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17日,是我的恩师王宠林教授诞辰100周年纪念日。他是参与重医建校400西迁人之一,重医一院肺科(呼吸科)创建人之一。
他把毕生精力和智慧奉献给了祖国和人民的医学教育、医疗卫生事业。积劳成疾,医治无效,2000年1月23日英年早逝。他的高尚品德、对医学的杰出贡献,永远铭刻在我们心中,他的英容笑貌,历历在目。我是王宠林教授的开门弟子、首届研究生。王宠林老师是我的学术导师和人生导师,恩重如山。他将我从一个山区县医院的普通医生培养成为重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做出杰出贡献的医学人才。没有恩师的教导,就没有我的今天。在恩师王宠林教授诞辰100周年纪念日,回首往事,感慨万千,特写作此文与大家共勉。
人物名片
王宠林(1924-2000),山东黄县人,中国著名结核病学家,从事医疗教学科研50余年。1949年毕业于上海医学院(简称上医)6年制本科,留校任教,曾任上医中山医院肺科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师从中国结核病学和肺病学奠基人之一吴绍青教授。1958年响应党和国家号召西迁重庆,创建重庆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简称重医附一院)肺科,曾任肺科副教授、教授,副主任,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附一院副院长,附一院中心实验室主任,国家首批抗结核药物临床试验基地主任,国家卫生部药品评审专家,国际防痨和肺病联合会科学委员。曾任重庆医学会结核专业委员会主委,重庆防痨协会理事长,四川省防痨协会副理事长,四川省医学会结核专业委员会主委。曾任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中国实用内科杂志、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临床肺科杂志、四川医学、重庆医药等杂志编委,重庆医科大学学报主编。
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国家高等医药院校统编教材《内科学》试用版第一至四版编委(第四版呼吸系统疾病分主编),撰写肺结核等章节。参与制定和起草中国结核病化疗原则和化疗方案。主编和参编学术专著9部(其中参编英文专著1部),科技成果奖3项,国家优秀教材奖1项,发明专利1项。多次荣获院校模范教师、先进工作者等称号,获国务院特殊津贴。
一、少年立志,学医为民
1924 年10月17日,山东省黄县王姓家庭有一男婴诞生,取名王宠林。王宠林出生书香门第家庭,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継承了勤劳、好学、节俭、诚实、善良的品德。最喜欢听长辈们讲勤学励志的故事,做好人行善事的故事,行侠仗义精忠报国的故事,尤其古代大医治病救人的故事,在王宠林幼小心灵中留下了良好的印象,为他后来成长为医学大师植下了一粒种子。
王宠林很小就开始识字,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读完小学后由二哥带到上海读中学。他二哥是留学日本的医学高材生,回国后任上海第九人民医院眼科主任,是上海著名的眼科医生,他对王宠林关心无微不至,帮助很大,要求王宠林学好英语和英文打字,并辅导王宠林学习日语。王宠林在大学期间还自学德语。王宠林聪慧好学,进步很快,英语四会(读听说写),英文打字既准又快,为进入大学后适应全英文教学打下坚实基础。中学读书期间,门门功课成绩优异,同时爱好体育、音乐、诗词、美术、书法、演剧,兴趣广泛,多才多艺,深得老师喜爱。
