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我们将从“消失的地平线”一路向雪山去,开启一场脍炙人口的风味之旅。以探寻城市中罕见的高山食材为由,深度感受滇西北的富饶与美好,将一方水土,结合城市创意,转译到雪山下的餐桌上,表达进我们一定要去焕新的味蕾中。
这趟旅程,我们将去夏牧场与当地牧民、牦牛共同谱写奶酪之颂;去奔子栏品尝雪水滋养的世界级高原葡萄酒;去山林,与泥泞、猎狗为伍,寻觅藏在栎树和黑土下的野菌,一点点将宴桌圆满。
你仅仅需要做的,就是在于万籁俱静的苍穹下,等一缕炊烟升起。
翻越横断山脉,我们抵达被群山拥抱的腹地——香格里拉,在距离香格里拉机场1小时车程的村庄,有一栋由石块和木头搭建的藏式小楼,它面向宽阔的草原和清净的湖水,牛、马、羊群自由地生活在这片草场。夏季的牧场,蓝天白云下野花盛放。
没错,我们正踩在无舍·扎西牧场的草地上,这次风味之旅的起点,我们将在这片平和光景里遇见一段奶酪与夏牧场的邂逅。
香格里拉不仅以绚丽迷人的自然风光令人神往,其醇美的奶酪使这坐边境小城更令人流连忘返,它将温暖淳朴的牧民日常都糅在了里面。
这里的奶酪像是当地牧民和牦牛共同谱写的食味之颂,藏民族传统的奶酪经牧民代代相承,形成了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口感体验,也积淀了藏民族以奶食待客和馈赠亲友的饮食文化传统。
健壮的母牦牛饮雪山融化汇聚的高原湖水,食雪水滋养的青草,产出的牦牛奶天然、醇香、清甜。因此牦牛鲜奶被誉为“奶中之王”,极为精贵的牦牛也被称为“高原之宝”、“雪域之舟”。
牦牛奶富含丰富的蛋白质,是生产奶酪等乳制品最佳乳源。当地牧民会将新鲜的牦牛奶制成奶酪,再用奶酪二次制作酥油茶和酥油饼,不止奶酪质地细腻,奶酪制品的风味也十分浓郁。
住宿在扎西牧场的这一天,我们将随当地人一同深入牧场,品味浓郁惊艳的奶酪野宴,学习挤牛奶的巧技,体验奶酪和酥油茶制作的全过程。
一帐之下,我们与牛马羊群为伍,聆听湖水的空灵吟唱,在摇曳的青草、鲜花间,品尝经自己双手制成的新鲜酥油茶,“深陷”奶酪与这座夏牧场的美好期会。
沿着金沙江的激流前行,我们跨越到香格里拉对岸,看奔子栏镇如何独树一帜地生长在白马雪山脚下。
很多年前的奔子栏马帮云集,热闹繁忙,藏文化和汉文化就在这来来往往间相互传递、交融。我们曾无数次踏入这条“茶马古道”的必经之路,脚步覆盖泥土,双手触摸石壁,辉煌的商业历史随马帮铃响,在眼前一幕幕重演。
饮着雪融水,奔子栏却拥有着高原上特殊的干热河谷气候,日照长、昼夜温差小,为神秘莫测的横断山区提供了千里难遇的种植葡萄的绝佳条件。
十八世纪中叶,法兰西传教士来到迪庆州德钦县,带来了西方文明,也带来了法国的古老葡萄种“玫瑰蜜”。这里出产的玫瑰蜜品质优良,用玫瑰蜜酿造的红酒,酒色如红宝石般璀璨,玫瑰花瓣般温润。
在距离奔子栏镇5公里的哈冲村,扎西核桃树酒庄也种植着香甜的紫皮葡萄,与宅子里500岁的古老核桃树共饮雪山水,同披高原的热情阳光。
扎西核桃树酒庄是一所藏式民居,全土木建构,青瓦夯墙。牛棚改建成酒窖,白马雪山的雪水从酒窖下穿流而过,恒温恒湿。酒窖上是大露台,酒庄的主人和客人们常常乘着夏夜晚风,仰望星空,享受一杯杯葡萄酒顺滑下肚后的微醺与无虑的快乐。
