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想】感谢时间——纪念伯祖父王中达百年冥诞|王化斌
文摘
2024-08-30 10:53
陕西
伯祖父王中达,是我祖父王中枢的堂兄。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年近七十的伯祖父在完成《宁强县志》《宁强县地名志》《宁强县英烈志》编纂后,回到家乡大安,我才开始能近距离接触他。那时我们都住在被称为“大街”的大安老街,这条街的中段被称为“中街里”,聚居着同族几十户人。后来在伯祖父编纂的《大安王氏族谱》里和他临终前几年断断续续写下的长篇小说《古镇》里,我知道了我们这个家族源自韩城黄河边上一个叫作“龙王沟”的村子,清康熙年间我的十世祖兄弟二人为谋生计,从黄河之滨西行至关中、然后经古蜀道南下来到汉水之滨的大安镇——这个金牛古道上的千年古镇,曾是唐代金牛县、宋代大安军、元代大安州(县)治所所在,千百年来,商旅往来不绝。先祖二人凭着关中人的耿直、吃苦耐劳,做起小本生意、攒钱购置田地在大安立足,娶妻生子,繁衍生息。两位先祖去世后埋葬于大安集镇以北牟家大地乡间,并告诉后人不要忘记老家韩城。此后,大安王家的后辈都会不时回到“龙王沟”参加清明节家族祭祀,知道了韩城老家那边王姓本家在乾隆年间考出了有清一代陕西唯一的状元王杰,就勉励子孙也要好好读书、耕读传家,大安王家便在多年后成了古镇的“书香门第”之一。随着与先祖近支的亲戚辞世,大安王家与韩城王家难免产生一种疏离感,于是在某一年回韩城“吃坟会”的时候被讥讽“你们先人都不能叶落归根,你们还有脸回来‘吃坟会’?!”“吃坟会”的族人为了争口气,回到大安便决定将先祖的骨殖迁回韩城埋葬。传说,挖开坟墓时,一道红光一飞冲天,最终落到大安集镇边的秀峰观,而棺材板上密密麻麻的白蚁组成了一幅武官上马的图案——一只脚已经踩上了马镫……在场所的人都傻眼了,赶紧挖出棺木骨殖追到红光落下的地方重新埋葬了先祖。族中长辈都说,真是太可惜了,如果不把坟挖开,那些白蚁慢慢组成武官骑在马背上的图案,王家后人一定会出将军。一只脚踩上马镫,还没骑上去,也就当不上将军了。迁坟后,家族中便有人开始参与组建地方武装,到了清末,我的高祖父王国栋成了大安民团的头领,并被授予“六品军功”,辛亥革命发生后,他还前往宁羌州城劝当时的知州顺应革命、脱离清廷。及至上世纪三十年初,我的曾祖父王道润(字普安)带着大安民团一百多人枪加入驻守汉中的赵寿山旅,被任命为连长、代理营长等职,后因病回乡,而与他同时当连长的人中就有一位在解放汉中时担任人民解放军师长。由此看来,王家子弟的“武将梦”确实难以实现。比较实际的,还是让子弟们以状元王杰为榜样好好读书。我的曾祖父一辈中,叔曾祖王岱安(名道济,字岱安)读书有成,1923年毕业于汉中道师范学堂,回宁强后历任讲演所长、大安小学、县第一高小、县教育科长、县立中学校长等职。他爱好书法,研习“二王”及于右任草书等书体颇有心得,并带领师生前往嶓冢山汉水源头石牛洞拓制《嶓冢禹碑》拓片多件,送往西安等处供金石专家研究。宁强县档案馆还存有当年《嶓冢禹碑》拓片,成为汉水文化研究的重要资料。在从事教育、书法研究之余,叔曾祖王岱安也热心参与地方事务,担任过“省参议员”、加入过特务组织“中统”,因此在解放后被定性为“反革命”。入党志愿书
