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史】国庆大阅兵受阅百面荣誉战旗之“英雄快艇”

文摘   2025-02-05 01:16   山东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于2019年10月1日在北京举行,行驶在装备方队最前面的是战旗方队。
率领战旗方队接受检阅的是五大战区的指挥员。
在五大战区指挥员引领下,载着100面荣誉战旗的猛士车缓缓驶过天安门。
此次编组战旗方队,从各军兵种和武警部队荣誉功勋部队遴选参阅代表,表达对各个时期战功卓著部队的敬仰,激励全军官兵保持和发扬不怕牺牲、敢打必胜的战斗作风和优良传统。
此次阅兵编组战旗方队,集中展示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以及新中国成立以来荣誉功勋部队的战旗,增强阅兵活动的历史纵深感厚重感,表达对革命先烈的深切缅怀,对荣誉功勋部队的始终铭记,对优良传统作风的接续传承。
这些战旗是由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从全军部队遴选确定,东南西北中五大战区各24面,主要来自陆军、海军、空军、联勤保障部队和武警部队五个军种,共120面荣誉战旗,其中100面正式受阅。
一面战旗就是一部史诗,告诫中华儿女不要忘记党和军队走过的苦难而光辉的岁月。也是为表达对各个时期战功卓著部队的敬仰,激励全军官兵保持和发扬不怕牺牲、敢打必胜的战斗作风和优良传统。
如今,120面战旗被细致地折叠好,转交给军事博物馆收藏;但战旗的任务,远远没有结束。
120面战旗背后的精神故事,将激励我们更好地在各自工作岗位上发挥自己的能量。
【英雄快艇】荣誉称号部队为鱼雷快艇第11大队1中队119号鱼雷快艇。
1965年8月6日凌晨,福建漳州东山岛附近炮声响彻海天,新中国成立后最大规模的海战打响,这就是著名的“八六”海战。
此次战斗,人民海军凭借11艘满载排水量仅66吨的鱼雷快艇和4艘满载排水量100多吨的护卫艇,竟将国民党的一艘450吨的猎潜舰“章江号”排水量1250吨的“剑门号”击沉,创造了小艇打大舰的奇迹。
当年蒋介石一直梦想着反攻大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意识到大规模的反攻已经不可能,开始派小股的武装窜扰和破坏。在人民海军的积极打击下,他们所谓的武装渗透、两栖突击等被粉碎。这时,国民党军意识到小的船艇派过来不行,便开始用大的军舰运送武装人员。
1965年7月,国民党当局制定“海啸一号”计划,就是利用两艘军舰,将6位国民党特情人员送到福建的东山岛,伺机摧毁解放军的雷达站,捕捉俘虏获取情报。
8月5日,国民党军猎潜舰“剑门”号与“章江”号悄悄地从左营军港驶出。
1965年8月5日傍晚,解放军金刚山观测站雷达观测到距台湾左营港84海里处,有两艘国民党军舰,混在商船上,向沿海地区开来。
同一时间,解放军南海舰队汕头水警区雷达站也观察到了国民党军的这两艘军舰,两处观测站立刻向南海舰队作战值班室报告。
广州军区副司令员兼南海舰队司令员吴瑞林听到有敌情,立刻赶到作战室,查看海图。
国民党军开来的这两艘舰艇分别是国民党海军大型猎潜舰“剑门”号小型猎潜舰“章江”号,都隶属于国民党海军巡防第二舰队。
此次战役由南海舰队司令员吴瑞林负责具体指挥,广州军区和海军司令部均不参与此次战役的指挥,南海舰队直接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李天佑汇报,由李天佑副总长协调广州军区空军队作战海域上空的空中掩护。
