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到某个视野开阔的制高点,就能看到横断山区成层的雪山阵列。山的褶皱里,无数微小的径流蜿蜒向下,汇聚为并流的三江。各个族群顺着江岸迁徙,沿着山脊游牧,人与人交流,物与物互通。
弦子歌颂山脉的广博,经纶摇诵神性的永恒,而雪山下涓细而伟大的日常由谁吟唱?那些锻造日常生活的手作传统与风土风物,于雄伟的投影之下,晦迹埋名,但坚不可摧。
来自成都的「Ballad捌樂」和扎根云南的「拾野风物」,来到处于横断山区中心地带的「既下山·梅里」,共同呈现一个以横断山区风土风物为主题的展览。
这些风物或是依藏文化传统手作而成,或是由雪山风土滋养而生。发端自古老的游牧式生活,统一于藏地独特质朴的美学理解。我们亦借此展览思考:那些看似在现代生活中逐渐隐没的精神遗产何以绵绵不息、源远流长?所以我们像游方僧那样,低吟起不为人知的古谣......
/ 既下山·梅里 展览现场
使用一件物品的时候,往往能感知到一个匠人背后的用心,甚至为人之道,所谓以物抵心,「物」为媒介,是一种人世间的善意交流与启示。煮茶、饮酒、插花,摩挲器物,盛装各种食物......实则是尝试不同的生活提案,探寻物尽其用的多种可能。
Ballad捌樂开发、展览、经售各类美好生活工艺日用品,并为餐厅、民宿、酒店及家庭客户提供用心的搭配提案。
/ Ballad捌樂在成都的线下空间
作为一个立足云南地方物产和风土文化的生活方式品牌,拾野风物多年来深入发掘并拣选有品质有温度的本土风物,以生活方式提案的形式,不仅展现云南的丰富人文,更以此重聚一个基于共同价值观的消费者社群,倡导一种关照日常关心万物的生活理念。
自2013年起,毕业于中国美院的阿良(王珏良)一直深耕陶艺创作,相较于“艺术家”,他更愿意称自己为“陶艺职人”——透露出一份匠气的自谦。
阿良的作品全部烧造于自己在杭州搭建的柴窑——通常几个月才烧一次,出品一些具备实用性的食器、茶器、花器等。在烧造时,阿良常使用稻草包裹素胚,在火焰的熏舔之下,草灰与胎面发生复杂的化合反应,留下被称为“緋襷”的赤红色条状痕迹。器物从草的余烬中破茧而出,犹如蜕变的蝶。
/ 烧造过程
本次展览,Ballad捌樂将阿良受横断山区风土风物启发而创作的系列作品带到既下山·梅里。窑火、落灰令釉面形成随机多变的纹理,这批融入了高原游牧气质、为手冲咖啡而生的柴烧作品,每一只都独一无二。
/ 燃尽的草灰犹如茧丝
藏民游牧到哪里,帐篷便落地生根在哪里。数个世纪以来,黑帐篷都是青藏高原上藏族牧民主要的住家形式,也是游牧民族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扎阿那”便是使用牦牛毛手工编织的黑帐篷,既遮风避雨又具有极佳的保暖性。
/ 藏族牦牛毛黑帐篷
“扎阿那”系列在造型上加入了小牛角和万向片口的设计。刻画的手法打破了表面平整的效果,凌乱流动的纹路,恰同藏地岩画般古奥神秘。
/ 阿良作品:“扎阿那”系列
/ 既下山·梅里 展览现场
2004年 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 设计学院 陶艺系
2005-2013年 从事室内设计/平面设计工作
2014年 成立独立个人陶艺工作室
2016年 成立六入柴烧工作室
近期参与的展览:
炁皿:咖啡器展,Ballad 捌樂商店,成都,2024;迷:王珏良陶作展,碗店WanGallery,上海,2023;一大口:MuchMore的食器联展,金山意库,重庆,2021;器与菓:茶菓制作&器物展览,苏州本色美术馆,苏州,2019等。
除阿良的作品外,Ballad捌樂还为展览精心择取了一批产自四川德格地区的传统黑陶器物。
