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孩子后,家里是否每天都在循环着这样的对话?
——“该休息眼睛了,快关掉手机!”“我再看完这一点!”
——“赶紧吃饭,快迟到了!”“我不想吃这个!”
——“作业怎么还没做完?”“再等一会儿!”
孩子似乎永远也跟不上大人时间的针脚,而我们要么催逼要么等得心急火燎。除此之外,让孩子听话也似乎是永恒的难题,再宽容的父母也会在孩子的一再拒绝下被逼到自己耐心的极限;孩子的学习好像也始终是家长的负担,“皇帝不急太监急”的戏码常常在功课时间上演;而对于父母常常忧心的未来前途,孩子似乎从来都不关心,甚至连我们真心的“唠叨”都不屑一顾!亲子教育书看了一本又一本,面对眼前可爱又可恨的孩子,好像一切又都派不上用场,局面总是在原地打转!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刚刚陪两个孩子走完了两个十八年的黄静洁老师,多年来在与上万名讲座家长听众的交流里,早就捕捉到了这一系列烦扰家长问题的根本症结:我们太陷入眼前了,太被孩子的当下的表现牵扯,所以会患得患失又缺少章法;在黄静洁老师出版了畅销60万册的《父母的格局》和《学习的格局》之后,很多家长都期待黄老师能再出一本书,专门讲讲亲子教育中的时间管理。但黄静洁在多年的育儿经验和教育研究经验中对此早已有成熟的理念:时间管理只是表面,时间的格局才是根本。时间的格局就像大树,时间管理的问题就像毛毛虫,有了这棵大树的根系在,解决时间管理的问题就易如反掌。但如果只盯着毛毛虫而忽视了大树,不管用番茄钟还是用四象限,用多少时间管理方法都没办法解决根本的时间问题。
(点击上图即可购买)
因此,黄静洁不满足于只是解决表面的时间管理方法和技巧问题,决心要用一本书,把时间的格局思维介绍给家长们,把家庭教育的过程中面对的时间管理难题从根本上理清楚。经过两年时间的潜心创作,终于有了这本格局养育系列的新书《时间的格局》。
格局系列的第一本《父母的格局》主要帮父母读懂孩子,第二本《学习的格局》主要让孩子学会自主学习,而在这一本《时间的格局》中,则为家长解读如何通过横跨十八年布局孩子成长,而摆脱来自眼前的大量不必要的育儿焦虑,同时了解如何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时间观念,获得高效使用时间,掌握自己学习和生活的能力。
孩子不听话,不爱学习,三分钟热度……很多在家长眼中迫切寻找答案的育儿问题,如果时间格局的角度去看,只是一个个原本就能避开的育儿陷阱,家长稍作调整,就化解焦虑,能把眼前的问题转变为孩子成长的最佳契机。
比如让很多家长烦恼的孩子不听话的问题,从孩子小时候不按时睡觉,不爱刷牙洗脸,动画片看个没完,到上学后写作业拖延,跟同学打架,沉迷游戏,这些“不听话”带来的麻烦事从来就没有消停过,让我们深深焦虑。表面上看,问题都在于是孩子不听话,我们只要想尽办法“制服”他们就好了,但为什么结果总是两败俱伤,身心俱疲呢?因为根本问题是我们不了解孩子的大脑,高估了孩子的认知水平,很容易对孩子的“听话能力”产生过高的期待,才会造成一系列的亲子冲突,以及无效甚至负面的解决方式。
从时间的格局来看,不听话是必然出现的,因为成年人跟孩子处在生命时间轴的两个截然不同的位置,这两个位置之间存在着巨大的时间差,也带了我们很容易忽略的内在差异:习惯了左脑思维的大人们,很难意识到很多道理对孩子来说是多么的抽象,他们不是不想听话,而是根本听不懂!要求孩子“听话”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式的陷阱。与其在陷阱里拼命学习各种爬出来的技巧,还不如提前看到陷阱,避免让自己一开始就掉进去。
在过去的十多年里,迅速发展的脑科学研究告诉我们:孩子能否听懂抽象的道理,能否按照大人制定的规则来控制自己的行为,是由他的左脑发育的成熟度决定的,因为左脑主要掌管抽象思维,管辖着逻辑和秩序、语言表达和理解规则等能力,所以被称为“逻辑脑”。在儿童成长过程中,尤其是 3 岁以前,右脑发育占据了成长的主导地位,也就是说 3 岁前孩子的“逻辑脑”根本还没开始发育。
左、右脑是具有明确分工的,而且具有完全不同的“气质”。想象我们面前出现了一个左、右分开的大脑:左脑是那个能听懂道理的“逻辑脑”,它让孩子有能力很好地执行家长的命令,而且它看起来理智、有逻辑、听话、自律,因此我把左脑看作是“好孩子”的代表;而那个“听不懂道理”的“情绪脑”,它会让孩子表现得感性、情绪化、爱发脾气,还喜欢沉浸在有趣的场景里迟迟不肯走出来,因此我把右脑看作是“坏孩子”的代表。
