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马鲲鹏 李晨
政府债有力支撑下,11月社融表现符合预期,信贷需求仍处于修复阶段。对公端,外部因素影响下同比少增,但考虑到PMI已连续两个月回升至枯荣线之上,积极因素逐步显现,有望在政策刺激下实现改善。零售端,提前还贷压力持续缓解,叠加楼市表现的相对回暖,中长贷多增表现有望延续。展望未来,伴随着政治局会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于明年整体经济工作安排基调的确定,我们认为政策的延续性已经得到保障,在“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合力推动下,企业、居民的融资需求有望释放,将利好信贷表现的改善。
12月13日,央行发布2024年11月金融数据。其中,11月社融新增2.34万亿,同比少增0.12万亿,存量社融增速7.8%,环比持平。人民币贷款新增0.58万亿,同比少增0.51万亿。M1增速-3.7%,环比上升2.4pct;M2增速7.1%,环比下降0.4pct。
1. 信贷需求仍待恢复,政府债持续支撑,11月社融符合预期。11月社融新增2.34万亿,同比少增1197亿元,主要仍是由于需求不足下人民币信贷同比少增拖累。今年前十一月,社融累计新增29.4万亿,同比少增4.91万亿,整体符合预期。存量社融同比增长7.8%,增速环比持平。当前社融增速已基本接近7%-7.5%(GDP+CPI预期目标)的合意水平,未来社融数据的改善仍有待信贷需求的实际改善,期待本轮一揽子增量政策能够尽快落地见效,推动经济预期好转和需求复苏。
信贷需求仍待恢复,11月信贷投放延续少增:11月社融口径人民币贷款新增5223亿元,同比少增5897亿元。当前企业融资、居民加杠杆意愿仍然处于恢复阶段,根据测算,11月国股转贴半年平均利率已下降至0.71%,为近年来最低水平,需求的改善还需要等待政策的发力刺激。展望明年,在政治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明年的发展基调后,我们认为政策的延续性已经得到保障,在“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合力推动下,企业、居民的融资需求有望释放,将利好信贷表现的改善。
政府债持续发力,支撑社融增长:(1)11月政府债新增1.31万亿,同比多增1589亿元,在地方债务置换工作的不断推进,延续高增表现。其中11月地方债新增1249亿元,同比少增903亿元;新增专项债1046亿元,同比少增827亿元。展望未来,考虑到政治局上提出“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叠加10万亿化债资源正式落地后各地专项债发行方案的不断启动,预计今年及明年政府债将维持高速扩张的趋势,有力支撑社融增长。(2)11月表外融资新增819亿元,同比多增806亿元,其中委托贷款减少182亿元,同比少减204亿元,信托贷款新增92亿元,同比少增105亿元,未贴现汇票新增909亿元,同比多增707亿元。(3)直接融资增量2855亿元,同比多增1108亿元,其中企业债新增2428亿元,同比多增1040亿元,股票融资新增427亿元。同比多增68亿元。
2. 企业融资需求、居民加杠杆能力整体偏弱,信贷需求回暖还需政策发力。11月信贷新增5800亿元,同比少增5100亿元。其中,受零售短贷表现的拖累,零售贷款11月仅新增2630亿元,同比少增295亿元;企业贷款新增3223亿元,同比少增5034亿元,预计与各银行近期加大对公不良处置力度相关。目前企业融资需求和居民加杠杆能力仍整体偏弱,期待政策持续发力刺激下,信贷需求的回暖。
投放聚焦重点领域,期待政策刺激下的需求复苏。11月企业短期贷款减少100亿元,同比少增1805亿元,企业中长期贷款新增2100亿元,同比少增2360亿元,票据融资新增1223亿元,同比少增869亿元,企业信贷表现相对乏力。从投放结构上看,企业信贷资源更多流向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其中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专精特新”企业贷款、普惠小微贷款规模分别同比增长12.8%、13.2%、14.3%,高于其他各项贷款增速。当前中国经济正处于新旧转换阶段,以地产链为代表的旧经济信贷需求亟待改善,而新经济产业更倾向于选择直接融资,而非传统的间接融资,对于企业信贷增量的贡献较少。同时考虑到11月作为年末后两月,以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正积极筹备明年的开门红工作,当前投放意愿相对不高,对11月的信贷表现产生了一定拖累。此外,伴随着各地城投平台债务置换工作的有序展开,对公贷款规模也承受了一定的压力。展望未来,由于各政策持续落地后,形成实物工作量还需要时间,企业信贷偏弱的表现短期或将延续。从宏观数据角度出发,11月PPI降幅已收窄至2.5%,制造业PMI连续两个月站在枯荣线之上,积极因素正在酝酿。在政治局会议、中央经济会议定调后,在“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共同支持下,企业信贷需求或有望恢复,支撑社融增长。
按揭提前还贷压力改善,零售中长贷同比多增。11月零售短期贷款减少370亿元,同比少增964亿元,新增零售中长期贷款3000亿元,同比多增669亿元,是11月信贷的主要增量。零售短贷方面,当前居民消费意愿仍然处于恢复阶段,11月CPI仅同比上升0.2%,需求的修复还需等待政策的进一步发力;中长贷方面,存量按揭利率调降工作已基本完成,将利好提前还贷现象的减少。今年10月按揭发放量超过4000亿元,提前还贷金额减少,提前还贷额占按揭余额比重显著低于一揽子增量政策出台前的8月,预计改善趋势还将持续。此外,11月 30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同比增速18个月来首次转正,地产市场表现回暖,叠加11月新发个人住房贷款利率进一步下降7bps至3.08%,或促进居民刚性购房、置换需求的回升,利好居民中长贷表现的改善。
