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用了15天的时间,读了包括但不限于《一间只属于自己的房间》、《太白金星有点烦》、《失明症漫记》等众多书籍,本次最终有 位同学坚持完成阅读计划。有的同学还在此期间看了很多本其他的书籍,群里大家可以进行线上读书讨论,以便让大家更加充分地理解书籍内容和了解背景。同时也锻炼了各位同学的表达能力和思考能力。在阅读中开启探索心灵之路,让我们为自己的坚持鼓掌吧!小组成员积分明细
个人排名
天南地北的有着相同兴趣的朋友们,聚在一起,事情总是会变得有趣起来。每天晚上打卡的时候,群内讨论的声音让我们除了自己的感悟,用不一样的角度去诠释故事,书友们的打卡与鼓励,也让我们有了更多坚持阅读的动力。根据排名,那么本期「诺贝尔阅读团队奖」也应声出炉啦!当当当当,恭喜以上同学获得我们的读书基金,稍后会有萌芽小编进行现金发放。=w= 仅限买书喔嘻嘻。在晚霞中与孩子们的挥手作别,凝视晦暗不明火焰中的自己,无处可见,无所不在。篝火越烧越旺,恐惧与喜悦在舞蹈,风的哀嚎破坏了夜的死寂,弥漫的癫狂带走了最后的阳光。习惯性想抓住偷溜走的时光,却也略显徒劳,在绝望中照耀着的或许只是已被反复啮咬的美好。所以,是谁真的不重要么?女性身上有一种高度发达的创造力,生来复杂且强大……她们的创造力和男性的极为不同。这种力量是几个世纪的严厉约束换来的,它不可替代,如果遭到遏制或者白白浪费,那绝对是一万个可惜。很难想象这是一本写于近百年以前的小说,作者的观点非常有前瞻性。这本书提供的视角很有趣,对两性和小说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都进行了探讨。作者一直在强调两性之间应该协调合作,整体的发展离不开个体的努力,人应当关注与现实世界的关系,感觉她的世界观很宏大。看这本书还有一个收获就是,找到了之前看某些男性作家作品时候的别扭感来源。
都说神仙要“超脱因果,太上忘情”,都说不要在职场里动感情,太白金星却说,“很多人间执念我们无法理解,但不代表那些痛苦就不存在。”即使得了“仙”“佛”之号,依旧抛不下一个人字,有人,就有抛不下的牵挂、因果与苦乐得失。这本书越读越有意思。太上老君传八卦,擅长无中生有骗补贴,二十八星宿不惧天条却怕孙悟空,太白金星爱吟诗,三足金蟾沙僧为了嫦娥阻碍八戒取经,六耳猕猴告孙悟空冒名顶替讨公道。太白金星确实挺烦。
故事的开始仿佛一句玩笑,结局竟是一片悲凉。开始读的时候以为单纯在调侃戏谑,把官场职场那些不曾言说又心知肚明的“规则”用亦真亦假的方式讲个透彻,看到后半部分才察觉终究是自己的理解太过浮于表面,既然解构了经典,作者又怎么可能只写人情世故而不见人间冷暖。故事从宝象国一劫开始转折,为了一个看似不起眼的百花羞。或许是一个小女子的命运太过容易掌握,让一众神仙不好意思再继续敷衍,也或许是一个普通人的命运太脆弱也太顽强,让神能法力也失了气势,故事开始从规矩走向善恶,从程式走向因果。无论是悟净自始至终的嫉恶如仇,六耳从头至尾的怨恨愤懑,还是悟空经历过一切尔虞虚伪后的冷眼观世,最后的最后,都化作悟空的残蜕,玄奘的真身,太白金星甩下的一缕浊念,大家在经历完自己的劫数之后最终走向本心,不计前缘。超脱因果,不是不沾因果,太上忘情,也不是无情无欲。说到底我们都无法帮他人渡劫,人生那么长,最后也只能求一个问心无愧罢了。街上出现了第一个突然失明的人,紧接着是第二个、第三个……
一种会传染的失明症在城市蔓延,无人知晓疫情为何爆发、何时结束。
失明症造成了前所未有的恐慌与灾难,一批又一批感染者被集中隔离。
食物短缺,组织崩溃,文明与尊严变得不堪一击。人们逐渐剥离道德的外衣,陷入比失明更绝望的苦难境地。
在这些人中,只有一个女人还能看见。她的眼睛,是这个疯狂的世界里唯一尚存的理智。
@顾氏里
