「时间紧张」的问题,不仅人人行测70+,然后一大堆人80+甚至85+,导致难以区分考生的实力。因此,出题人会逐渐提升「水温」,慢慢加强所有板块题型的难度,始终维持一个「大部分人难以做完题」的情况,数量关系和资料分析由于本来难度就高,提升起来效果会更加显著,所以「申论好而行测差」的考生,在这两个板块表现往往较为突出。
二、行测的成绩远好于申论
「行测成绩>>申论」的主要原因是「对申论缺乏足够的重视」,尤其是网上流传的某些观点,可能对一部分考生造成了负面影响。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有一种「申论不重要」的奇怪论调,相关例子有「我不报班申论就70,我舍友报班只考了40多」「我参加申论培训班花了不少钱,分数还不如裸考好」「申论本质就是抄材料,凑合凑合分数就差不多了,学申论完全是浪费时间」。
根据西瓜的了解(不一定有多强的代表性,但应该有不少人这么想),有的小伙伴从心底里存在对申论的错误观点,这种观点混杂了「轻视、厌恶、恐惧」等多种情绪,提到申论就充满了不情愿,这样的心态是很难考高分的。
从宏观设计上来说,申论和行测都是100分,面试时也不会有不同的折合系数,所以两者的重要性就是一样的。
以高考为例,3门主科的分数一样,但学习内容和学习思路完全不一致,有人会说「英语考前随便看看材料,跟着感觉选就能拿高分」「数学不用认真学,背几个公式凑合凑合差不多得了」吗?如果有人这么说,那肯定会被喷成大骗子,但为什么有人说「申论不太重要/申论不需要认真学/申论学了没用」就有那么多人信呢?这几种观点都是很荒谬的。
事实上,申论和行测一样重要,申论也需要认真学,申论学了也当然有用。那种报班后效果更差的说法,其根本原因是报的班师资力量就不行,教课效果就很差;而「裸考申论拿高分」也跟考生自身的素质密切相关。毕竟,申论和行测不一样,完全没有做题时间的压力,如果一个考生本身文字功底就很好,且概括、理解「给定资料」的水平很高,那此人在裸考的情况下拿高分也并不奇怪。
西瓜的CCtalk课程
购买前可在CCtalk免费试听共34节约20小时的公开课。
*关于公考相关问题请加我微信号xggkjt咨询,咨询是免费的。购买课程后,可获取后续一对一辅导等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