那么,面对这样好、坏分明的左、右脑,你是否觉得左脑更像家长喜欢看到的理智的“大人脑”,而右脑更像家长讨厌的不理智的“小孩脑”呢?因此,左脑和右脑之间的“差异”和“冲突”,恰恰映照出大人与小孩在生命时间轴上的“时间错位”—— 一个低龄孩子还处于发育右脑的人生体验阶段,可是家长却等不及地要求孩子使用他的左脑。比如,学龄前的孩子很难理解自己从来都没见过的“牙菌斑”,那他怎么能理解“牙菌斑”会对自己的牙齿造成伤害呢?因此他总记不住自己每天刷牙是为了不长“龋齿”。
《时间的格局》就要让家长理解跟孩子之间的“生命时间差”,认识到大人受左脑掌控,孩子却受“右脑”支配这个基本的亲子差异。在这个基础上,还详细讲解了跟孩子交流的有效方式,让孩子能从根本上“听话”。除了不听话陷阱,这本书还帮家长破解“没兴趣”“逼学习”“未来焦虑”等四大养育迷思。
青春年华虽然让人羡慕,但对很多孩子来说,青春期却是一个很艰难的坎,对变化的困惑,对自己的怀疑,对未来的迷茫,内心无所适从,再加上学业竞争的压力,同学关系的不合,甚至可以用“青春期危机”来形容——早恋,网瘾,抑郁等等只是外在的表现,而一旦青春期危机出现,对家长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对于习惯把关注点集中在学习上的父母来说,甚至发现孩子似乎整个人都出了问题,相比来说学习都变得次要了。
虽然青春期是一个挑战,但并非都要经历危机。从时间的格局去看青春期危机,又会看到什么呢?说明家长在孩子青春期之前忽略了对他们来说最重要的事,问题在时间的流逝中积累着,青春期是之前家长没做对的事情的“总算帐”。
《时间的格局》把孩子十八年的成长分成了四个阶段,青春期是最后的一个阶段,之前是6-12岁的小学阶段,再之前还有0-3岁的“人生哺育期”和3-6岁的“性格培育期”。书里认为,在这四大成长阶段,各有一件最重要的事要做对,这关系着孩子青春期是否能顺利度过,更关系着孩子的未来是否成功,快乐。
陪孩子写作业鸡飞狗跳的家庭,因为孩子考试分数而阴晴不定的家长,打心眼里都相信学习成绩在十八年成长中是第一位的,即便是早已开始重视快乐教育的80,90后家长,在孩子面临同伴竞争后也会很快发现快乐是不堪一击的,很容易转到成绩导向。《时间的格局》启发我们思考,孩子十八年里最重要的事情真的是成绩吗?为什么只抓成绩又很可能导致成绩和关系双输?
根本上保证成绩的做法恰恰需要我们把重点放在成绩之外。《时间的格局》最看重的是在每个年龄段,培养孩子看不见的“内功”。在0-3岁的人生哺育期,如果想早早打开孩子的聪明阀门,就需要奠基他的自主感;在3-6岁的性格培育期,如果想让他顺利融入社交生活,就要培植起自尊感;在6-12岁的知识教育期,要想不用逼就主动学习,就要种下成就感;而在12-18岁的青春期,要想孩子安然度过,就要重视挖掘他的自我价值感。这些特质看不见摸不着,不好把握也最容易被忽视,但却是对孩子的发展来说最关键的事,如果一直忽略就很可能会在青春期遭遇问题的“火山爆发”。因此,看明白孩子生命发展的四大阶段是为人父母要做的最重要功课之一。自主感、自尊感、成就感和价值感形成了四把生命的钥匙,用来引领孩子开启走向成人之路的一段段新旅程,解决每一段旅程中出现的新任务。这就是时间格局养育观,关乎父母能否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孩子十八年的成长。
从孩子生下来起家长就会开始观察蛛丝马迹来看孩子是否“聪明”,殊不知开启孩子聪明的阀门就在自己手里。即便是看似最弱小的三岁之前小孩子,家长也会往往出于误解而过度保护孩子,忽视了孩子自主感的形成,而错过了打开聪明阀门的时机。
《时间的格局》告诉我们,父母就像是自家孩子的大脑软件编程员,我们通过不同的养育模式把孩子的大脑变成不同的软件系统:过度保护的养育模式会编出一个简单的“听命系统”,冷漠压抑的养育模式会编出一个单一而粗糙的“僵直系统”,而鼓励自主探索的养育模式,则会创造出复杂而精细的“交流系统”。孩子积极、自主地体验,让大脑不断接收环境里的信息,不停地为自己的大脑搭建神经网络。只要家长能够创造丰富的环境,允许孩子“自由地观看”,孩子就可以“以每秒700~1000 个的惊人速度建立新的连接”,而神经元连接得越多,孩子就会变得越聪明。
可能大部分家长在孩子 3 岁之前,还不会太关注孩子的独立性,因为总觉得孩子年纪还小,我们替他多做一点事没什么大不了的,等孩子长大了他自然就会独立的。但其实这是一个非常错误的观点,因为自主性是一种意识,如果这个意识在 3岁前没有被“播种”到孩子的大脑里,管辖这一脑区域的神经元和突触就不会被刺激生长,因此独立做事的意识很难被建立起来,没了自主意识在先,孩子的独立行为也就不会产生。