“天要亮了,泛蓝的模糊光线通过窗户钻进屋里,我没有失明。”—比起瞎了的人,装瞎的人更为痛苦;比起无知者的无畏,要视而不见的装傻更需具备强大的心理素质,和担心自己随时也可能瞎掉的眼睛。“既然别人不能看见我,我也没有权利看他们。”—人们总想做全场看得最透彻把握全局的人,却不知当你真把一切都看在眼中却无能为力之时,你所见一切皆是负担。“只有医生的妻子知道死者的惨状。”—唯一知道自己看得见的人死了,而自己也是唯一看得见他死状的人,哪怕松了一口气不怕还有别人知道自己看得见,但看见这样的惨状却足以留下深刻的心理阴影。医生的妻子看得见日出时透过窗户的微光,看得见每个人的窘迫和不堪,看得见眼前偷车贼被打烂的脸和头颅,‘看得见’一时不知道是幸还是不幸,更不知是一种恩赐还是一种惩罚。是语言太过匮乏还是感触过于冗杂,很难用简单的几句话概括读完之后的感受。它强烈冲击着我们的感官,也一次次挑战着人性的底线,无论想象力是否丰富,都能感受到故事真实到可怕,能体会到在无序混沌中,在道德理智丧失后生存的原始和残酷,而在肮脏作呕和绝望里,又普照进几近圣洁无暇的爱。故事中的角色都没有名字,在盲人的世界里,名字是最不需要的东西,“我”仅仅是现在发出声音的这个“我”,可每一个角色又那么生动明晰,仿佛自己就是她们中的一个,或许就是睡不着觉的女人或不知为何人的女人,也可能是用一把打火机结束罪恶与魔鬼的女人,也曾被医生的妻子照顾,像斜眼小男孩一样从对失明的恐惧到越来越适应。作家虚构了一个世界,再用缜密的逻辑和细致入微的描写让这个世界变得真实,所以读者才能与书中人物共呼吸同生存,而当故事读完,结局到来,留给我们的则是无尽的思考与回响。“一旦对他人的苦难视而不见,苦难就会在我们中间蔓延,我想我们没有失明,我想我们本来是盲人,能看得见的盲人,能看但又看不见的盲人。虽然我活得很好,可是这个世界却不好”。这本书读下来有些难受……把失明者关起来让他们自生自灭,我们本该是统一战线,但却隔岸观火,对别人的苦难视而不见,所以苦难蔓延至每个人;有盲人控制食物,文明在这里倒退……这种让人思考但其实能够预想。 忽然又想起《地球无应答》里的一句话,“自私是社会向前走的动力”,未来人类能修改掌管性格的基因时,也仍然会保留自私这一项。“我想我们没有失明,我想我们本来是盲人;能看得见的盲人;能看但又看不见的盲人。”能看,但又不愿看见的盲人,能看,但又假装看不见的盲人……“生命的意义是非常重要的心理架构,与每个人都有非常重要的关系。伟大的心理学家荣格说,我的病人有大约三分之一并不是罹患了任何临床可以定义的疾病,而只是因为生命没有意义,没有目标。” 看到这儿,我想起了哲学家的灵魂三问: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你到哪里去?作为现代人,我们都知道长生不老是神话,生老病死是人生常态,每个人的生命都有尽头。相信每个人也都思考过类似的问题:我为什么活着?我为什么要这样活着?我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其实每天按部就班地活着,也没什么,但是,如果一想到这个问题,还真是个问题!从自然的角度来说,对生命的渴望是人之常情。从人际关系的角度来说,亲情、爱情、友情等种种情感是对人心灵强大的支撑。从人与社会的角度来说,对社会的贡献和影响是对个体意义的认可。从追求的层次来说,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需求是生命不竭的动力,也能派生出生命的意义。“越是对自己诚实,就越难以承受那种心情。之前隐约感受到的那些情感和想法在写信的时候变得越发清晰,而这只会威胁到祖母的日常生活。” 战乱后更换居住地、和亲密的更像家人的朋友的道别、为获得的父亲认可选择结婚、明淑奶奶的去世、丈夫的重婚,祖母在每一个岔路口都做出了自己的选择,按照曾祖母教会她的,为不受伤害于是早早的放弃期待,贯彻了每一段切片人生,得以如此才能忍受漠视和剥削,能凉薄地面对腐朽的生活;但在收到喜子和明淑奶奶的信时却又难以承受,以至于要欺骗自己,疏远亲人,爱能融化铜墙铁壁,但祖母选择了生活。