临近中学毕业之际,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将来干什么,选择何种职业?王宠林在思考。亲朋好友和同学们意见不一。有人建议他报考军校,当将军,报效国家。有人建议他报考美术学院,当艺术家。有人劝他报考商学院,做生意,发财致富。王宠林经过深思熟虑,打定主意学医,当医生,治病救人。王宠林生活的年代,军阀混战,日寇侵华,国弱民穷,民不聊生,疾病流行,缺医少药,死伤无数。有一种传染病叫结核病,民称痨病,可以侵犯人的全身组织器官,以肺结核最为多见,无特效药可治,十痨九死。在当代中国,结核病人特别多,有数百万甚至上千万结核病人,因此,外国人贬称中国人为东亚病夫。王宠林最敬爱的父亲患肺结核病无药医治,55岁离开了人间,在王宠林心中留下了永久的伤痛。他立志学医,决定报考医学院,研究结核病,治好千千万万像父亲那样的结核病人。1943年以优异成绩考入上海医学院。
上海医学院(简称上医)1952年更名为上海第一医学院(简称上一医),是中囯最早建立的囯立医学院校。上海医学院采用当时世界最新最先进的医学教材(英文原版书),教师大多是留洋博士,还有不少外籍教师,教师水平高,要求严,用全英文授课,对于初进大学、英语水平不高的学生来说,困难极大,听不懂,看不懂,必须花费很多时间学习英语,压力极大。王宠林在中学时代英语学得好,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逐渐适应,跟上教师的步伐。在上医当实习医生时,主治医生全英文查房,要求实习医生携带英文打字机打印医嘱,许多实习医生很感吃力,唯有王宠林打字最快,老师口头医嘱刚讲完,王宠林就把英文医嘱打印出来了,老师看后准确无误,常常竖起大拇指,"王宠林真棒"。在大学6年期间,王宠林如饥似渴地学习,学习医学理论知识和疾病的诊断治疗,由于成绩优异,表现出色,深受老师们喜爱,被选拔留校任教,在上医中山医院肺科工作。
吴绍青,湘雅医学专门学校(湘雅医学院前身)首届博士,之后又两次留学美国,从事医学研究工作,夫人是美国人。吴绍青回国后,先后在南昌、上海等地开办肺病、结核病防治所,从国外引进卡介苗(预防结核病的疫苗),在儿童中推广卡介苗接种,用异烟肼、链霉素(当时非常稀缺的特效药)治疗结核病,向民众宣讲结核病的预防和治疗知识。上医聘请吴绍青博士担任教授、中山医院肺科首届主任,进行结核病等呼吸道疾病的医疗、教学、科研的奠基性工作,他是中国结核病防治(防痨)的先驱之一,开创结核病学和肺病学的奠基人之一。吴绍青教授学识渊博,治学严谨,对工作极端负责任,对病人极端热情,对学生要求极端严格。王宠林热爱崇敬吴绍青教授,以吴绍青教授为榜样,教书育人,一辈子做好医生,好老师。王宠林刚到上医肺科工作,年青英俊,聪明能干,尊师好学,引起了吴绍青教授的注意,对王宠林谆谆教诲,嘱咐再三:结核病多,危害大,你要坚持研究。王宠林老师来重医后,经常给我们讲吴绍青教授教书育人、治病救人的故事,一辈子坚持以结核病为主要研究方向,成绩卓著,没有辜负吴绍青教授的厚望。
王宠林在上医中山医院肺科工作时期
二、西迁创业,抗痨人生
上一医响应党和国家的伟大号召,1955-1960年陆续派出医教研护技骨干共400余人,西迁重庆创建重庆医学院(简称重医)。重医1955年开始建校,1956年开始招生。1958年上一医中山医院肺科派出王鸣岐、王宠林、王福荣、张治、陈曼丽等医护骨干,创建重庆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简称附一院)肺科(西南地区第一个呼吸专科),王鸣岐任主任,王宠林任副主任,陈曼丽任护士长。陈曼丽是一位优秀同志,在上医工作时曾参加抗美援朝医疗队,悉心护理志愿军伤病员,曾长期担任附一院护理部主任,对护理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1964年王鸣岐调附二院任副院长,王宠林接任肺科主任16年,第三任主任王福荣,因此三王(王鸣岐、王宠林、王福荣)被公认为重医附一院肺科的创建人。张治后调附二院创建肺科,任附二院肺科首届主任。
