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史】国庆大阅兵受阅百面荣誉战旗之“夜袭阳明堡战斗模范连”

文摘   2025-02-09 00:11   山东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于2019年10月1日在北京举行,行驶在装备方队最前面的是战旗方队。
率领战旗方队接受检阅的是五大战区的指挥员。
在五大战区指挥员引领下,载着100面荣誉战旗的猛士车缓缓驶过天安门。
此次编组战旗方队,从各军兵种和武警部队荣誉功勋部队遴选参阅代表,表达对各个时期战功卓著部队的敬仰,激励全军官兵保持和发扬不怕牺牲、敢打必胜的战斗作风和优良传统。
此次阅兵编组战旗方队,集中展示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以及新中国成立以来荣誉功勋部队的战旗,增强阅兵活动的历史纵深感厚重感,表达对革命先烈的深切缅怀,对荣誉功勋部队的始终铭记,对优良传统作风的接续传承。
这些战旗是由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从全军部队遴选确定,东南西北中五大战区各24面,主要来自陆军、海军、空军、联勤保障部队和武警部队五个军种,共120面荣誉战旗,其中100面正式受阅。
一面战旗就是一部史诗,告诫中华儿女不要忘记党和军队走过的苦难而光辉的岁月。也是为表达对各个时期战功卓著部队的敬仰,激励全军官兵保持和发扬不怕牺牲、敢打必胜的战斗作风和优良传统。
如今,120面战旗被细致地折叠好,转交给军事博物馆收藏;但战旗的任务,远远没有结束。
120面战旗背后的精神故事,将激励我们更好地在各自工作岗位上发挥自己的能量。
【夜袭阳明堡战斗模范连】当年的番号是八路军第129师385旅769团10连,为南京军区第31集团军某师“红四连”;2017年军改后为东部战区陆军第73集团军某合成旅2营4连。
夜袭阳明堡战斗,这个连队仅用一个小时就摧毁了日军24架飞机
1937年10月,侵华日军意欲攻下山西太原,以阳明堡飞机场为其前进机场,轮番出动飞机,频繁轰炸忻口前线抗日部队。经详细侦察后,八路军第129师769团团长陈锡联决心夜袭阳明堡机场。
第769团团长陈锡联带人前出侦察,了解到机场共有飞机24架,机场警卫分队和地勤人员有200余人,大部驻在机场北端,机场周围设有铁丝网,并构筑了简单的防御工事。
根据敌机场的兵力情况,该团研究决定:以夜袭的方式突入机场,炸毁日机。
具体部署是:以第3营为突击队,夜袭机场,炸毁飞机;以第1营破坏崞县至阳明堡之间的公路和桥梁,袭扰、牵制和阻击崞县可能增援的日军;第2营(欠第7、第8连)为团预备队,随团指挥所配置于苏龙口及其北侧地区,并以第8连破坏王董堡桥梁,保障第3营侧后安全,阻击崞县、阳明堡增援之敌。另外,安排团属迫击炮连在滹沱河东岸占领阵地,直接支援第3营。
1937年10月19日,连队前身——八路军129师385旅769团3营10连时任连长杨万兴的带领下,参加了夜袭阳明堡战斗。
全连官兵敢打猛拼,前后只用了约一个小时,和兄弟部队一起歼灭日军100余人,摧毁日军飞机24架,大大削弱了忻口之敌的空中力量,创造了战争史上步兵打飞机的经典战例。
夜袭阳明堡一战以夜间近战的方式,突袭了日军机场,以伤亡30余人的代价,歼灭日军100余人,毁伤飞机24架,有力地支援了忻口防御作战。战后,因作战英勇顽强、战绩突出,八路军第129师授予第769团第10连“战斗模范连”称号。
八路军129师385旅769团是抗战时期中国四大名团北京卢沟桥抗击日军的吉星文团、南口保卫战中的罗芳珪团、山西忻口会战中夜袭阳明堡日军飞机场的陈锡联团和淞沪抗战中孤军八百壮士守卫上海四行仓库的谢晋元)之一,为八路军13个主力团之一,同时为129师的头号王牌团。