我们在当下可能会警觉,但更深层次的需求会覆盖警惕的自我意识,合理化那个最烂的答案,让自己变成主动选择的状态,只有这样才能在虚假的世界里沿着自己选择的路继续走下去。在不健全的家里长大的小孩好像永远都在追赶的路上,那些应该收获的爱、想要得到的认可、应该被教导的道理 都永远都在错误的时间出现,由懵懂的小孩做出胡乱决定,然后在人生后半场的回忆中开始咀嚼,承担苦涩的后果,这世界就是一场无法挽回的单程游戏。自己之前总是害怕失败,所以找各种攻略。吃饭会看别人的美食攻略,复习会看别人的刷题攻略……但是越这样子,好像自己越会害怕失败,害怕不那样一步步来就会错过什么… 钱婧老师说“一旦不惧怕挫折和失败,允许一切发生,就会有勇气去摔打、碰壁,“那些杀不死你的,终将使你更强大”。” 好喜欢这段话!其实做这么多攻略给我带来了什么呢?跟着别人去找好吃的好像没有比自己在家吃的饭、路边的小摊更好吃,别人的学习计划我也没办法复刻和坚持。想起高三备考、大学毕业写论文,我都没看什么攻略,按照自己脑海里的大概步骤,死命学、死命做好,最后结果就足够好了。所以不要怕踩坑、不要怕失败!慢就是快!今天一口气把第二篇故事读完了,整篇故事在大脑内整合的时候,会更精彩。多时空多角色,就好像有四五个镜头不断切换,可惜这个整合的工作,没感觉作者做的很好。大段大段之间的隔离,中间缺少若有若无的联系,使得只有最后几幕才有百川东到海的美景。好了好了,小登(小灯)是当之无愧的主角吧,在开头讲述的是她的治疗,这也带我们回到她的过去。地震是第一次断裂,被母亲抛弃是第二次,失去慈爱的养母,远离危险的养父,一生要强,对丈夫的推远,对女儿无孔不入的控制,对丈夫婚外情的怀疑,她也说了离婚她获得了更大的自由。不过她最放不下的还是母亲选择了弟弟,从此不再是家。最后一幕停留在她寻觅故居,却见到弟弟的两个孩子,一个纪登,一个念登。想想她会不会知道执意留在这里的母亲,最想念的是她和她爸。做什么都是错的,做什么也都不错,一切都要直面而对。沈大成真的超会写普通人,在公路上游荡遇见失落小镇的卡车司机;知晓了宇宙奥义与流浪汉为伍的年轻人;迷失在公司花园的喂猫的小职员……温柔里又有点残忍,但让人看了会想要好好生活,想要被好好对待,想要这个世界都好好的。我发现作者用更抽象的语音,具象的隐喻时,我读起来的兴致越好。国王、神父点缀的金羊毛,从高塔坠下跌入一片秋天,依靠着钟楼入睡的守门人,楼顶古老的灯盏照亮那斧头和皮鞭。他在背后轻轻推了我一把,令我自由翱翔。中间那段就像是,被绑在座位上,只能欣赏他给的,我想要更多的余地,而不是被锁死的流动。《胭脂扣》讲了爱情的矛盾问题。一时之间我恍惚了,竟不懂什么是爱情。爱情是像如花一样,得不到就要毁掉吗?还是像十二少一样,得不到依然苦苦思念那个她?如花爱得太深太不理智了,哪有什么来生再做情侣,她在黄泉路上苦等几十年都不见她的郎君,如花太傻了,你应该想“留得青山在 ,不怕没柴烧”,何必献出自己的一条命呢?再者,你是头牌花魁,除了十二少,亦有很多男子任你挑选,何必呢?十二少,你是看到如花吞鸦片为你殉情你害怕了吗?所以结婚后才会思念她,如果她没有殉情,你是不是就忘记她了呢?果然,世间的男子远不如女子痴情。《潘金莲之前世今生》写了一个轮回的故事。轮回真是奇妙的东西,潘金莲再生也逃脱不了“淫妇”的宿命。在男权主导的社会,女人是受害者还要冠以“淫妇”之称呼,这个世道什么时候对女性公平过?潘金莲被武松打死,好在今生单玉莲已成功“复仇”,Simon也罪有应得,坏人都得到了惩罚。单玉莲失忆了也好,失忆了她就能忘记前朝往事,好好地和武汝大在一起。《满洲国妖艳—川岛芳子》告诉我们什么是家国情怀。出生在清朝的川岛芳子有一个复清梦,即使清朝早已覆灭,她仍遵循先祖的训斥,复兴满清。为此,家人送她到日本学习,为以后的复清做准备。日本打着复清的旗号对中国进行侵略,但真实目的是企图独吞中国。川岛芳子非但没有识破日本的意图,还无意之中成了帮凶。川岛芳子的家国情怀是复清,但所托非人。维多利亚时代的男装丽人们在穿上西装时,并不是因为性别觉醒,而是单纯为了吃上舞台饭。南茜爱上凯蒂并不是因为她是男装丽人,而且因为她就是她,这种绝妙的性也并非只能发生在异性之间。