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怀念四爸王中达|雷金晓(纪念王中达先生百年诞辰·之二)

文摘   2024-07-15 17:48   陕西  


怀念四爸王中达

〇雷金晓



四爸王中达是我生父王中枢的堂兄,今年是四爸诞辰一百周年,回想起他老人家生前对我的亲切教诲,我不能不拿起笔来,以此文表达我对他的深切怀念之情。
(一)

在我的印象中,四爸学富五车但又待人十分随和。记得那是1975年正月初四,我生父生母备下两桌家宴,邀请我的几位本家爷爷和伯父、叔叔聚会。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之后,我和三哥去给长辈们敬酒。当我给四爸敬酒时,四爸抬起手来摸摸我的小脑袋问:“老五子,学习还好吧?”我有点自豪地说:“一直在班上前两名!”四爸高兴地说:“这就好,可不能骄傲奥!”我父亲说:“学习虽然还可以,但是太捣蛋,给雷家闯了不少祸。唉!都是因为雷家太爱他,才惯成了他一身野性!”四爸笑呵呵地说:“男娃儿捣蛋一点很正常,中枢你也不要要求太高。但是啊,老五子你要记住,我们王家可是书香门第,性子太野可要不得哟!”我红着脸给四爸等各位长辈敬完酒,乖乖地回到位子上吃起饭来。

酒宴结束,长辈们闲谈了好一会儿才各自回家。四爸临走时对我招招手,我过去后,他拉着我的手将我带到他家,又递给我不少好吃的。当时四妈属于国家公职人员,所以家境比我生父家要好一些。两位老人一边劝我吃零食,一边给我讲了很多道理。其他内容我记不清了,但是他们开导我好好学习和做善良之人的教诲至今我都记忆犹新。

(二)
1980年,我因几分之差高考落榜。本来我想复学继续高考,养父和生父都愿意供我复学,但我看生父刚恢复工作,四位哥哥都未成家,两个家庭负担都重,加之我野性难改,不愿再受过多约束,于是回到南屏以全公社第一名的成绩被录用为民办教师。自此在三年时光里,我每天早晚各用一个小时习练武术,上午和下午用心教书,晚上批改作业和备课,日子倒也还算惬意,于是再也没有用心复习高中课程,结果第二年高考,又因几分之差名落孙山。

记得1980年霜降刚过的一个星期天,我骑着生父的新自行车,带着我的同事崔长青去代家坝玩。回来途中经过代家坝中学门前时,被四五个流里流气的男青年拦在马路中央。我们几番解释和劝告都无济于事,于是我们生气了。因崔长青与我小学直到高中都同学一堂,现在又同在一所小学教书,而且也跟我同在一人门下学武术,身体素质长进也快。于是,这几个小青年就成了我们“小试牛刀”的对象,拳来脚往之中,不到半分钟,他们都被摆到马路上,只有两个一瘸一拐地跑了,其余三个躺在地上哼哼唧唧起不来。

我们正准备登上自行车离开是非之地,可是我看见四爸匆匆赶了过来。当时四爸恢复工作后在代家坝中学执教高中语文,业余时间又帮县政府编写县志。这天他老人家刚好没有回大安,忙了一阵后出来换换脑筋,远远看见了我们好勇斗狠的场面。

看见四爸过来了,我只好迎上去打招呼。四爸只微微点头没有做声,他来到三个倒霉蛋面前,一一仔细询问他们的伤势,当得知这些家伙并无大碍时,四爸才长出一口气,劝他们赶快离开这里。然后四爸将我们两个带到他的办公室,仔细询问了事情由来。

四爸拿出四个白面馒头说:“你们打了一架,现在可能饿了吧。我这没有其他好吃的,只有四个蒸馍,你们就凑合凑合吧!”说着,他又拿出一个白糖纸包,给我们每人冲了一杯糖水。看见我一幅尴尬样,四爸说:“老五子,年轻人习练武术是为了强身健体,迫不得已时防身自卫;可不能为了逞一时之快仗着会那么三招两式就大打出手。从古自今,习武之人首先看重的应该是武德。今天你们做的事情很危险,尽管他们有错在先,但你们也不该下手那么狠呐!万一闯下大祸咋办?你们都才十七八岁,总不能因为打架致人死伤而毁了自己一生前程吧!不要嫌四爸啰嗦,这些道理以后你会明白的!”