在距离海岸30海里时,南海舰队司令员吴瑞林下令南海舰队以鱼雷艇11艘,高速护卫艇4艘,组成突击编队,以161号炮舰为支援兵力,行驶到南澳以东,东山以南地区,准备歼灭敌人。
参战的16艘舰艇共分为两个梯队,鱼雷艇第11大队的六艘鱼雷艇和护卫艇第41大队的四艘高速护卫艇组成第一梯队;5艘鱼雷艇和161号炮舰组成第二梯队,为预备支援兵力。
此次任务由汕头水警区副司令孔照年和参谋长王锦带队,海上指挥所设在“海上先锋艇”(高速护卫艇598号艇)上。
我军参战舰艇主要是鱼雷艇和护卫艇。
鱼雷艇的优点是体积小、航速高、火力猛,机动灵活,具有隐蔽性,然而自身防护力不强。
护卫艇可进行反潜、扫雷以及鱼雷攻击等。
护卫艇和鱼雷艇协同作战,对于我军来说还是第一次,在敌我双方力量对比悬殊的情况下,战术战法的运用十分关键。
孔照年是一位老将,平时喜欢琢磨战法,根据我方舰艇航速快、射速快的特点,孔照年提出作战方针:打夜战,打近战。
1965年8月6日零点40分,护卫艇编队开到了和鱼雷艇编队会合的海域,但是由于岸上指挥所引导的误差,鱼雷艇编队偏离了作战海域,使得已经形成的拦截之势变成了追击,孔照年为了不放跑敌人,只好率领四艘护卫艇向敌舰队靠近。
当时国民党海军巡防第二舰队司令胡嘉恒少将在“剑门”号猎潜舰上,他在看到解放军的这四艘小艇后,并不放在眼里,因为解放军的这四艘鱼雷艇加起来,才和“章江”号的排水量差不多。胡嘉恒一面命令舰艇打出照明弹,一边仗着装备优势向解放军编队射击。
看着敌人的炮弹在海面上打出一片片火光,有些艇长忍不住了,要求对敌人舰艇进行射击,孔照明要求舰艇继续向敌人靠近,不准射击。后来因为作战参谋误传射击命令,四艘护卫艇纷纷射击,实际上各艇根本就没有发现目标,敌人也不在射程之内,孔照年生气了,立刻下令:停止射击。
孔照年率领先锋号护卫艇一马当先冲在最前面,其他的几艘护卫艇紧紧跟上,在看到敌人舰艇后,孔照年立刻下令开火,主炮,副炮全部开火。
由于鱼雷艇没有赶到,护卫艇的力量根本不是敌舰的对手,孔照年只能率领护卫艇编队将敌人两艘舰艇冲开,在进行了三次冲锋后,才将敌人两艘舰艇分割开来。
敌舰编队被打乱之后,孔照年指挥四艘护卫艇群殴“章江”号猎潜舰,“章江”号猎潜舰拼命反击,并向我护卫艇编队冲撞。在激战中,敌人一颗炮弹击中了护卫艇601艇指挥台,舰长吴光维倒在了血泊中,在601艇见习的护卫艇副中队长王瑞昌跑到指挥位置上,继续指挥601艇反击。王瑞昌胆子很大,他命令601艇一直挺进到距离敌舰200米处才开火,将敌舰雷达都给打烂了。
战斗最激烈的时候,敌人一发炮弹打进了611艇机舱,弹片击中了机电兵麦贤得头部,血流了一地,但他还是摸索着拿出扳手,把螺丝拧紧,保证了机器正常运转。
最后孔照年下令各护卫艇打“章江”号水线以下要害部位,打中了章江号弹药库,章江号沉入了海底。
章江号被打沉后,611艇丧失战斗力,被迫返航。
第一梯队的六艘鱼雷艇迷航后,把一座小岛看成了敌舰,打出了全部鱼雷,不得不返航。
南海舰队司令部下令第二舰队的五艘鱼雷艇和161号炮舰立刻投入战斗,支援第一梯队的三艘护卫艇。
随后,我军乘胜追歼“剑门”号。正在待机的第二梯队五艘鱼雷快艇奉命投入战斗,指挥艇为119艇
该艇队以50节速度疾驰,当追至距敌舰仅剩20链时,突然开火。一路穷追猛打,当距敌舰2、3链时,119鱼雷快艇迅速将速度提升至52节,毫不迟疑地冲向敌舰。