3. M1降幅收窄,资金活化程度环比改善。11月M1降幅收窄2.4pct至3.7%,M2增速环比下降0.4pct至7.1%,得益于资本市场表现的回暖,财富效应外溢下资金活化程度明显恢复,M2-M1剪刀差显著收窄。此外,自2025年1月起,M1口径将纳入个人活期存款与非银行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口径调整后M1能够更好体现经济运行的具体情况,其整体趋势预计将更为平稳。存款增量来看,11月存款新增2.17万亿,同比少增3600亿元,其中居民存款新增7900亿元,同比少增1189亿元,企业存款新增7400亿元,同比多增4913亿元。财政存款新增1400亿元,同比多增4693亿元;非银存款新增1800亿元,同比少增1.39万亿。
4. 政府债有力支撑下,11月社融表现符合预期,信贷需求仍处于修复阶段。对公端,外部因素影响下同比少增,但考虑到PMI已连续两个月回升至枯荣线之上,积极因素逐步显现,有望在政策刺激下实现改善。零售端,提前还贷压力持续缓解,叠加楼市表现的相对回暖,中长贷多增表现有望延续。展望未来,伴随着政治局会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于明年整体经济工作安排基调的确定,我们认为政策的延续性已经得到保障,在“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合力推动下,企业、居民的融资需求有望释放,将利好信贷表现的改善。
银行板块配置上,海外银行板块继续重点推荐港股国际大行:略。当前海外进入降息周期,港股国际大行的信贷规模增长有望改善,同时通过利率套期保值等方式能够对冲部分净息差下行压力。叠加财富管理中收的持续增长,港股国际大行能有效对冲利率周期影响,从而保持业绩和分红水平的良好趋势,能够实现持续稳定的估值提升,配置价值突出,维持银行板块首推。
A股银行板块配置上,一揽子稳经济、宽货币的增量政策发布后,市场悲观预期有所缓解,经济复苏预期改善,银行估值在政策发力下有所修复。但实际宏观经济指标仍处于逐步修复的进程中,银行板块处于“政策强预期,基本面弱现实”的背景。期待本轮货币、财政政策发力后带动经济进一步复苏,从而推动银行基本面迎来实质性改善。
证券研究报告名称:《信贷需求仍待修复,M1表现显著改善》
对外发布时间:2024年12月15日
报告发布机构: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本报告分析师:
马鲲鹏 SAC 编号:S1440521060001
SFC 编号:BIZ759
李晨 SAC 编号:S1440521060002
SFC 编号:BSJ178
研究助理:刘子健、王欣宇
近期热门视频
更多精彩视频,尽在中信建投证券研究视频号,欢迎关注~
免责声明
本订阅号(微信号:中信建投证券研究)为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信建投”)研究发展部依法设立、独立运营的唯一官方订阅号。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仅面向符合《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规定的机构类专业投资者。中信建投不因任何订阅或接收本订阅号内容的行为而将订阅人视为中信建投的客户。
本订阅号不是中信建投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所载内容均来自于中信建投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或对报告进行的跟踪与解读,订阅者若使用所载资料,有可能会因缺乏对完整报告的了解而对其中关键假设、评级、目标价等内容产生误解。提请订阅者参阅中信建投已发布的完整证券研究报告,仔细阅读其所附各项声明、信息披露事项及风险提示,关注相关的分析、预测能够成立的关键假设条件,关注投资评级和证券目标价格的预测时间周期,并准确理解投资评级的含义。
中信建投对本订阅号所载资料的准确性、可靠性、时效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本订阅号中资料、意见等仅代表来源证券研究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相关研究观点可依据中信建投后续发布的证券研究报告在不发布通知的情形下作出更改。中信建投的销售人员、交易人员以及其他专业人士可能会依据不同假设和标准、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而口头或书面发表与本订阅号中资料意见不一致的市场评论和/或观点。
本订阅号发布的内容并非投资决策服务,在任何情形下都不构成对接收本订阅号内容受众的任何投资建议。订阅者应当充分了解各类投资风险,根据自身情况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订阅者根据本订阅号内容做出的任何决策与中信建投或相关作者无关。
本订阅号发布的内容仅为中信建投所有。未经中信建投事先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转发、翻版、复制、发布或引用本订阅号发布的全部或部分内容,亦不得从未经中信建投书面授权的任何机构、个人或其运营的媒体平台接收、翻版、复制或引用本订阅号发布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版权所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