我曾经问过王宠林老师,当年你们西迁重庆,条件艰苦,有无不愿意的呢?他说西迁名单公布后,大家绝对服从,没有任何人说不,没有任何人叫苦。王宠林老师的爱妻郏济芳是上海第六人民医院医生,她们医院没有西迁任务,她可以留在上海工作,为了支持丈夫,主动报名要求参加西迁队伍,后来郏济芳老师成为重医附一院消化内科的创建人之一,对消化内科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两位老师携带可爱的幼小儿女,踏上长江西向轮船,溯江而上,举家西迁,共建重医。
二排左7王鸣岐、右5王宠林、右4王福荣、右3张治
1958年,在袁家岗的田野里,重医附一院刚建立不久,只有一幢5层的住院部大楼(现在的3号楼)和一幢两层的门诊部。肺科创建时只有床位20张,要承担医疗、教学任务,还要做科研,条件艰苦,白手起家,任务繁重,全科医护技同志一条心,团结一致,迎着困难上,不怕苦,不怕累,逐步建立医疗、教学、科研需要的三个实验室(结核细菌室、癌细胞检查室、肺功能测定室)。
重庆是火炉,是雾都,冬冷夏热,空气污染严重,肺结核病人特别多,哮喘、支气管炎、肺气肿、肺炎、肺癌、肺心病等呼吸系统疾病也很多。肺科开诊后,病人蜂涌而至,看不完,收不完,病床少,只能收治急危重症病人入院,其他病人在门诊检查治疗。还与当地医院协作,派医生去帮扶,建立街道结核病诊疗室,分流减压。接收培训进修医生,提高当地医院的诊疗水平。培养肺科的年青医生,壮大师资医护队伍。在三王的领导下,病床数增加,医教研工作逐渐走上正轨。
在教学医院,大家都要承担医疗教学和科硏工作,做什么科研,各人兴趣爱好不同。很多医生不喜欢研究结核病,因为结核病诊断难,治疗难,而且有传染性,一旦被传染很难治愈。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这是王宠林老师的性格,不怕苦,不怕累,不怕传染,铭记恩师上医吴绍青教授的教导和嘱咐,一辈子研究结核病,不动摇,不松懈,成绩卓著,在国内结核病学术界享有很高威望,每当我参加全国结核病学术会议,其他人得知我是王宠林教授的研究生时,他们总是竖起大拇指,"王教授真棒!",我以有德高望重的导师为荣。
从上一医到重医,王宠林老师数十年都以结核病研究为主攻方向,坚持不懈地与危害人民健康和生命的结核病作斗争,他的一生是抗痨的一生,奋斗的一生,光辉的一生。著书立说,笔耕不辍,晚上九点睡觉,凌晨4点钟起床看书写文章。他的作息习惯与众不同,为什么要这祥做呢?他说凌晨夜深人静,无任何干扰,便于思考问题。
王宠林老师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主编和参编)9部,其中参编英文著作1部,科技成果奖3项,国家优秀教材奖1项,发明专利1项。他是中国结核病化疗原则和化疗方案的主要制订者之一和起草人。
卫生部要出版全国高等医药院校统编教材,邀请国内医药院校各个专业中学识渊博、德高望重的权威教授参加编写。《内科学》肺结核部分章节谁写?在全国反复筛选后,确定王宠林教授担此重任最为合适,1976~1995年王宠林教授先后多次受邀,参加全国高等医药院校统编教材《内科学》试用版的编写工作,分别担任第一、二、三、四版的编委(第四版呼吸系统疾病的分主编),负责撰写肺结核病等章节。《内科学》深受全国高等医药院校师生的好评和喜爱,本书作者集体获全国优秀教材奖,广大师生深受教益,从这个角度讲,王宠林教授的学生千千万,桃李满天下。
王宠林教授著作颇丰,略举数例,除全国高等医药院校统编教材《内科学》之外,参编学术专著(任编委和写稿)还有:《实用內科学》(1952年第一版,1953年第二版),《实用肺脏病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年第一版),《临床症状鉴别诊断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年第一版,1987年第二版,1995年第三版),《中国现代医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85年第一版),《内科理论与实践》第一至五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年第二版),《中国百科全书(肺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年第一版),《门诊医学》(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重庆分社1988年第一版),主编《肺结核与其他肺病误诊剖析》(重庆出版社1989年第一版)。