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脉】笑谈人生——宁强文化人琐记·之六|单永贵
文摘
文化
2024-05-13 18:08
陕西
【题记】这是一篇二十五年前的旧作,所写六人,大多功成名就,德艺双馨。赵世钧先生获得汉中市文学艺术终身成就奖,杜正满先生当选汉中市书法家协会主席,三人加入中国书协。文章记录了他们二十五前的奋斗历程,重新在网络媒体发出来,对年轻一代的宁强文化人,或许有些启示,仅此而已。
笑谈人生
赵世钧,1931年出生于陕西宁强县以东百里的山村小镇。自幼喜爱书画、雕刻。启蒙于陈翰青先生,中学时受业于白日煦、王大平、叶访樵,七十年代后更得益于郭登岑、方济众诸先生教导。五十年代便在省地报纸上发表作品,后期专事中国画山水、花鸟创作,作品多次参加省地及全国性书、画展览并获奖;作品被编入大型画册和辞典,传送域外。八十年代后曾参加省地及甘肃、江苏、日本等地书画交流。现为陕西省美协、书协会员,汉中市美协、书协理事,并任汉中市老年书画协会副主席。2017年12月,被汉中市委、市政府授予“汉中市文学艺术终身成就奖”。
重峦叠嶂的米仓上,奇峰险关尤多,溶洞山泉深卧山中,甜甜的溪水潺潺流出,汇成清澈碧绿的玉带河,绕羌州县城而过,东去41公里,有二里长滩,有河中立石,有情调古雅、民风淳厚的边城小镇胡家坝。民国年间,此镇虽小,却是东出宁强的要道,联系勉县、南郑、黎坪垦区的咽喉,过往商贾显要众多,文化氛围浓郁。赵世钧先生1931年阴历10月出生于胡家坝。原籍在离胡家坝三十余里的本县南屏乡白岩河,祖父是清末文秀才,父亲赵开志曾任胡家坝江西会馆(当时的学堂)的校董,三十年代创立有名的木偶戏班。家庭的艺术熏陶,使他从小受到教为规范的艺术教育。身为胡家坝镇大户人家的子弟,读书习字成了人生第一课。5岁开始习字,教师是江西会馆的郑子端先生。郑子端书写的范文用笔规范,选用古代散文《论说精华》,使他掌握了习字要领,初尝古代的精品美文。严格的调教、环境的影响、个人的喜好,使他打下了深厚的童子功。后在县立高小师从陈翰青学习国画。陈是西南艺专毕业的高才生,美术大师黄宾虹的学生。绝好的机会,使他初次领略国画艺术的独特韵味,扎下了终生从事书画艺术的根基。接着进入汉中联中,以王大平、叶访樵、郭登岑、白日熙为师,系统学习国画、书法、木刻、板画,遍尝书画领域各种门类的艺术精品,提高鉴赏能力,探寻创作轨迹。1949年联中毕业,1950年参加县教师学习班,随后开始教书。1952年土改后,因众所周知的历史原因回家务农,干起繁重的体力活,肩挑背驼,爬山趟河,劳了筋骨,累了瘦体,腰酸背疼之中仍痴迷于艺术,写诗作画,演戏说唱,畅游艺术世界。青春无挂好读书,人穷不能志短,苦难莫忘追求,为人老实、谦和的他终于被人看中,到工商联做了文书。这个时期,他利用空闲时间,创作山村风物、世态人情。生活的艰辛磨砺他不屈的性格,坚韧的毅力促使他不断创作,终于在1958年开始发表作品,同年,选到宁强报社当美工。环境的改善使他创作激情喷发,他从胡家坝步行80余里,背上木料到县城制作木刻。垃圾堆里,到处有他临过的柳、赵、二王等诸位大师的习作,一张别人弃之不用的烂纸片,他拾起来正面用过反面用。他正准备把自己的得意之作继续发表时,有人找他谈话了,要他干好本职工作,不要再发表那些东西了,他被当作了不务正业。发表之路断了,研习之道却细水长流。他无法抛开心爱的艺术,只有在那深邃的天地里,他才有无尽的才思,他才有思想的空间,他才有抒写心灵激情的语言。漫长的文革,失去了发表作品的机会,造就了他深厚的艺术底蕴。他是苦行者,在大师们之间行走,寻求自己的艺术之道。他是现实的、实用的,他想得到世人的认同,想得到名家的指点。正是这二十几年的摸索,使他的艺术功底愈加深厚、日臻成熟。62年到宁强剧团当美工,负责舞美设计。70年代的宁强剧团汇聚了一群羌州的文化精英,几进四川,省地汇演连连获奖,成为活跃于陕南、陇南、川北有名的剧团。沉寂多年的他按耐不住心潮的涌动,练笔多年的他需要一试锋芒。从小时候习字起,他始终是紧跟时代需求的,他想用自己的才思讴歌时代,呼唤真善美的。可是,机遇总是淡泊他、疏远他。他从60年代开始写剧本,反复修改自己的作品,精雕细琢之下,终于写出了剧本《送梨》,获第三届汉中地区戏剧创作奖,并赴省城会演,小小的成功鼓舞了他的创作斗志,先后独自创作发表剧本《长缨在手》、《心上的桥》等,与人合作发表《唐沈秀》、《石岭战歌》等。此间还写了一些说唱材料以及大量蜗居箱中至今未曾拿出来示人的诗歌作品。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各类艺术复苏,文艺的繁荣形势昭示着大批艺术人才的诞生 。