52节就是以时速98公里的速度全速撞击敌舰。这不就是海上舍身炸碉堡吗?这不就是海上拼刺刀吗?敌人完全被吓呆了,完全被震撼了,还没有等缓过劲来,“剑门”号就被119艇和随后赶来的四艘快艇用鱼雷击沉。
此次海战,是新中国成立之后最大的一次海上歼灭战,我艇队从出航迎战到返回基地,历时十二小时四十五分,与敌战斗持续三小时四十三分,一举击沉国民党海军两艘军舰,击毙国民党军少将胡嘉恒以下170余人,俘虏包括剑门号中校舰长在内的33人,两舰上百名官兵,仅有5人侥幸遇商船搭救逃回台湾,之后鱼雷艇和护卫艇编队在8架飞机的护航下安全返航。
此战我军牺牲四人,伤28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分别授予:
因机智灵活、英勇顽强、敢于斗争、并与护卫艇协同作战,击沉大型猎潜舰“剑门”号,战功卓著,授予鱼雷快艇第11大队1中队119号鱼雷快艇“英雄快艇” 荣誉称号;记集体一等功。
授予汕头水警区41大队611号护卫艇“海上英雄艇”称号;记集体一等功。
“八六海战”参战官兵合影
8月12日,南海舰队在汕头地委礼堂隆重召开“八六”海战庆功大会。
照片前排左起第三人是快艇11大队119艇艇长许永江;第四人是快艇11大队副大队长张寿赢(鱼雷快艇第二梯队海上指挥);第五人是汕头水警区副司令员海上总指挥孔照年;第二排左起第四人是快艇11大队122艇报务员王产仁;第五人是快艇11大队131艇轮机长梁妙光。
2011年2月20日,被海军授予“英雄快艇”荣誉称号的119艇将荣誉传承至海军南海舰队原汕头水警区猎潜艇第74大队787号定安艇。
猎潜艇是一种专门与潜艇为敌的舰艇,它与潜艇势不两立,最重要的任务是:发现潜艇、追踪潜艇并最终对其进行打击。
787号定安艇自1994年入列服役后,先后参与完成重大任务百余项,参与执行了多次重大演习演练任务,担负了西沙战备值勤、博鳌安保等特殊任务。
定安艇于2016年6月3日退出现役。
2017年7月11日,海军南部战区在汕头军港再次举行“英雄快艇”荣誉称号传承仪式,将该称号授予基地首艘056型导弹护卫舰汉中舰520号第三代"英雄快艇"称号。
汉中舰于2016年7月22日在黄埔造船厂下水,整整一年之后,2017年7月11日,中国海军新型护卫舰的汉中舰入列;属于056A型轻型护卫舰该舰,舰长89米,宽11米,满载排水量1370吨。以近岸作战为主、兼顾远海作战,是南海舰队驱护舰艇中重要的一个成员。

八六海战中,国民党“章江号”在我军四艘护卫艇的联合打击下率先沉没,彻底失去作战能力;而国民党“剑门号”也逃不过被击沉的命运,伴随着我军三颗鱼雷的爆炸声,“剑门号”彻底沉入大海
两艘敌舰全部沉没后,部分落水的幸存国民党海军士兵仍漂浮在海上求救,我军见状立即展开救援,将他们打捞了上来。而这些被打捞上来的三十三名国民党海军士兵就成为了我军的俘虏,其中一位还是“剑门号”中校舰长王韫山
在这33人之中,王韫山等22人主动向人民和政府坦白自己是身不由己,只想留在大陆过着平淡的生活。
政府在经过一番审查排除潜在的间谍嫌疑之后,这二十二人便被遣返原籍地区进行劳动生产,其中有三位台湾原籍的士兵就被安置在湖南洞庭湖区进行劳动改造
除开这遣返回乡的二十二人,还有十一人台湾原籍的国民党士兵,则被释放回台湾
(本文所发布信息,均来自于互联网公开资料,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息陬孔猛
缅怀部队时光,眷恋绿色军装。难忘军旅生涯,无悔青春芳华。知遇天下战友,共享部队荣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