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国立大学刘斌院士、南京邮电大学范曲立Nat Commun:NIR-II 激发的开关荧光纳米探针用于体内灵敏分子成像

文摘   2025-01-09 19:14   福建  

声明:【荧光超分子科学】旨在分享学习交流荧光,超分子等领域的最新资讯及研究进展。在这里仅供交流使用,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投稿、荐稿、转载、合作或文章问题等请后台联系小编。感谢各位关注!

原文链接:10.1038/s41467-024-55096-y

来自正常组织的强背景干扰信号严重损害了外源性探针在体内对早期疾病组织的灵敏荧光成像,尤其是对早期肝病的灵敏荧光成像,因为肝脏对外源性纳米探针的大量吸收和积累,加上高组织自发荧光和深组织深度。

作为一项概念验证研究,新加坡国立大学刘斌院士、南京邮电大学范曲立团队报告了一种近红外 II (NIR-II, 1.0-1.7μm) 光激发的“关--关”NIR-II 荧光探针 (NDP)。它具有接近理想的零初始探针荧光,但可以在肝癌组织中打开其 NIR-II 荧光,然后在从癌症迁移到正常组织时再次关闭荧光,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背景干扰。由于其背景低,使用我们的探针进行的盲法研究可以从健康和肿瘤小鼠的混合受试者中 100% 准确率地识别出患有原位肝肿瘤的雌性小鼠,并实现对小至 4 毫米的早期原位肝肿瘤的灵敏定位。我们的 NIR-II 激发的“关--关”探针设计概念不仅为早期肝癌的敏感成像提供了有前途的分子设计指南,而且可以推广用于其他早期疾病病变的敏感成像。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Nature Communications》上

图文解析

1 | NDPs 的设计、传感机制和特性。

2 | 探针对 H2S ROS 的体外“关--关”响应。

3 | ND的“关--关”机制和NDPs的周期响应评估。

4 | 体内研究正常组织中 2H-NDP 信号的关闭情况。

5 | 皮下肝肿瘤中 H2S NIR-II 荧光成像。

6 | 一项针对患有原位肝肿瘤的动物患者的筛查盲法研究。

科研服务

荧光超分子科学
致力于分享光致发光,超分子领域相关文献;分享化学相关知识。商务合作,文献投稿等请联系Chemz6。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