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过近几年公考的小伙伴,或多或少都有这种感觉:公考题,做着是越来越别扭了。
这种「别扭」感体现在方方面面。最典型的,就是本应很简洁的「数量关系」题干,现在经常塞一大堆乱七八糟的专有名词和带有迷惑性质的无意义条件,让考生读起来很不舒服,但又不至于因为这种干扰而做不了题。
类似的「别扭」在其他板块也很常见,比如「常识判断」板块,冷不丁整出来一个「看似普通,实则离大谱」的题目,比如WIFI的频谱,如果公考中没考到,可能99%的人一辈子也不会去研究具体含义,结果大部分考生就做错了。
类似的情况在申论考试中也经常出现,比如要求考生去总结、分析某个问题,考生能很容易从给定资料中看出大致讲什么,但定睛一看,重点零零碎碎,有的看似重要但夹杂一堆废话,有的看似不重要但有那么几个词还挺贴合主题,考生做起来那叫一个难受。
种种情形让人觉得窝火,甚至越学越不自信,越学越容易对自己失望。这种不自信导致个别考生到了考场上稍微遇到点挫折就一泻千里,还没考完就灰心丧气了。
但上述情况「转换视角」就能理解——这里并不是为说出题人把题出得「别扭」辩解,而是论述客观存在、不因考生个人的心态而改变的事实,从而理解「公考题感觉越来越别扭」的本质。
众所周知,公考近年来的整体趋势就是:考生越来越多,但岗位数量却没太大变化,使得竞争日趋激烈。
这里「考生越来越多」既包括应届生有越来越多的比例参与公考,也包括往届生有越来越多人反复参加公考,该趋势至少目前看不出反转的可能性。
如果你来负责招录公务员,且由你来给公务员考试出题,你会做何选择?答案很简单,在上述趋势不变的前提下,在「出题人」的视角里,唯一的选择就是现实的情况,即「把题出得越来越别扭」,其他任何尝试都没有意义。
——保持题目难度不变?那结果很明显,一堆人70+甚至75+,这几年来稍微简单一点的考试都是这个结果,导致关于「上岸」的竞争毫无区分度,1分之差有千万考生,排除。
——只提高题目的绝对难度,不提高题目的「别扭」程度?结果也很明显,在公考题型整体限制下,无论怎么提升难度,考生都会很快去适应,把原来的中等难度题变成简单题,难题变成中等难度题,最终还是人人高分,排除。
——创新题型,把所有人拉到一个水平线上,众生平等重新出发?行测和申论都尝试过,但效果并不太好。几十年的公考题型结构已经定型了,且尚未出现严重问题,无论是从出题人还是考生角度出发,维持现状都是最合理选择,最多就是在个别题目中微创新一下。
因此,既要「拉开不同水平考生的得分差距」,又不能采取「维持现状、单纯加大难度、大幅度创新题型」的方式,最合理的自然是「把题出别扭」了。
对于「常识判断」,可以从「日常但考生很不熟悉」的角度入手,出偏冷门的题。
对于「言语理解与表达」,可以设置各种各样的语言逻辑陷阱,诱导考生做错。
对于「数量关系」,可以塞入无关条件并利用「刻板印象」引诱考生犯错(比如和跑道完全无关的体育场,不影响人工接单效率的机器筛选工单等)。
对于「判断推理」,这个板块本身就是用来整活的,每年都有各种新颖的题型,只要符合整体框架要求,出题人想怎么整就怎么整。
对于「资料分析」,那自然就是让考生眼花心烦,专有名词要多长有多长,数据对应要多麻烦有多麻烦,隐藏在条件中的陷阱要多隐蔽有多隐蔽,突出一个不能让考生舒心。
当然,申论考试想「整活」更简单,直接把答题要点拆给不同的人、不同的自然段,然后再外面包裹一大堆政治正确却无意义的废话,就能难倒很多考生。
——这就是「感觉题目别扭」的本质。
对于行测考试来说,出题人的目的就是让考生「刚好做不完」,因此这里别扭点、那里难受点,加起来可能平均比去年多花四五分钟,而这四五分钟很可能就会让能考70+的考生只能考65左右。
对于申论考试来说,通过把「给定资料」变得更别扭(当然出题人也会在问题上做文章,不过现在考生基本都有识别申论问题陷阱的能力,相对来说不那么难),让有一定实力但不够强的考生无法准确抓住文章重点,从而不能得高分,达到拉开考生差距的目的。
西瓜的CCtalk课程
购买前可在CCtalk免费试听共34节约20小时的公开课。
*关于公考相关问题请加我微信号xggkjt咨询,咨询是免费的。购买课程后,可获取后续一对一辅导等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