参编(任编委和写稿)《Modern Chinese Medicine》(英文上、下卷,英国Lancaster MTP 出版社,1984年第一版),是全面介绍中国现代医学的巨型著作。王宠林教授曾先后4次受邀出国访问,进行学术交流,在国际学术大会上做报告,英文甚佳,不需要翻译。被选任国际防痨和肺病联合会科学委员。
王宠林教授在医教研工作尤其在结核病防治研究方面的杰出贡献,曾在四川省防痨协会、重庆市防痨协会,四川省医学会结核专业委员会、重庆医学会结核专业委员会等学术组织担任领导职务。曾任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中囯实用内科杂志、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临床肺科杂志、四川医学、重庆医药等杂志编委,重庆医科大学学报主编。多次被评为院校模范教师、先进工作者等。获国务院特殊津贴。王宠林教授的儿女回忆说,我们家里父亲和母亲的奖状、荣誉证书很多,装了一小箱子。
王宠林教授在全国结核病学术会议做报告(1987)
三、尊师爱生,医者仁心
王宠林教授对他的老师们非常尊敬,特别对他的恩师上医吴绍青教授非常崇敬和怀念。经常对我们讲吴绍青教授的故事,讲吴绍青教授医德如何好,医术如何高,对学生如何关心爱护,对科研如何求实、严谨,等等。要求我们以吴绍青教授为榜样,做好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对国家对社会有所贡献。他对我们是这样要求的,他自己也正是这样做的。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王宠林教授在学习、备课
1979年重医招收第一届研究生(硕士),我准备报考。我是重医65届毕业生,1960年入学,1965年重医医疗系5年制本科毕业,毕业后被分配到四川省大巴山区一个县医院工作14年。大学时代内科学呼吸系统疾病的大课是王宠林老师讲授,他讲课风趣幽默,形象生动,深入浅出,板书字写得很漂亮,图画逼真。讲肺结核病症状时,请一位已治愈的肺结核患者到讲台现身说法,讲述他患肺结核的症状、感受,给同学们以形象启发。王宠林老师在我心中留下难忘的印象。可惜毕业实习末被安排到肺科,毕业后与王宠林老师再无联系。
在县医院工作消息闭塞,1978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在县文教局看到重医1979年的研究生招生简章,年龄限制一般35岁,个别基础好的考生(指文革前毕业)可放宽到38岁,我报名时己37岁半,只有一次报考机会,第二年就没有资格了。考试科目5门:政治、英语、内科学、生理学、免疫学。距离考试时间只有半年多了,时间短,备考任务重,选择哪个专业?哪位导师呢?最后确定报考重医附一院肺科呼吸四病研究方向,导师王宠林教授。我经过半年多的艰苦拼搏备考,终于被录取。入学后得知,1979年重医第一届研究生招生计划是:校本部和三所附属医院共招收60名,上录取线19名。我有幸成为王宠林教授的首届研究生,开门弟子。
1979年9月研究生开学典礼,见到我敬爱的导师王宠林教授,典礼刚结束,王老师带我到图书馆,借出一册英文原版书《Tuberculosis》給我,要求我阅读,译成中文,每周星期六晚上到他家中汇报所读章节的中文意义,并朗读英文给他听。虽然在大学时我的英语成绩好,但很少医学课文,主要是公共英语,研究生入学考试也主要考公共英语内容。我从未读过医学英文原版书,书中一半医学专业单词不认识,要看懂译准,难度极大。一边看,一边查《英汉医学词典》,开始阅读很难,速度很慢,随着医学专业词汇积累逐渐增多,读译速度越来越快。第一学年,阅读翻译了两册英文原版书和数十篇英文文献,为课题研究、毕业论文写作打下了坚实基础。感谢王老师严格要求,用心良苦,从入学的第一天起就要求我加强英语学习。