德格地区的泥料质地细腻,可塑性强。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这里的藏族人民日常使用的器皿几乎全是黑陶——酿酒、煮茶的罐,煮饭的锅,取暖用的火盆,甚至小孩口中衔着的哨子、墙角方便用的尿壶,都取自于游牧、耕种的土地里。
德格黑陶区别于其他产地黑陶的关键是加入了白色的石头“色多”,将白色的“色多”、黑色的黏土和水按比例混合,保持水润和弹力,便成为了可捏塑的原料。
制陶的工具都是师傅根据自己的需要加工而成,有陶制转盘、陶制模具、铜质模具、陶拍、陶垫、皮子和打孔器等,而打磨的工具是取自麦曲河畔的鹅卵石。
德格地区维持着传统的烧造方式。把泥条盘筑结合局部模具辅助成型的陶器堆放在平地上,用稻草、树枝等作为燃料,进行露天烧制,称之为“堆烧”。色多与火的淬炼升华了它的属性,碳粒滲入胚体,带给黑陶器皿质朴而富有光泽的特点。
/ 既下山·梅里 展览现场
雪山之下,万物共融,顽强生长。拾野风物拣选了横断山区的物产之最,展露雪山映照下的风土之韵。青稞架随处可见,犏牛悠然自得,三江流域孕育着清澄恣意的物产与灵魂。
滇藏民族在漫漫年岁中适应万物,也由此形成了独特的食与饮。松茸深得松栎密林的滋养,高原玫瑰和百合花在烈日下肆意盛开,雪百合经历着漫长的生长周期,这些风物与青稞、藜麦一同,以其独有的养分抚慰着在这片寒冷之地生长的人们。咀嚼与吞咽构成了看似最简单的“吃”,食物在口腔中停留的那短短几秒,则是击中灵魂的源头。而在梅里,这些都指向山与江。
这些风物生长于褶皱峻拔的横断山脉与奔腾不息的三江之侧,汲取丰裕的自然气韵。最终,它们献出我们口中所品味到的那股原初香甜。
/ 既下山·梅里 展览现场
来自云南香格里拉雪山脚下、纳帕海边的纯净之地。生态种植于海拔3300米左右的紫色玫瑰花,富集多种活性成分。除直接开水冲泡饮用,还可以用于制作玫瑰花酱等。
松茸,成长于横断山脉中段的山珍,来自被誉为优质松茸地标产地的神奇土地——香格里拉,完全依靠自然环境野生生长而成,丰收于秋季的山林沃土。口感柔韧爽脆,味道鲜美浓郁,炖汤、油炸皆可。
生态种植于海拔3300米左右的百合,生长周期长,更利于有效营养成分富集。
雪百合干片适宜与枸杞子、西洋参、竹叶搭配,沸水冲泡饮用,或是冷水泡发后,煮粥、炖汤;百合花茶可与金盏花、金银花及冰糖、蜂蜜搭配,沸水冲泡饮用。
毛姆曾写过:“生活的意义在于生活本身,而不在于你如何去描写 。”器物不过媒介,如何以物抵心,将器物恰如其分地添加进生活的日常里才是值得钻研的问题。
在既下山·梅里的展览现场,在雪山慷慨的注视之下,我们与客人共同进行了一场高原野餐。
Ballad捌樂一直专注探讨生活本身,亦擅长将食物做得既精美又好吃。他们往返于厨房与餐桌,将拾野风物发掘自香格里拉旷野的珍贵物产与在德钦当地集市采购的生鲜食材巧妙结合,食、器、花有机交织的一席风物盛宴就此成型。
玉巵无当,虽宝非用。器物的价值始终需要在使用中体现。展台上的罐碗壶盘能够以怎样的方式各得其所地出现于餐桌?经一阵生动布置,器物的实用性被释放,原本孤绝冷酷的雪山餐桌也添了几分朴素轻松。
游牧到哪,日常的神性就在哪。横断山区的风物与器物,由旷野的嘶啸化作草木的窸窣,为常态的现实带来远方的异质的气息。这种生活方案不仅适用于既下山·梅里,更可以为我们身处的日常锦上添花。若一时不便来到展览现场,也可于文末跳转至小程序线上选购。
这是横断山区的在地样貌,也是我们所渴望着的,永恒日常里的微缈闪光。要知道,一次世界尽头的抵达并不非得是卓异的壮烈的登顶,它有时也是云淡风轻、炊烟袅袅的,如眼前的餐桌一般,带着柴禾和泥土的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