四爸的一席话让我眼泪夺眶而出。看着我愧悔不已的神态,四爸又说:“男子汉应该有血性,否则就会成为窝囊废。只是一定要记住,有血性也要把握好有可为有可不为的尺度!你很聪明,我相信以后你会把握好自己的!”

时至今日,四十几年过去,四爸的教诲言犹在心。从那时起,我再也没有首先对人动过手,即使有人对我拳脚相加,只要对方没有手持凶器,未击打到我致命部位,我都会先挺起胸膛先挨三下,三下过后,若对方还不知进退,我才会奋起反击,往往因为我义愤填膺,加之手脚利索,吃亏的只会是对方。仔细回想起来,多次劝我遇到此类事件时一定要冷静克制的人先后有四爸、我的两位父亲和我三哥,而最先开导我并且能够和颜悦色给我终生教诲的还是四爸他老人家。

(三)
1987年8月,我在全区暑假教师学习及表彰大会上,获得优秀班主任和任教学科四个全区第一的奖励,并代表所有教师发言。获此殊荣,我自然非常高兴。当我捧着五个双面大瓷盆的奖品向生父报喜时,父亲也高兴异常,他让我去请四爸过来一同庆贺,并且拿出珍藏了两年的一瓶“尖庄”,然后亲自下厨做了几个菜。因母亲仍在农贸市场忙于鞋帽生意,所以一同饮酒的只有我们父子三人。三杯过后,当我给两位老人斟满酒时,四爸端起杯子对父亲说:“中枢啊,你我从教多年,勤勤恳恳,得到老五子同样奖励的机会也不多啊!我们总算有了衣钵传人,可喜可贺!”父亲微微点头说:“四哥,我和老五子一同执教初中英语,而且在同一年级,我只拿到全区第三,而他能拿到全区第一,这真的让我很高兴!”四爸说:“很好,这才叫长江后浪推前浪嘛!”随即他又问我:“老五子,你是学中文的,只是高中阶段学了两年英语,你在南屏教英语,为啥能取得如此之好的成绩呢?”我问答道:“我把高中阶段记单词和摸索语法规律的方法教给了学生,学生感觉学得很轻松,而且我对学生要求很高,他们不敢偷懒,其实也没啥诀窍。”四爸又问:“那么你的语文教学成绩又如何呢?”我自豪地回答:“两学期都是全区第一!”四爸很高兴地举起杯子说:“好!你能教会学生比较好的学习方法至关重要,这比只是单纯教给他们知识要高明得多!”这时父亲说:“抓学业成绩肯定没有错,但是我听说你在很多情况下对学生过分严厉,这恐怕不合适吧!”我有点迟疑了,但不能不回答,于是说:“我一直信奉‘严师出高徒’,再说大山里的学生大多能够吃苦耐劳,他们没有城里娃那么娇气,有时严厉一点,往往事半功倍。”四爸看看我又看看我父亲才说:“我有点明白了,中枢啊,你是典型的军人性格,恐怕老五子性格跟你也有点近似吧。你们这种性格的人教书,难免会因要求太高让有的学生吃消不了。不过我倒认为,这种老师教出来的学生一般都很坚强,经得起摔打和各种考验。我们两兄弟这一生的坎坷经历不都说明了这一点吗?”父亲说:“我是怕他年轻气盛操之过急给学生带来过重的精神负担,所以借此机会好好提醒他一下。”四爸笑着点点头说:“老五子,你爸的意见很中肯,提醒得也很及时,以后好好修炼一下自己的性格,你的成绩会更加出色。”父亲看看我说:“金晓,听说你在体育课堂还教学生习练武术和扭秧歌,这很好!教师就应该心态阳光,兴趣广泛,多才多艺。”四爸笑着问:“老五子,你对学生那么严厉,师生关系如何呢?”我自信地回答:“还不错。他们虽然给我起绰号叫‘雷老虎’,但是他们很喜欢我的课堂。我还把迪斯科和国标交谊舞带回了南屏,有的学生还把我叫做‘欢乐虎王’和‘快乐的雷老虎’。课余时间我的周围一般都有很多学生。”四爸端起杯子邀我共饮一杯后说:“能做学生既喜欢又敬畏的老师,你已经成功了一大半。但是我还要提醒你,教育教学是一门最严谨的艺术,你还很年轻,以后的路还很长。四爸希望你继续好好钻研教学艺术,能够取得更好成绩!”