重医第一届研究生学制2年(以后都是3年),是学习国外硕士研究生教育模式,只要求完成课程学习,对论文要求不高,1篇综述,1篇论文(回顾性病例分析或实验研究)。第一学年学习课程多,几乎每天有课。每天熬夜看英文书和英文、中文文献。第二学年做课题,准备毕业论文。时间短,任务重,压力大。王老师给我选择的论文题目是肺结核与细胞免疫(实验研究),课题新颖,免疫学研究国内刚起步。我来自基层医院,从未做过科研,从末写过论文。王老师鼓励我,给我原则性指导,具体问题要自己解决,实验研究中遇到许多困难,我均一一克服。如何写综述?如何写论文?王老师教导我,"你要多读书,多看中文外文文献,就会得到启发。"我的第一篇综述"结核病免疫研究新进展",第一篇毕业论文"肺结核与细胞免疫",请王老师审改,得到王老师的认可和表扬,"想不到罗永艾你的论文写得如此好"。后来综述在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发表,论文在中国免疫学快讯发表。1981年12月顺利通过毕业论文答辩,答辩委员会三位外校德高望重的呼吸界教授无记名投票表决,一致同意通过我的论文答辩,评价优秀,同意毕业,并建议授予硕士学位。我能顺利毕业,全靠王老师的悉心指导和自己的刻苦努力。我们研究生班有5位同学的毕业论文是回顾性病例分析,答辩时评委认为学术水平低,只同意毕业,不同意授予硕士学位,他们一辈子都没有拿到硕士学位,是他们的导师指导欠妥,遗憾终身。王老师要求我做实验研究,虽然过程很辛苦,结果很美好。
罗永艾(左)毕业时与导师王宠林教授(中)、张治教授(右)合影
王老师爱才惜才,注重接班人的培养,在他的争取之下,我得以留校在附一院肺科工作。王老师经常教育我,要做好医生,好老师。如何做一个好医生呢?王老师是这样讲的:你要把病人当亲人,同情他,关心他,要有高度的责任心,过硬的诊疗技术,要不断地学习,努力提高诊疗水平,为病人减轻痛苦,治好病。如何做一个好老师呢?王老师是这样讲的:你要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用心钻研教材,提高讲课艺术,要让学生听得懂,喜欢听,既要教书,又要育人,把良好的医德医风、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传递给学生。王老师经常教育我,一辈子都要老老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医疗工作人命关天,来不得半点虚假和差错。王老师带领我参加学术会议,介绍我与结核病学术界的前辈认识,派我到北京、上海、天津的结核病医院和研究所参观学习,长见识,开眼界。在王老师的教导之下,我逐渐成长,受益终身。
王老师治学严谨,鼓励大家做科研,写论文。经常在科室举行有关科研的学术讲座。任何人请他审改论文,今天交给他,王老师拿回去加班加点审改,第二天就找作者谈话,从不拖延,指出论文的优缺点,如何修改,对每一个错别字和不当的标点符号都不放过。他把医生们病历书写中经常出现的错别字和不规范的简体字,写成正误表贴在医生办公室。王老师不仅对我很关心,进行很好的教导,对其他研究生,对科室所有的医生们,都是同样关心、爱护,经常这样教育的。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王老师正是这样的好医生,好老师。
王老师对病人关心备至,体贴入微,处处为病人着想,只开必需的药物,从不开大处方,大包围,尽可能减轻病人的负担。有时还为贫穷病人交挂号费或药费。王老师对官员与普通人一视同仁,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医院的工人说,王教授是个好人,不摆大教授架子,我们请他看病,从不推辞。王老师的儿女回忆:过去常有医生深更半夜来敲我们家的门(当年无电话、网络),"王主任,某床病人大咯血,我们止不住",或"某床病人呼吸极其困难,危险了",父亲二话不说,毫不迟疑,跟随年青医生跑步到病房,指导抢救,直到病情好转,脱离危险,方才回家稍事休息,第二天早上仍然按时去上班。我在肺科工作三十年,亲眼所见,王老师总是这样任劳任怨,不顾疲倦地工作。从未见过王老师发脾气、拍桌子、骂人,他是人敬人愛的慈祥长者。夫妻恩爱,家庭和睦,儿女事业有成,被全院职工誉为模范夫妻,五好家庭,夫人郏济芳教授患病八年,王老师悉心呵护,不弃不离。