769团的前身为红四方面军红4军红10师,诞生于1927年11月黄麻起义,开始为红11军红31师;1930年3月改编为红1军红1师;1931年11月改编为红4军红10师。

1937年8月抗战爆发后改编为八路军129师385旅769团。
解放战争时期改编为中野3纵7旅19团。
1949年3月改编为二野11军31师91团。
1950年12月调归第12军建制。
红四方面军红4军红10师主要由两部分组建,分别为红28团与32团,这两个团的前身为:
红28团:1927年11月14日湖北黄麻起义的一部为基础组建,1930年4月下旬组建为红1军第1师第1团。
红32团:1927年10月14日江西星子起义和1929年10月30日港口起义的一部合编组建,1930年春改编为红8军第5纵队,同年10月,改编为红15军第3团。
1931年1月,红1军、红15军于商城长竹园合编为红4军,第1、3团分别改编为第28、32团,分别隶属于第10、11师。
1933年7月,根据方面军关于扩编部队的指示,第10师扩编为红4军。
红28团扩编为红4军红10师,辖第28团(以老28团为基础,补充通江、宣汉新兵编成);29团(由洪口独立营编成);30团(以老28团特务连为基础,补充通江新兵编成)。
红32团扩编为红4军12师,第34团(以老第10师特务营为基础编成);36团(以老第32团为基础编成)。
1933年10月,反六路围攻作战结束后,红4军缩编为第10、11两个师,第10师辖第28、30、34、36团
1935年10月,红10师所属第28、31、36团缩编为第10、11两个小师(每师辖两个营),第10师由第28团及第31团一部分组成,第11师由36团及第31团另一部分组成。
1936年11月下旬,红10师与11师合编为红10师,下辖第28团、30团与31团。
1937年抗战爆发后红10师改编为八路军129师385旅769团。
抗战时期,八路军3个主力师下辖6个旅13个团。八路军的编制是按照集团军的规格,每个师有2个旅4个团定编1.5万人。此外,115师还打“擦边球”,组建了3000余人的独立团,所以八路军共有13个主力团。
从整体实力和战绩来看,八路军战力最强的几个团,有115师的685团、686团,120师的716团,129师的769团和772团。其中战斗力强、名气大的,当属八路军“第一团”115师685团和“百将团”129师769团。
1937年8月,红10师改编为769团,红10师师部改编为769团部,所属三个团红28、30、31团分别改编为第1营(营长孔庆德)、第2营(营长谭德仁)、第3营(营长赵崇德);每营四个步兵连,一个机枪连;团机关有参谋处、政治处、供给处;团直属队有特务连和通信排,全团3000余人。
夜袭阳明堡战斗模范连八路军129师385旅769团3营10连前身部队诞生于1927年11月28日,由参加黄麻起义的黄安义勇队部分战斗骨干和改编的工农革命军鄂东军第一路一个排组成,为工农革命军第7军1大队第1队第3分队;1931年1月,转隶红军第4军第10师。抗战爆发后,改编为769团10连。
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全面抗日战争就此打响了。随着华北地区的陷落,日军向山西发起了进攻。
由于阎锡山主动弃守雁门关,致使日军轻而易举地就攻到了忻口城之下,并于1937年10月初将进攻重点放在了阳明堡一带的机场地区。
凭借阳明堡机场日军为保护机场的安全,特地派出第7师团后备步兵第3大队一部,约240多名士兵驻扎在阳明堡机场这个军事据点,日军对忻口和太原时常进行空中扫荡,随之在1937年10月13日正式发起了忻口战役。