酒庄往东走10分钟就能看见葡萄园。葡萄园分布在陡峭坡地上,无法机械化操作,种植、采摘葡萄和葡萄酒的酿造,都是在工人的粗粝双手中累月完成。他们依山开垦,用雪水灌溉,牦牛运输,这样独具匠心的栽培和手工艺酿造方式,正是葡萄酒始终保持新鲜高原风味的原因,像当地人民一样浓烈又淳朴。
核桃庄园的葡萄酒目前年产量不足2万瓶,从葡萄园管理到成品酒蜡封贴标,全由酒庄的3位老板完成,但如此“家庭式”的作业,刚好可以让我们近距离探访酒庄,欣赏高原河谷的独到魅力。
这次旅程恰逢高原菌子季,既下山当然不会让老友们错过“菌子配酒”这重要的一餐。参观完酒庄后,我们将在荒野餐桌布置一次即兴餐桌,用我们在当地寻觅到的食材,靠山吃山,制作一桌特有的滇西北风味冷餐宴。
这一餐的主角,便是深耕在白马雪山脚下多年的核桃树酒庄的葡萄酒。
听当地村民说,雨季过后的滇西北,白马雪山的杜鹃开得红火。雨水阳光轮流滋养土地后,湿黏的山间林地里,沾上些许露水和泥土的野菌们也都成熟得清香脆嫩。
当雨落在滇西北的雪山密林中时,怒江一带的老饕们心就踏实了。每一滴雨水都能激起高山林间菌子的狂欢,这场雨,他们期盼了一整年。
这云南的野生食用菌,“霸占”着世界43%的资源,仅中国就占据了91%,无论数量还是质量均是世界之最。这些生长于原生态秘境的菌子,有些即使在科技迅速革新的今日,也无法人工培育。野生菌转瞬即逝的美丽生命让这一口鲜美变得极致,成为无数食客为之倾倒的大自然最珍贵的馈赠。
高山上的菌子也是最能表达当地天然风土的食材。当地人料理菌子,需要先把自己多余的炫技都隐藏,理解每种菌子本身的特性、追求它们原本滋味才是关键。比如松茸,无需过多加工,用木片制作的小刀刮去松茸表面的泥土,再切片烹熟就可以享用松茸原味;比如鸡枞菌,热油锁香是公认的做法。
因此,为了做好菌子宴,既下山的大厨们都会先向当地阿姐们讨方法。如何简简单单就将菌子的鲜美发挥到恰到好处,还是只有当地阿姐们最了解。
/ 寻找菌子的当地阿姐
而拥有不同做法和料理智慧的菌子,不光是通过一席餐桌与我们对话。
在体味它的鲜美之前,当地的“采菌猎手”每天都会徒步上山寻找令人垂涎的菌子。循着高山向阳坡面而去,炽热的眼光识别它的模样,温和的双手感受它的松软。猎手们熟练地拨开上面覆盖的高山栎叶,接着用棍子轻轻撬动菌杆子,整根拿出,保留着没有丝毫损坏的欣喜,这样拾来的菌子,才能与这片水土、与当地人建立起“惺惺相惜”的连接。
这次旅程,我们将寻菌之地定在了白马雪山,今年我们请到了当地经验十足的“采菌猎手”和高山植物专家,带领我们在原始森林寻找珍植被与夏日精灵“柏风菌”。
收获满满后,我们将前往既下⼭·可隆户外营地,享受营地荒野餐桌的松茸盛宴,用向阿姐们讨来的烹饪手法,还原每一种菌子的本真醇味,以鲜还鲜,敬与这收藏无数珍贵食材的雪山。
从既下山·梅里出发漫步,循着浮在半山腰的浓雾,去到梅里村民心目中的“山神后花园”——雾浓顶村。这座经年隐匿在山雾中的古老村庄里不仅藏着村民们最虔诚的信仰,还有与山神朝夕共处上百上千年的、可用作食材的古老植物。后花园中的万千生灵被庇佑至今,凝聚成了高山秘境里的生态宝库。