这顿饭近两个小时才结束。两位老人的殷殷嘱托和告诫让我受益终生。但由于“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的缘故,我背负“雷老虎”之“威名”直到退休。在桑树湾和宁三中任教期间,先后担任教导主任、安保主任、兼管安全工作的工会主席,曾经因为组建和训练武术队、护校队、大秧歌社团,因为高度的责任心和性情刚烈,又背上了“雷教头”、“雷铁匠”等“威名”,被比较捣蛋的学生们称为“四大恶人之首”。现在想来,徒儿们均为懵懂学子,我何必动辄狮吼虎啸呢?再想想四爸对我的谆谆教诲,我之作为,实在有负他老人家厚望!

(四)
1990年初冬,我从生父家出来,遇到了在河堤散步的四爸。打过招呼后,四爸拉住我的手说:“老五子,四爸知道你这几年先后经历了接发妻子病故、南屏老父亲和你儿子双双瘫痪的重大家庭变故。你才二十七八岁就遭遇了这么多劫难,四爸真的很心疼你!但是看到你的精神状态还不错,四爸也放心了!有啥困难就给四爸说一声,我们是自家人,没必要客气的。我想问你,现在你的老父亲和儿子病情如何呢?”我苦笑着回答:“四爸,多谢你的关心!目前我爸和儿子虽然还没有完全康复,但他们都能下地慢慢行走了。只是为给他们治病,我借了很多外债。不过,我会尽快还清的。”四爸擦擦他自己眼角泪花说:“这就好!你能如此坚强,这是我最希望看到的。我们老百姓的日子就是这样一关又一关闯过来的。希望你能牢记我们王家的家训,始终坚持善良、乐观、坚强的秉性。只要熬过这段艰难的日子,以后会好起来的。”面对这位学富五车十分睿智的伯父,我异常郑重地点点头。
四爸和我两位父亲一样,一生经历了太多的人生苦难,但他们从未怨天尤人,反而在老年时期,为推动地方文化事业发展,与我父亲、几位伯父、叔父等十来位长辈们自筹资金创办“金牛文艺社”,创刊《金牛道》杂志。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晚期,我多次看到几位老人们刻钢板、油印稿件、线装刊物、分发送达刊物的动人情景,我被他们那种热爱地方文化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深深感动了。可敬的父辈们啊!你们的精神品质就是我的精神楷模!所以现在有幸能够成为《金牛道》编委之一,你们对我的诸多教益使我倍感深感责任重大而又动力无穷。

(五)
四爸的晚年生活可谓其乐无穷丰富多彩。一来他和四妈相濡以沫几十年彼此珍重,二来他的家国情怀和对文学、书法的钟爱使他时常填词作诗挥毫泼墨,木阁楼上那间斗室内全是他的文学和书法作品。出于对文学的爱好和对四爸的敬佩,只要有时间我都会去拜访他,希望得到更多人生教益。新世纪之初,四爸已年逾八旬,但他仍然笔耕不辍。记得是2005年寒假期间,我读过了五爸王中岳登载在《金牛道》上的文章,了解到抗战期间的大安演剧活动,想从四爸哪儿得到更多的详细情况,于是就去叨扰他老人家。当我说明来意后,四爸高兴地说:“好!你作为一个中学语文教师,能够关注这些事情是很好的。现在我就给你详细说说当年我们亲自参加的抗日演剧宣传活动。”接着,他兴致勃勃地为我讲述了那些活动发起人、演剧条件、剧目、参与者、观众、影响等诸多详细情景。四爸不愧是我们当地的文坛泰斗,他的讲解绘声绘色栩栩如生,使我非常敬佩他的非凡记忆力。一个多小时的交谈让他老人家略感疲倦而又谈性很浓,期间我为他续过两三次茶水。当我告辞时,四爸将他珍藏多年的一叠诗稿递给我,还将一幅自填词《满江红》的书法作品赠送给我,为此我感恩不尽。这幅书法作品是我从四爸那儿得到的唯一墨宝,因此我珍藏到现在从未轻易示人。这些诗词字里行间满含对国家、对汉水文化、对改革开放的由衷赞美之情。仔细想来,一位先后经历了“反右”、十年动乱等众多劫难的知识分子,始终保持对国家、对新中国、对党和人民政府的拳拳之心,这份情怀是多么难得可贵!