几场战斗后,我军意识到要想阻挡日军进攻太原的步伐,首先就要摧毁日军的阳明堡机场,以此歼灭掉日军的空中力量。
上级最终决定派八路军129师385旅769团来执行摧毁阳明堡机场的任务。
1937年10月15日,朱德、彭德怀致电国军第14军军长李默庵,向其通报了八路军将派遣129师一个主力团,用于袭击日军后勤线。
1937年10月19日凌晨两点,随着团长陈锡联一声令下,769团向阳明堡机场发起了进攻。
769团3营营长赵崇德率领10连、11连、团属机枪连,从东西两侧迅速潜入机场,对24架日军战机发动攻击。
此时,驻守阳明堡机场的日军中队才反应过来,向着10连、11连发起进攻。
赵崇德分出一部分人阻挠日军增援,另一部分则不顾一切扑向敌机群。
阳明堡机场占地面积共有400多亩,相当于30多个足球场那么大。
负责守卫机场的日军队长,起初认为这是八路军地方部队进行的小规模骚扰袭击,他们都去保护弹药库和油料库,完全没有料到飞机才是八路军的重点打击目标。
听到飞机的爆炸声,日军才反应过来,与3营战士开始近身肉搏。
一个小时后,阳明堡机场笼罩于浓密的黑烟里,24架飞机全部烧了起来。守卫机场的日军遭到八路军769团迫击炮的攻击,根本无力救援大火。
战斗到1937年10月19日凌晨三时许结束,769团达成作战目标,2营报告日军主力部队正向此地派兵。
陈锡联一身令下,让3营战士赶紧撤出战斗。
赵崇德一边对日军进行反击,另一边指挥战士们赶紧撤出机场。当3营大部分战士安全退出战斗时,日军的机枪突然扫射而来,未来得及撤离的赵崇德中弹牺牲。有五名战士不放心营长,折返回去时,正好看到这一幕。这五人拼死跑过去,准备把营长赵崇德的尸体带回团部,却不幸遇难。
战后清点,769团彻底摧毁24架日军战机,歼灭100余名日军守卫部队,我方共计伤亡30多人。
10月20日,769团整理完详细作战经过,向师部汇报情况,负责向师部汇报的是769团副团长汪乃贵。
阳明堡机场突袭战结束后,忻口主战场突然没了日本飞机踪影,让中国军队化被动为主动,适时展开对日军的反击。
此战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上海、太原等地纷纷募集款项慰劳八路军战士,蒋介石破天荒拿出2万元,加上从民间募集到的2.75万元,共计4.75万元。
1937年10月769团首战阳明堡告捷,1937年底,769团随师主力展开于太行山地区,奉命先后调出第1、5、7、9、10连5个步兵连和2营机枪连组建为新的部队,具体调出的5个步兵连与1个机枪连为:
769团第1、5、10连与2营机枪连组建为八路军东进纵队后10连改编为津浦支队;5连改编为386旅16团1连;1连与2营机枪连改编为新4旅10团1连与2连。
夜袭阳明堡战斗模范连八路军129师385旅769团3营10连于1937年12月编入129师东进纵队。
1938年5月,改编为津浦支队2营4连;7月改编为东进抗日挺进纵队第4支队1营4连。
1939年10月改编为山东纵队新2支队4连。
1941年7月改编为山东纵队2旅4团(红四团)4连。
1943年3月改称山东军区鲁中军区第4师10团2营4连。
1945年8月改编为山东军区第4师(师长孙继先第10团2营4连。
解放战争时期,先后改编为华野8纵队22师64团2营4连;1949年2月改编为3野8兵团26军76师226团2营4连。
1950年12月,26军首长合影,前排中间张仁初、张铚秀
朝鲜战争爆发后,1950年10月8日,第26军奉命解除攻台训练任务,由上海北上山东滕县地区集结,进行临战准备,待命赴朝作战。10月17日,开始乘车北上,于10月25日全部抵达待命地区,转入临战准备。
11月中旬,第26军全部进抵抚顺地区待命,改称中国人民志愿军第26军,编入志愿军第9兵团序列。军长张仁初;政治委员李耀文;副军长张铚秀;参谋长冯鼎山;政治部主任王直。
