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人多把家建在半山腰,既下山·梅里餐厅的炊烟亦从雾浓顶村的半山腰升起。餐厅朝着雾浓顶村的缓坡生长、面向缅茨姆峰敞开。通过藏在山顶的云南风物演绎滇西北的独特风味,也一直是我们服务环节的重要探索。
梅里翻修后,酒店餐厅随之全面焕新。为此,我们毫无犹豫地邀请到半山腰落地既下山·梅里,与我们联手打造这家最遥远的半山腰餐厅,于雪山下,还原云南丰硕的珍奇之味。
既下山·梅里有一处顺着缓坡延伸,向着雾浓顶村落生长的建筑,这便是餐厅的所在。南对着雾浓顶村,朝东侧开窗,接受清晨的第一缕太阳光。全明的落地窗,将餐厅从室内到院外,结合成一体。就餐时,视野更加开阔自如。
以当地习俗和建筑风格为灵感,半山腰在空间创意上多以熏黑老木为元素,打造了一个神秘深邃氛围的就餐地。
翻新后的梅里,是与雾浓顶更加相得益彰的存在,远道而来的泉州巨石组装的景观雕塑,经过山风的抚慰,屹立成村庄和酒店的航向灯,落在餐厅视野中最重要的位置。
雕塑迎接食客的视线,雪山映向窗户,映进人们眼底,餐厅的一切,都被笼罩上一层神性的光环。半山腰“回家”的契缘,开始随日升月落而流转。
“山川不语,风物如诗,食物是大自然沉默的诗句”,半山腰对食物的热爱与悉心,便是用更持久的生命力兼得克制与丰盈。
“来自云南,我们从自然中习得太多朴素的道理,不求满、不求快、不求私,共创一个向上、向善、向绿的可持续生态安心扎根,野性生长。”
从云南来,到世界去,半山腰始终在探索云南食物之于外界的不同可能。这一次,从餐厅到物产,关于食物的情感与灵感,一半交给半山腰,一半留给食客自己。
当拥有现代、野性、自然气息的半山腰,带着家乡云南的珍贵食材游走在城市和山野间,我们眼前的道道美食,绝不是一次简单的单向交付,更像是一次热忱地邀请。
滇西北乃至整个云南,物产的丰富性足以让愈来愈食客一探究竟。
云南人天生懂得如何在这片山川旷野采集食材,菜市场的珍奇古怪野性十足:纯天然的蔬果,颜色鲜艳出奇;几百种琳琅满目的菌子,依旧呼吸着山野气息;芳香扑鼻的花朵,也能升华成云南人的料理野趣。
当走下山的云南风物来到半山腰,其遵循着“将自然力量融入城市生活”的理念,忠于食材、忠于本味,不过度烹饪,保留食材本味,建立“云南食物库”,根据食物类别分类、根据时令节气上新,半山腰要把自然风土搬上更多餐桌。
而今,半山腰来到雪域之下,以香格里拉当地食材为灵感,焕新云南美食的表达,将滇西北的风土风物迎入既下山,献给神山与山客们一次至高的感官远行。
○ 牦牛牛耙呼汤锅
○ 薄荷牦牛冷片
○ 普洱茶酥油黑松露豆腐煲
○ 梅岭黄焖羊肉
○ 傣味黑牛肝菌
○ 冷切云南诺邓火腿
○ 煎云南乳饼
半山腰将自己定义为“新野主义”,希望带着专业、友善、现代的视角,去精选、呈现云南风物,由此连接人、城市和土地,形成可持续的生态系统,一个良善友爱的关系。
为了让更多云南的美好珍奇走下山顶,来到人们身边,半山腰研发了“深”"隐”“浮”“藏”“漾”“觅”六个风物系列,分别将高山雪域精产食物、酒品、茶叶等带下山来,带去更远的地方。
“作为一个云南餐厅,其根在于云南,尤其是我成长的大理。这片土地到目前为止还称得上是赤诚的,这种赤诚可以让人坚强而有力,而孕育出来的人、文化和食物,是本色的、健康的。因此这个餐厅的空间表达上,我们重新梳理了对云南的认知,让一切回到可以让人信任的本质上来,回到在这样的空间中可以感知自己的所在。而在食物上,我们也不再局限于民族的、原生态的状态,而是回归到食物本身应有的情感和灵感。
——半山腰创始人 本盛
雪山吟颂如歌四季,
等待味蕾跨越山谷江河,
与天地、与心灵共驰骋。
既下山·梅里×半山腰,
更多菜品研发中......
恭候您的到来。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