全家福:左2王宠林教授、右2郏济芳教授、左1王骏、右1王嘉
王老师查房与众不同,其他许多教授查房都是临场发挥,并不事先准备。王老师疑难重症查房,都要备课,提前一天到病房看病历,亲自问病史症状,检查体征,扼要记录。回家后研究病情,查阅参考书、参考文献,写出诊疗意见。要求主治医生提前将病历摘要写在黑板上,第二天查房时,先让实习医生、住院医生、进修医生、主治医生、主任医生,依次发表意见,王老师一边听,一边提问,常常问为什么要这样诊断?为什要这样治疗?你的根据是什么?为什么要用这种药物?问药物的作用,副作用,适应证,禁忌证等等。凡是王老师查房,各级医生都相当紧张,但也不害怕,都要提前看书,查资料,准备回答王老师的问题,答得好表扬鼓励,答错了也不责备,和颜悦色地加以纠正。王老师最后讲评,不仅讲诊断治疗问题,还介绍国内外相关领域的新进展,提示大家要紧跟医学发展的时代步伐。王老师的启发式教学查房,充分调动了学生和各级医生的主观能动性,启发科学的临床思维,效果甚佳,最受欢迎。
王老师还发动本科医生和进修医生自选题目,到图书馆查资料,在科内做学术报告,每人限讲15分钟,要求大家主动学习,而不是被动接受,培养医生主动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王老师还鼓励进修医生写论文(回顾性病例分析),帮助修改发表,一些进修医生因而得以晋升职称。学生们争先恐后地要求到肺科实习,各地医院要求到肺科进修的医生极多。他们认为在肺科实习、进修收获大。在王老师的教育和带动下,肺科的学风好,医风好,进步快。
在肺科(呼吸科)工作30多年里,我始终以王老师为榜样,努力学习,努力工作,医教研全面发展,以结核病为主要研究方向,成绩卓著,成长为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曾被评为重庆市第一批和第二批学术技术带头人,曾获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授予"结核病防治终身成就奖","建国70周年结核病防治时代楷模"称号。医疗工作尽心尽责,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一辈子没有发生任何医疗差错亊故。教学受学生欢迎,几乎每学期都被学生评为好老师,获教务处奖励,曾被评为院校优秀教师,优秀研究生导师。我培养了18名研究生(硕士4名、博士14名),他们人人优秀,个个出类拔萃,在不同岗位上做出了显著成绩,成长为学科骨干和学科带头人。
我是王宠林教授的第二代接班人。第三代接班人郭述良,是我的博士研究生,郭述良博士非常优秀,他是呼吸科主任,博士生导师和博士后导师,继承王宠林教授等前辈的意志和优良传统,医教研全面发展,结核病和呼吸病科研成绩卓著,成长为国内和国际知名专家学者,被评为重庆市第三批学术技术带头人,全国抗击新冠肺炎先进个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副主委,国家卫健委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被德国海得堡大学胸科医院和意大利佛罗伦萨大学聘为客座教授。国家一流课程《呼吸系统疾病》负责人和主编,全国高等医药院校5部教材(呼吸病学)副主编。
郭述良教授和陈虹教授(副主任)带领呼吸科全体同志努力奋斗,医教研全面发展,飞跃进步,呼吸科成为首批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发展壮大成为拥有230张床位的大型呼吸专科,人才辈出,科研成绩辉煌,位居全国前列,中国医科院发布2023年度中国医学院校/医院的科技量值排名:重医附一院呼吸科的呼吸病学全囯第29名,结核病学全国第9名(近5年均在全国前10名之列)。郭述良团队创建的5G呼吸结核介入系统,国际先进、全国领先水平。2022年美国一项全球大数据统计,呼吸专业SCI论文总影响力排名,重医附一院呼吸科郭述良团队位居全球第6位,为院校争光添彩。