第76师(辖第226, 227, 228团)师长陈忠梅;副师长戴成功;政委曹普南;参谋长亓谦斋;政治部主任张汉伟。
第226团团长亓庆标;政委李永昌。

11月19日,第26军跨过鸭绿江入朝,11月22日23时前进至中江镇地区集结待命。
11月25日,第26军奉命由中江镇地区迅速南下参战,准备攻歼退缩至下碣隅里地区的美军第10军主力。经6夜行军,于12月1日进至袂物里、西德里、长津湖地区。此时,美军陆战第1师全部及美军第3师一部已被第20、第27军包围于下碣隅里、新岱里、古土水、柳潭里等地区。
12月3日,美军第3师第31团被志愿军歼灭于泗水里、新岱里地区。当日夜,第9兵团令第26军向下碣隅里之敌发起进攻。当时,因各部驻地距离攻击出发位置均在100至150里之外,开进不及,经请示,第9兵团同意,进攻时间顺延一天,于4日晚9时发起。
4日拂晓,第76师进入指定位置;第77师因行军途中遇旧邑里江所阻,拂晓后才进至下碣隅里一线,未能到达指定位置;第88师因部队连续行军疲劳,途中又遭敌机空袭,未能按时到达指定位置,仅师长吴大林、政委龚杰率师直到达了指定位置新兴里;加之由于第26军电台掉队、与各师联系中断,致使4日晚发起进攻的决心又未实现。
5日,第26军令第88、第77师迅速占领攻击出发位置,当晚发起攻击。但第88师由于行军路线错误,第77师未能及时跟进,当师部率第230,第229团进至葛田里地区时,天已拂晓。因此,5日晚攻击计划未能实现。
6日,第88师仍未赶到指定攻击出发位置。第88师因为领导脱离部队,指挥机关掉队,部队基本失去控制。
由于第26军两个师未能按时赶到指定位置和及时对敌发起攻击,12月6日梯晓,下碣隅里之敌在大量飞机克炮火支援配合下,向第76师扼守的下碣隅里东北山等阵地发起猛烈攻击,战至15时,阵地失守。
12月7日,当面之敌美军陆战第1师突围企图已明,第26军急令第88师确保独秀峰、第76、第77师随时准备出击,将敌歼灭于下碣隅里。当日8时,敌3000余人、400余辆汽车在60余架飞机和大量坦克的支援配合下,从下碣隅里开始向南突围。
第88师第262、第263团在遭敌空袭、伤亡较大的情况下,仓促占领阵地。在敌疯狂突围的猛烈攻势下,第88师因伤亡过大,阵地被敌人突破。
第77师因对敌突围准备不足,发现敌突围时仓促出击,部队也付出了较大代价。
第76师因6日与敌激战中减员甚大,全师仅组织了5个营的1500人参战,也未能给敌以有效打击。
此次战斗虽给突围之敌以重创但未能达到歼敌的目的,使敌南逃至古土水,与该地守敌会合。
为继续完成歼灭当面之敌的任务,第26军决心集中全力围歼古土水守敌。
12月8日,76师在第26军“不顾一切追歼敌人”的命令下,组织部队奋勇前进,15时,发现敌人南逃,即令第226、第227团组织现有力量向1254.1高地攻击,并控制该点阻截敌人,而后向古土水攻击;是日黄昏,第76师预备队第228团进攻古土水,发现敌人已经撤逃,仅俘敌10余人。
12月15日,美军陆战第1师大部由咸兴撤逃;16日,咸兴之敌撤逃至西湖津;于24日16时从海上撤逃。
这次追击战斗历时12天,26军进行大小战斗20余次,歼敌400余人,以配合兄弟部队解放咸兴、西湖津两座城镇而告结束。
在第二次战役中,第76师第228团第9连在12月5日坚守独秀峰战斗中,连续打垮敌人1个营和30多辆坦克的多次冲击,干部全部牺牲后,战士陈继业挺身而出指挥战斗,全连只剩下13人,仍顽强坚守阵地;第二次战役后,第26军奉命撤至元山、咸兴地区进行整补,撤销第88师,总结作战经验,准备再战。
1952年5月25日,接志愿军首长转中央军委命令,第26军回国执行新的任务。各部队接到命令后,于5月26日前传达到连以上干部。26日至31日,动员教育完毕。