有深厚功底的赵世钧先生此时正值盛年,长期的苦修终于有了崭露头角的舞台。四十年的修炼使他笔力老道,炉火纯青。从79年开始,大量的美术作品开始发表展出,国画、木刻、板画相继在汉中、西安引起轰动,作品多次发表于《陕西日报》等报刊,多次参加陕西省艺术展览并被推荐参加全国展。80年,他被调入文化馆,从事美术创作和美术辅导,82年到86年任副馆长,86年到政府办,89年退休。退休后的他,书画创作更加勤奋。尽管年近古稀的他仍寄居在六层楼后低矮的工棚似平房里,尽管三个儿子仍在胡家坝以农为业,但宽厚仁慈的他深得子女们的尊敬。儿子在胡家坝街三层楼房里为他辟出一间宽大的画室,任由他不老的情思在寂静的山坳里驰骋。他送给世人的作品很多,交给子女们的财产很少。他把自己关在艺术殿堂里,苦思冥想,很少能在街头路尾碰见他,偶尔见了,他也行色匆匆,娇小的身体,稀疏的白发,头顶那块不大的空白里闪烁着锐利的人生慨叹,声音仍旧那么铿锵有力、慷慨激昂。他是笑着的,常见他笑得很开心,孩童般的天真,几十年的坎坷过去了,几十年的寂寞和压抑过去了,应该有先生这么真诚的笑了。坐在他生活过多年的文化馆破旧的房子里,先生谈起六、七十年代那艰难的求学生涯,那苦闷的烘焙艺术视角的岁月,他那深沉的目光里,他那刀刻般的纹路中,没有悲哀,没有怨怒,有的只是甜甜的笑、纯真的笑,在他的笑里,我感到艺术的沉重,艺术的年轻,艺术的清洁。98年新春,他和当时任汉中市委书记的书法家白云腾、汉中书坛领头人陈竹朋举办了三人书画展,先生一人展出国画作品40余幅,这是他自81年汉中第一批加入省美协以来的创作总结。他的山水画受张停、赵望云、方济众三人影响较大。近年来,他潜心创作出许多大幅山水,六尺的、三米多的,最长的有四米五。这对他的身体和艺术功力都是极大的考验。在漫长的创作生涯中,他始终追求写实的创作风格。他的作品都是通俗的,能被普通读者接受的。同时,一刻也没有放弃艺术探索。他的国画清新、质朴,和他的为人为文一样,充满生活气息。他工花鸟,尤其画牡丹获得极大的声誉。求他写字作画的人,无论远近,地位高低,身份贵贱,他都全力以赴,满足要求。他长期站在艺术圈外,冷静地旁观艺术潮流的滚动,以他的实力冲击艺术的深层。他不是不懂心术,是不屑于心术,不愿玩手腕,耍心眼,不愿求人,媚官、媚权、媚人,他有艺术就够了,再让他负载那么多,他小小的身体如何承受得了啊!先生需要有块清洁的空间,容他思想,容他写字作画,容他在有生之年再拿出几幅经得起时间锻铸的扛鼎之作。先生的花鸟,从张书祈、王雪涛等大家中吸取的营养较多,画牡丹、画梅花、画鸡、画鸟,这些灵巧身轻,容易见到的俗物在他的笔下生动起来,丰满起来,饱含人生理想。他的书法,广学柳、赵,书宗汉魏,榜书气势雄浑、夺人眼目,行草书行云流水,遒劲隽拔,象密林挺立,象高崖飞瀑,自出新意,深含汉水源头的文化气韵。他的楷书端庄流丽,山间小溪般不饰雕凿。他博采众长,很难归入哪家哪派,在文化艺术追根溯源的今天,显然不合时宜。寻“根”热潮中,中国找不到外国的洋祖宗也要拜一个来标明自己的身价。先生是不屑于做这种事的。他不敢称自成一家,他只是努力营造自己的艺术构想,以自己的作品表明自己的存在。在1979年以后的二十年里,书画作品先后在北京、深圳展出,被深圳博物馆、江苏尹瘦石美术馆收藏,参加汉中、成县、宝鸡三市展览。作品被日本、台湾、香港等地的文化机构或个人收藏,陕西黄陵、四川等地的风景名胜区收藏有先生的作品,汉中、洋县更多。他的代表作及名人录收入《中国美术家辞典》、《中国当代书画家大辞典》、《中国美术年鉴》等辞书。1999年元旦刚过,他和我的谈话是那么激动人心。做为宁强县第一至第六届政协委员,他为宁强的文化大声疾呼,为宁强的文化活动推波助澜,在所不辞。他给我伸出两个指头,朋友和道友,做不了朋友的人可以做道友,做好了道友的人可以成朋友。宁强的中青年书画作者或多或少受过他的指点,他热心为扶持后辈服务,从不以师为尊,平易近人的待人接物之风让后辈获益匪浅。滔滔东去的汉水哺育他长大,历史悠久的汉文化培养他成人。他属于汉源那片蓝天,那条绿水。先生匆匆地步伐在青山绿水间闪耀,世纪末的后学者真诚地祝愿:先生,慢走。单永贵,宁强大安人,1986年汉中师范学校毕业到乡村学校任初中语文教师,1997年调县文化馆任文学干部(后任副馆长)负责《汉源报》编辑工作,后在县委通讯组、县人大常委会机关工作。1994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先后在《延河》《衮雪》《教师报》《陕西日报》《汉中日报》等刊物发表小说、诗歌、散文、纪实文学作品。
责任编辑:王化斌 苏晓莉
投稿邮箱:29081565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