在雾浓顶村,山上高大的森林遮天蔽日般将阳光阻隔在十几米的上空,脚下湿润的森林里落叶将土壤改造得富饶而肥沃。
同时可以用作木材和烹饪食材的黄背栎就像城墙一样矗立在那,村民们都知道黄背栎林子里的危险,当黄背栎开始结果实,山里的熊一定会暗示来造访觅食。要识别黄背栎很简单,叶子正面为绿色,背面为黄色的树子就是了。
黄背栎脚下,牛肝菌、松茸等野菌幸福地生长着,松茸在50年以上的树子根系上生出菌丝,土地下,菌子和黄背栎正吸收着同一片泥土的养分。而其他的杜鹃、锦鸡儿、鸢尾散落在高山牧场上,静静享受着高原丰沛的日照。
除了菌子、果实这些为人所知的食物,雾浓顶村的树皮、树花都能作为珍馐摆上餐桌。黄背栎燃烧过后的灰烬也可以吃,村民们用黄背栎树灰制成面条,这是云岭特有的美食,也是长久以来村民们早晨的第一顿美味。
当雾浓顶的第一缕炊烟升起,我们将在昨日篝火余烬中看见忙碌的一天,他们早起拾起木材灰烬,淘洗、沉淀、揉面、醒面......
晚宴时刻,这道菜将以更为城市的烹饪手法,和当地特有的蔓菁、树花等奇特的食材一同呈现在餐桌上,迎向这神山,品尝来自古老村落最朴实美味的面条。
沿咆哮的怒江而上,怒江大峡谷,是天然的猎场。几十年前,怒江峡谷地区仍然还处于采集、狩猎、刀耕火种的原始生活阶段,阿怒们常常带着“家伙”进山,背着满满当当的收获出山。
直至现在,每当贡山的松露成熟时,松露猎人们便会带上猎狗走进密林,在幽深朦胧的松树林、栎树林中寻猎“餐桌上的黑钻石”——黑松露。
松露藏于深林与地下厚土,无法直接看到,土质软舒,因此需要靠嗅觉灵敏的动物协助去发现和挖掘。好在猎人祖祖辈辈与这片山林同生长,早已摸清山里这些风物的习性,得以在不破坏其他物种的同时,顺利寻到黑松露。
松露在怒语中叫"mu he”,意为“黑色的炭”。在《出灵歌》中,它寓意美丽的诱惑。吟唱《出灵歌》的目的是指引亡者不要贪慕,以致迷失返回祖先之地的路途。所以猎人们习惯了索取时的克制,徒手挖掘,不破坏菌丝,挖到松露后,再将土地恢复原样。
整段旅程,我们将跟着松露社长以及他的猎狗上山,寻找几乎与土地合为一体的黑松露,深切体验“松露猎人”的一天。
从山林归来,核桃树下的餐桌早已为我们布置好。核桃树下,遥望怒江奔流向前,江水送来神山的祝福,又载着我们的祈盼和美好回忆送向远方旷野。
/ 用石头做的餐桌卡
当最后一缕夕阳透过云雾洒向餐桌,即为这场全松露盛宴将拉开序幕。拥有无限创意的厨师们将用村民亲自挖掘、赠予的野生食材,与松露搭配出绝无仅有的农家创意菜。
觥筹交错间,淳朴的人情味掺进餐盘,我们在核桃树旁升起篝⽕,在飞舞的火星中,瞭望穹顶星空,期盼火光中的锅庄永不息止。
于纯净高原,遵循着生命的自然律动,饮雪山之水、纳高山之阳的珍奇食材,正在这片日新月异的土地上,用自己的生命为滇西北书写献给世界的赞美诗,还在升腾的柴火,渗出这里变幻莫测却独树一帜的风土与人文故事。
即日起,既下山风味之旅招募正式,2个团期分别为:9月14日-9月19日 (中秋节)、10月12日-10月17日。
我们将乘风跨江,踏破雪域,寻找藏在秘境中的古老味道,奔赴千年演变下的山野之宴。
/ 上下滑动查看餐单 /
/ 上下滑动查看行程 /
/线路专属客服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