1952年6月5日,开始由德川出发,于6月16日全部到达安东集结。第26军各部队在安东稍事休息后,分乘32列火车运往山东,于17日20时至22日3时先后到达山东张店、周村、辛店等地休整,恢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6军番号。
此时,张仁初任军长,李耀文任政委,张铚秀任副军长,冯鼎三任参谋长,王直任政治部主任。下辖第76师:陈忠梅任师长,孙芳圃任政委(辖第226、第227、第228团及炮兵团)。
1952年6月22日,26军从朝鲜回到山东,军部驻张店地区,77师驻周村地区,76师驻桓台地区,78师驻金岭镇地区。9月底,26军进驻莱阳地区。

1961年1月,第76师被中央军委明确为全军战备值班师。
1967年夏季,江西武斗愈演愈烈。8月10日,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处理江西问题的决定》,紧急调时任济南军区26军政委的程世清带领26军76师和坦克团到江西制止“武斗”。
8月23日,江西抚州发生了大规模的武斗流血事件。这一事件以后被毛泽东、周恩来定性为“军事叛乱”。当时,程世清等人派26军76师部分部队组成“支左”解放军宣传队进驻抚州,目的是收缴被抢去的枪支弹药。
谁知抚州军分区负责人夏绍林拒绝“支左”部队进入抚州,竟指挥军分区部份军人和基干民兵武装伏击了“支左”部队,当场打死五人,打伤五十七人。在程世清的命令下,“支左”部队表现出来极大的克制,没有反击。
程世清请示周恩来后,又派飞机去散发《中共中央关于处理江西问题的若干决定》的传单,抚州军分区的军人竟向飞机开火,居然将飞机的机身打了两个洞。受到抚州军分区负责人夏绍林支持的一派群众组织还公开宣布他们控制了临川等九个县,不经允许任何部队不准进入。
面对这样的局面,程世清仍然冷静以对,没有以“武力”强行开进抚州地区。而是专门把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关于处理江西问题的若干决定当作“最高指示”通过各种渠道向抚州地区人民宣传。
抚州军分区政委王玉义在听到毛主席的批示后立刻“反水”,表示一定要听毛主席的话,他在紧急关头坚决反对再向“支左”部队开枪。王玉义站出来后,抚州地区对抗“支左”部队的的力量开始分崩离析。
从8月到10月,短短两个月内,江西“支左”部队在程世清领导下,收缴上来了五万多条枪,初步稳定住了江西的局势。
1969年9月2日,林彪重回井冈山,来到了黄洋界。程世清躬请林彪为“黄洋界”题字。然后,程世清又请叶群题词。在林彪夫妇走后,程世清命令在黄洋界重立“界石”,一面刻上林彪题的“黄洋界”三个字,另一面竟把叶群抄的毛泽东的半阙词也刻上了,阿谀奉承之态尽显。
1969年10月,原26军第76师归福州军区建制,由江西省军区领导并改称第88师。
在60年代初期,江西省内合计驻扎了3个师,分别是江西省军区第88师、江西省军区第89师以及江西省军区的独立师。
然而,在60年代末期,我国北方一线的防御压力不断增加,北方邻国调集了大量部队压境,并形成百万大军的态势,对我国形成了严重威胁。
为了加强北方军区的防御力量,南方各个军区纷纷抽调部分部队北上支援。福州军区的重要部队之一28军被调往山西,成为北京军区的主力之一。这就带来了福州军区内部的军队配置需要重新安排的问题。
1969年10月,福州军区重建29军,以满足新的需要。
1975年,为增强29军的整体作战力量,江西省军区的第88师(原26军76师)和第89师被划归29军,并改编为陆军第86师(原26军76师)和陆军第87师。
26军76师226团改称为29军86师256团。这个226团是原山东纵队中唯一一个以老红军连队为基础组建的团队,被称为“红四团”。