此外,自主性还是孩子发展更多能力的一个重要的基础条件。比如没有自主意识的孩子,很难在上小学后突然学会自己安排时间、独立完成作业等。而且自主性与孩子未来的创造力发展密不可分,一些心理学家对富有创造性的数学家、作家、建筑家等的个性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一致认为,“独立自主、自信心强、不求人、热情而勤勉、有决断、能自治和自制”等特征,是高层次创造性人才个性品质中最基本的因素。
激发孩子的自主能力,最需要的是家长能始终保持对“孩子是自主的强者”的认知。即使我们认为孩子看起来很脆弱,也要把他看成一个自我发展的主体。作为给予生命的父母,我们只是帮助孩子开启生命潜能的推手,因此我们需要改变固有的养育观念,孩子不是弱者,而是未来的强者,“食物营养”可以让他们的身体变强,“社会营养”可以让他们变聪明,家长要把重点放在适合孩子成长的环境营造上。在书中还介绍培养孩子自主感的具体方法,以及其他阶段关键人格特质的培养方式。
时间管理的本质是学会管理自己,也就是学会自律。虽然家长总是着急让孩子主动管好自己,总是抱怨孩子磨磨蹭蹭拖拖拉拉需要监督,然后实际上孩子学会自律,至少需要18年的时间;那么,而在这十八年间,怎么才能把家长脑子里的时间概念传递给孩子,又怎么能用快乐的、可视化的方法在日常生活中教孩子看见时间、认识时间,最后一步步学会管理时间,走向自律呢?
《时间的格局》把这个父母教孩子学习时间管理的漫长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发生在婴幼儿时期,通过孩子内心对作息时间和生活中昼夜变化的感受,为孩子输入早期的时间概念;第二阶段从小学开始,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重点发展孩子的执行技能,引导孩子为自己的学习和课余活动做时间规划 ; 第三阶段从初中开始,鼓励孩子为自己的学习设定短 期和中长期目标,并养成咬定目标不放松的目标管理能力,家长做到逐步放手,让孩子逐步从他律走向自律。
只要按照孩子的年龄用恰当的方式引导,孩子的时间管理能力就会自然生长。比如在孩子刚上小学的阶段,最重要的并非把作业做得尽善尽美,而是培养孩子把握作业时间的能力。比如用沙漏计时法,用套娃为作业分类等形象的方式,让孩子能准确地预估作业的时间,进而掌控完成作业的时间,具体的方式书中有详细的介绍。对于这种着眼长远和底层能力的方式,很多家长可能会觉得麻烦,但黄静洁说: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最应该避免的就是欲速则不达。让孩子直接而快速地完成作业当然好,但后遗症是孩子虽然在家长的催促下慌慌张张地把作业完成了,但他的脑子里对做作业这件事并没有形成一个全盘的思考和规划习惯。也就是说,他只知道做父母告诉自己要做的,一旦父母不盯了,孩子就不知道如何为自己分配时间,如何自我监控来按时完成作 业。相反,如果家长能够在小学四年级前帮助孩子建立起为作业分类、自我监管做作业的时间长度等习惯,那么孩子写作业拖拉的问题在小学一开始就被解决掉了。”
《时间的格局》的全书都很重视对无形但极其重要的内在能力的培养。正如全书的最后,作者所说:
“时间管理这个主题很大,大到我们要用一生来学习、试错、改变 和驾驭。时间管理的精髓就是一个人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我管理的愿望。与其他技能相比,这是一些看不见的能量,需要从小在家庭的环境里被启蒙、滋养和壮大。昨天晚上,小儿子看着我为本章写下最后一句话时说:“妈妈,我们一家人都太拼了。”是的,“拼”是可以被传递的,而“咬住目标不放松”也是可以被传染的。在我即将写作完成时,我想象了一个画面:待我们老去,而孩子都以自己的方式过着他们的人生时,我却发现其实他们和我保有了太多的相同点。我们今天不顾一切想要给他们的东西,其 实在每一天的生活中早已经赋予他们了。18 年的时间就像一条生 命的“脐带”,在不知不觉中父母影响、改变和塑造着孩子的早期 人生。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家庭都是启蒙、滋养和壮大孩子内在力量最重要的人生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