王老师,您们前辈开创的肺科为后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树立了良好的榜样,您们的事业后继有人,肺科(呼吸科)蓬勃发展,欣欣向荣,您们的在天之灵,定会无比欣慰。
四、鞠躬尽瘁,无怨无悔
王宠林老师他们1958年来到重医附一院创建肺科,接着是1959~1961年三年困难时期,工作忙累,缺吃缺营养,都得了水肿病,精疲力尽,但是工作从来没有停止过。王老师说,附一院、肺科的医生护士职工,大家都按部就班地工作,自觉遵守劳动纪律,不迟到,不早退,不旷工,门诊、病房、教学,照常进行。还要下农村巡迥医疗,到偏远山区为农民治病,一去就是几个月,沒有人叫苦,沒有人逃避。1960年我考入重医学习,亲眼所见西迁老师们尽职尽责,高尚的医德师德,令学生们感动,终身难忘。
在十年特殊年代,王老师他们的工作也从来沒有停止过,重庆的武斗最为激烈,1968年两派武斗动枪动炮,附一院是造反派攻击的重点目标。肺科在内科大楼的第五层,武斗期间,南侧病房不敢收住病人,门窗关闭,北侧病房住满病人,医护人员和病人经过走廊南侧大门时,都要低头弯腰,迅速通过,以防流弹伤人。王老师在三个实验室门上贴上标语:室内有细菌,传染性强,非请莫入。医院的造反派到肺科砸四旧,怕传染,不敢进入,王老师巧妙地保护了仪器设备。
1968年重庆武斗最激烈时,上海比较平静,医院有些职工全家逃往上海躲避。王宠林老师的儿子王骏(14岁),女儿王嘉(11岁),学校停课,王老师为儿女买了火车票到上海亲戚家躲避,儿女怀揣上海亲戚姓名地址的字条,王老师夫妇送儿女上火车后,回医院上班,同时拍电报请上海亲戚到火车站接人。科室同志们为之担心:"王主任,你的儿女那么小,不护送,让他们自己去上海,不安全啊。""我是主任,不能走啊,我走了,大家散伙了,那么多病人谁治啊。""让他们妈妈护送嘛","他们妈妈郏医生科室病人多,医生少,也走不开呀"。不出同志们所料,火车途中遇到地方武斗停车,两个小孩遭遇艰难险阻终于抵达上海。看看吧,我们的老师,我们的前辈,处处为工作为病人着想,唯独不为自己。
1976年四人邦倒台,文革结束,拨乱反正,迎来科学的春天,知识分子身上的枷锁解除了,王老师和西迁的老师们欢欣鼓舞,意气风发,斗志昂扬,大胆进行科学研究,把过去耽误的时间抢回来。王老师激情澎湃,废寝忘食,做科研,写论文,编教材,成绩卓著,硕果累累,他一生的后二十余年,是贡献最大的时期。
王宠林教授与郏济芳教授
在王老师生命的最后一年里,他以顽强的意志忍受着疾病的痛苦。我经常到病房看望,他从不谈自己的病情,问得最多谈得最多的是科室和医院的情况,再三叮嘱我要把结核病科研搞下去。他把家里珍藏的医学书籍赠送与我,任我挑选,教育我要多读书,读好书,开卷有益。王老师一生中,最喜欢看书,买书,一有空就进图书舘,博览群书,活到老,学到老。
上世纪八十年代,有些西迁的老师、医生,因为各种原因,要求调回了上海或苏州、杭州等地工作。我曾经问过王老师是否考虑过回上海工作,他语气坚定地说,"从未考虑过","1958年我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来重庆建校建院,自觉自愿。重庆的病人需要医生,重庆的学生需要老师。一个人要诚实守信,哪能出尔反尔,朝三暮四。"
王老师,您把毕生的精力和心血奉献给了您热爱的医学教育和医疗卫生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无愧于国家,无愧于人民,躹躬尽瘁,无怨无悔。
王老师,您治疗过的病人千千万,教育过的医学生千千万,您是医之圣手,师之楷模。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鼓舞我们前进。
作者:罗永艾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