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别人家的娃没吃药越来越好?而我家的却越来越差

教育   2024-10-12 10:22   安徽  

这是昨天一个成都家长私信我的问题:为啥别人家的娃确诊后没有吃药,却越来越好,我家已经吃药了怎么还不行?

这位家长说看了我的公众号上别的家长留言,自己心态崩了。

我的回答是:没有可比性。

别人的孩子和你的孩子不一样,同样你也与别的家长有差别,虽然说都是确诊了ADHD,可是每个案例都是独立的,不能一概而论。医生也不能给你保证诊断开药就能怎么样,能给你承诺治愈ADHD的恐怕你要仔细想想清楚,这个医学难题目前全世界都没有征服。

那么,为什么有的家长觉得孩子“自愈”了?

一种是情况是孩子原本只是有ADHD的部分行为特征,但并不是真正的ADHD,这几年感觉越来越多的孩子是A娃了,究竟是科普和医疗的进步?还是过度医疗?这背后是否还有商业利益推波助澜,不得而知。我们在接受咨询中发现,很多家长在孩子三四岁就希望进入药物治疗,理由是孩子多动,注意力不集中,这也太夸张了,一个三四岁的孩子你指望他能安静坐在那里看故事书一个小时?孩子喜欢在家爬高蹦沙发,难道就是多动症?

很多孩子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一年级,需要一个较长的适应时间,他们在教室坐不住,找小朋友说话,不写作业,老师讲课,他们在下面玩自己的,现在有些年轻的教育工作者,自己没有育儿经验,也缺乏耐心,遇到这类儿童就断定是“有毛病”,不断向家长告状,表达不满,很多家长也觉得孩子与别的孩子不一样,可能就是不正常,过早贴上ADHD的标签,在我们的教学经验中,一年级入学后有很多孩子貌似A娃,但这些孩子随着年级增长,经过老师和家长正确的引导教育,他们完全和普通孩子一样能够适应学校的教学,这些孩子没吃药,好像“自愈”了。

另外一些孩子虽然诊断为ADHD,但是从某些具体指标上看,非常轻微,这就像做普通心电图,查血糖一样,只能代表在那个时段的指标,有的孩子这学期去检查和下学期再次检查结果明显不同,在药物治疗和行为心理干预下,有的孩子好像也“自愈”了。

实际上,很多孩子并非只是单纯的注意力问题,更多的还是属于心理问题,情绪障碍也会导致注意力无法集中,有的孩子天生性格开朗,进入青春期后,尽管学习成绩一般,但是能学下去,只要家长助力得法,往往没有升学困难,但有的孩子沉迷游戏,早恋,家长管不了,这种情况也不是药物能解决的问题。

所以,家有A娃,家长一定要成为孩子的知心朋友,经常站在他们的角度来审视自己的教育是不是合理,如果家长总是觉得自己就是真理权威,不容反抗,那么A娃也不会顺从管教,小学阶段打压一下,能出点成绩,中学阶段就会出现管理失控,

与其相信药物和各种治疗,不如加强自我的学习,ADHD不是什么洪水猛兽,A娃未来也会和大多数普娃差不多,都是过着平凡的生活,家长没必要过于焦虑,一句话,和娃好好相处,多夸赞,少唠叨,相信慢成长的孩子也有自己的春天。


ADHD家长会
关注A娃家庭教育,家长不迷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