四爸是在2009年驾鹤西去的。为准备他的葬礼仪式,我和王工、王平两位哥哥配合时任汉中日报社党委书记王汉山(曾经担任过大安区党委书记)精心修改悼词。王汉山书记说:“这份悼词必须突出王老师对国家、对党和人民政府始终如一的热爱之情,必须凸显他老人家忠厚正直的人品和对地方文化事业的重大贡献!”根据王书记的指示,我们字斟句酌地措辞。在他老人家的遗体告别仪式上,我的泪水长流不止。想到以后再也没有机会得到他老人家的耳提面命,我的悲痛之情延续了半月之久。

天高云淡,苍山如黛,黄土厚积,松柏长青。愿四爸的英灵在天国安息!愿四爸的英灵庇荫我们的《金牛道》如他所愿,在弘扬汉源文化的历程中花团锦簇,四季常青!

2024年清明,写于大安


作者系宁强县第三初级中学退休教师

作者其他文章链接

【读书】读宁强“长征一家人”革命史所感

【往事】三碗面皮|雷金晓

【父亲节】写给父亲的黄土地|雷金晓

【乡思】情满燕儿沟|雷金晓

【行吟】歌从草原来,我的“那达慕”|雷金晓


王中达先生传略

王中达(1924.6—2009.9),原名王玉祥,笔名白天、柴火红,本土文史专家、书法家、作家,系陕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陕西诗词学会会员、汉中市作家协会会员。

1924年6月7日(农历五月初六,端午节次日),王中达出生于宁强县大安镇,1938年小学毕业后,考入省立南郑师范学校简易师范班学习,曾参加“抗日救亡宣传队”,自编自演抗日秦腔剧《双渔女》。1942年6月简师毕业后,先后于宁强、汉阴等等地小学、中学、民众教育馆任教。1946年8月,考入陕西省立师范专科学校陕南分校,与何挺谟等人主编油印刊物《北方诗叶》。

1949年6月师专毕业,先后在城固、南郑等县任小学教员,积极参加中共地下组织活动,并于1949年9月经城固县中共党组织负责人张天芦介绍入党,后前往四川广元在宪兵十四团九连任文化教员,从事策反工作未果。1949年底,受党组织派遣回到宁强,1950年2月被分配至天池区(现胡家坝镇)参加剿匪,任干部、副区长。后调任宁强县委研究员、县委统战部干部、支援宝成铁路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等职。1953年11月,因政治历史等问题被开除党籍,到宁强县第一中学任教员。业余坚持文学创作,有作品在《汉中日报》《陕西文艺》《剧本(农村版)》发表,被《陕西文艺》评为“优秀通讯员”。

1958年6月因被认定“自参加工作以来隐瞒自己的反动面目,包庇反革命,道德败坏等问题”开除公职,回乡务农。后经组织认定“部分问题失实和定性不准”,于1980年8月恢复公职和原工资级别,按退职处理。1989年9月,根据中、省文件精神认定参加革命工作时间为1949年9月。退职前后,先后在宁强县职工子弟学校、代家坝中学代理教师,后受聘担任宁强县英烈办及地名办主编、县志评稿员,执笔完成《宁强地名志》《宁强民政志》《宁强英烈传》文稿编撰后回大安居住,为书房取名为“追时楼”,与大安政协学习组同仁以传承发扬汉水古源、金牛古道乡土文化为己任,创办并主编乡土文艺刊物《金牛道》,取材本土历史文化所创作的诗词、楹联在《陕西诗词》《衮雪》等刊多有发表,学术论文《汉源文化历史探源三题》在《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发表,并于八旬高龄创作长篇小说《古镇》讲述大安历史故事。因自幼受其五叔、本土书法家王岱安熏陶,衷爱书法艺术,虽因历史风波中断,但一片痴心不改。改革开放后,更加勤奋,读百帖,学诸家,晚年尤好“狂草”,坚持做到“学古不为囚,创新忌无章。力追时潮进,媚俗未可倡。风骨总须健,神韵艺之光。灵钟自然气,流云任弛张”,书法作品连续在省、市获奖。


责任编辑:王化斌  苏晓莉

投稿邮箱:290815653@qq.com

书香宁强一个专注于阅读的微信

觉得不错请点“在看” 

书香宁强
推动全民阅读,建设书香宁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