76师本就是26军第一主力师,当年程世清政委率军南下后,时任济南军区司令员杨得志上将诸多不舍,多次去军委交涉,要求76师归建26军,然终成遗憾。
解放军29军的前身是华东野战军第11纵队,组建以后先后参加了高邮战役、苏中战役、盐城保卫战、淮沭李战役、盐南战役、涟水战役等一系列战役。
1949年1月,华东野战军改编为第3野战军,第11纵改编为第29军。改编以后,29军随着三野主力先后参加了渡江战役、上海战役、福州战役、漳厦金战役等诸多战役。
在大规模战争结束以后,29军驻扎在福建省境内,与28军、31军等兄弟部队积极训练,随时准备发起大规模渡海登陆作战。
进入1950年之后,随着实际任务的变化,解放军部队的规模进行了压缩。1950年10月,29军被撤销。
从50年代前期到60年代后期,福州军区下辖了28军、31军等两个军。这两个军,犹如两把钢铁重锤,随时准备南北夹击,进行大型岛屿登陆作战。
60年代后期,北方邻国陆续调集了50多个步兵师、坦克师,形成了百万大军压境的局面。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国北方一线的沈阳军区、兰州军区等各个军区,都加强了防御力量。与此同时,我国南方的各个军区,开始抽调部分精锐部队北上,增援北方的各个军区。
南京军区的27军、昆明军区的54军、广州军区的43军和47军等先后北上。同时福州军区的28军奉调北上,部署到了山西省境内。
随着28军的北上,福州军区就只剩下了31军。一个军的兵力,明显无法满足实际需要。
1969年6月,福州军区重新组建了29军,部署到了莆田等地。与驻扎在厦门等地的31军,组成了新的配合。
1985年,中国启动了著名的百万大裁军计划。在这一轮裁军中,包括福州军区在内的一些军区被撤销,29军也在此过程中被撤销,其下属的86师(原26军76师)则划归第31集团军,并成为甲种作战师。29军第二次退出了历史。
1985年6月,福州军区撤编,第31军转隶南京军区。9月,第31军进行合成集团军整编。除原辖第91、92、93师之外,调入原属第29军的第86师(原26军76师),并编入坦克旅、炮兵旅、高炮旅等支援兵种力量。
夜袭阳明堡战斗模范连八路军129师385旅769团3营10连改编为31集团军86师256团2营4连。2015年8月被中央军委授予“强军精武红四连”荣誉称号。
九十年代初期,第86师被中央军委明确为应急机动作战部队,以训练扎实、作风顽强而享誉军界。
1998年五十万大裁军,第86师迎来体制编制调整,辖第256、257团及炮兵团、高炮团、装甲团。其中,第86师师属装甲团是以本师第258团和第27集团军79师坦克团为基干组成的。
2003年9月,中央军委决定在1998年五十万大裁军的基础上再裁减员额二十万。此次精简整编,“师改旅”规模进一步扩大。彼时,七大军区辖内野战师或撤编或改建为摩(机)步旅。
在此历史背景之下,步兵师成了我军战斗序列中凤毛麟角般的存在南京军区所保留的3个步兵师,第31集团军就占了2个,即摩步第86师、91师。
2016年2月,南京军区撤编,第86师随军转隶东部战区陆军。
2017年新一轮军改中,以第86师为基础,拆分为两个合成旅,分属东部战区陆军第72、73集团军。76师256团(红四团)加上师属炮兵团和装甲团,合并改编为某合成旅,隶属于第73集团军。
(本文所发布信息均来自于互联网公开资料,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息陬孔猛
缅怀部队时光,眷恋绿色军装。难忘军旅生涯,无悔青春芳华。知遇天下战友,共享部队荣光。
 推荐账号,扫码关注
推荐账号二维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