不愧是华老师的处女作,香艳十足,并不掩盖欲望。很快读完,阅读体验丝毫不比第一次差。到现在舌尖似乎都还能感受到香烟和牡蛎的味道。人是会学习的,理性不足的人,要么在竞争中被淘汰,要么他们逐渐通过学习和模仿理性的行为而变得更加精明。在博弈局势中,我们应站在将来的立场上思考现在的行动选择。博弈,我理解是,在多人在想要安全获取自己最大利益的综合平衡其他人利益的过程。结果是所有人都安全受益,但可能这种收益是权衡利弊下的结果,内心都不满足。而人性是复杂的,善变的,因此导致大家陷入了繁琐和漫长的博弈过程。我觉得可以将博弈简化为三方博弈,多人情况下,先选择阵营,转换为三方立场,然后再考虑是合作还是竞争的方式去争取利益。书中的第三篇文章,与书同名的短篇小说,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案件里每个死去的人手里都握着一朵桔梗花,结尾两种情节的猜想,无论哪一种都凄美,令人着迷。《蝴蝶》是象征性最浓的一篇,我实在是太喜欢那种可怕的事物从常理里冲出来的震动感,像是大地震动摇了建筑的根基。男人捏死了蝴蝶,但是又发现蝴蝶可能是自己的女儿。没有办法掌控世界的无力感,让他还原成了个孩子。《地下》中的儿童有种原始的恐怖,他们在不知疲倦的进行莫名其妙的工作,并且大人们似乎在不知不觉间埋葬了自己的孩子。奇特的构思和想象,同时也是我最不喜欢的一篇。大家都有着扭曲的现实感,而不是仅仅是浪漫的幻想。所以既不忠实于现实,也不忠实于幻想。《最后一轮》讲述的是印第安人最后的绝望。在烂泥里看星星,希望自己也变成星星。一丁点儿的恐惧,已经想不到真正的死到来之后会是什么样的了。人会变得畸形丑陋,但不会变成麻木吧?死亡不应该是麻木的东西吧?奇怪的欲望纠缠着我。《以头撞地》是最喜欢的一篇,很有趣的疯狂的暴力狂画家竟然会因为友谊而内耗。他有最强力的大脑,也有着最敏感的灵魂。找到了自己的出路之后,他成为了自己整体情绪的一份子,而不是割裂的局部的东西。反社会人格也具有一定的意义和价值,并非能够被常人所容,但也有其发光的领域。《吃鸟的女孩》没有给我特别大的触动,因为相较于别的短篇,它的主题更鲜明,更集中,反而缺少了韵味和想象的空间。可以说有些无聊了,关于亲子关系的异化,并没有满足我对它的期待。希望后续的篇目能有所突破和惊喜。这本书让我想到《明亮的夜晚》中年轻时的祖父出于殉道者的激情和英雄情结拯救了差一点沦为慰安妇的祖母,但婚后,他却将遭受的所有挫折都归咎于祖母,认为自己为了祖母牺牲太过,因此心生怨怼。如果《窄门》里的两位主角真的走入婚姻,不知道会不会兰因絮果、相看两厌。看到这里觉得男主喜欢的根本就不是女主,而是他想象中的女主,他自己打造了一座爱情女神雕像,日日顶礼膜拜,奈何人终究只是人,总会有跌落神坛的一天。太宰治这本书真的在我书架上躺了好久,还是得益于《人间失格》太过于丧了,不太敢读。归去来没有意向丧,相反是像是通过故事在讲道理。从律子和贞子的选择,和天才画家夫人与剑术超高的公子,都在讲述一种人生哲理。尤其是天才画家夫人,被人安慰过度后离家出走,又失败得病的那封书信,其实也是一种人生写照。我甚至在思考,作家给夫人的严厉批评是否是因为他所说受的奇耻大辱?夫人或许真的是天才呢?其实他人只是嫉妒他们的天赋,所以才会说安慰变成困住他们的牢笼呢?就像击剑公子一样,或许真的是家仆们技不如人但不愿承认,从心理上攻击人心,内部瓦解崩溃往往是最可怕的。读起来真让人感觉到淡淡的忧郁。一场又一场的变故让人感慨时光的痕迹令人动容。曾经那么风光的几个姐妹,明明她是最夺目的那一个,但自从那场意外过后,她变得那么风轻云淡,戏谑人生,看似对什么都不在意,却选择了主动结束自己的生命。或许,她从来都没有从那场变故中走出来,一切不过是伪装。时光的痕迹真让人落泪,恍惚几年,不过是几行文字,但却让人易去了从前的容颜,不复存在。好啦,本期读书心得分享就到这里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