出生于1924年端午次日的伯祖父王中达,是后辈中受叔曾祖王岱安影响最大的。伯祖父1956年的《自传》中曾写到“由于旧时我的‘名士’思想很严重,想做一个能作诗有学问的才子,所以很容易接近有学问的人,他也是我接近的一个。”所以,伯祖父从青少年时起就努力读书求学,少年时期在家乡私塾、小学读书,14岁考取汉中师范学校简师班(四年制),18岁简师毕业,先后在宁强玉带小学(现南街小学)、汉源小学(现宽川小学)和县外的汉阴县立中学。后于1946年秋考入陕西省立师专陕南分校,因经济困难在南郑中学兼课被勒令休学一年(休学期间在南郑民教馆任干事),直到1949年5月才终于从师专毕业。伯祖父在汉中两度求学时期,开始了文学艺术创作的尝试。他读简师时,功课最好的是国文,他曾在1951年的《自传》中写到“那时我有几个最知己的朋友(赵秉璋、余时锋、王道华、张瑞珍、夏碧荷),我们成天在一起除上课外,就是唱唱笑笑,或作作小诗词……”。读简师的寒暑假回到大安时,他则带领大安街上的同龄人组建抗日救亡宣传队,除了演《放下你的鞭子》等当时流传很广的剧目,他还自己编写、自导自演了《双渔女》等秦腔剧目。在读师专时,他在《自传》中写到“我们同学,两三人及社会上的几个爱好文艺的朋友胡少民、谢仕民、查仲恒等数人组开了诗歌晚会,并由我同何挺谟主办一份油印刊物《北方诗叶》……”自编、自导、自演《双鱼女》的记录
诗歌,本质上是一种追求自由的文学体裁。每一个时代的青年学子,都有一个诗人梦。伯祖父青年时期,正值抗战、解放战争,战乱频仍、民生凋敝,青年学子们大都对社会现状不满,痛恨国民党当局腐败无能。在师专求学时期,一些具有进步思想的老师讲辩证法、用马克思主义史学家翦伯赞的著作讲历史、宣传共产主义,同学之间也传阅《大众哲学》等进步书籍,使得伯祖父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有了一定的认识。他在师专毕业后,便积极向党组织靠拢,1949年9月经张天芦介绍入党,在地下党组织领导下开展宣传、兵运等工作,为迎接人民解放军解放汉中做准备。汉中、宁强相继解放,伯祖父在1949年底被组织分配回宁强工作。1950年初在天池区(现胡家坝镇一代)参加剿匪和建立新政权工作,曾任天池区副区长。后调回县委,先后任县委研究员、县干训队副主任、筑委会办公室副主任,1953年11月因参加过国民党、三青团组织等历史问题,以及“包庇反革命(王岱安)”等问题被开除党籍。后在宁强一中任教,因“对党不满”“散布右派言论”“工作中自高自大,认为自己有文化”等问题被开除公职。党的十一三中全会后,组织对涉及伯祖父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的问题进行了复查,由于一些问题涉及的当事人已不在,在审查定性时认定仍有部分问题存在,遂将当年的开除公职处分改为行政记大过,恢复公职和原工资级别。在大时代的洪流里,每个人都一朵稍纵即逝的浪花,都是无法主宰自己命运的浮萍。或许从伯祖父出生时,这一切都已注定——大安王家是地主家庭,还是当地民团、帮会骨干,族中很多人在旧政权供职……这是一种“原罪”;传统乡土中国的地方士绅、下层知识分子的“士大夫情节”“名士情节”和“书生意气”,在新中国建立初期纷繁复杂的形势下,是不合时宜的。在伯祖父进入古稀之年、参透人间世事之后,他不再对当年的遭遇耿耿于怀,他理解新生政权面临的形势纷繁复杂,暗流涌动,风险无处不在,所以在关乎政权安危的问题上只能严之又严,况且当年年轻的自己确实不够谨慎和成熟。能恢复公职、能看到改革开放后祖国的发展,还有什么好抱怨的了?当然,在伯祖父心中,有些人和事还是觉得遗憾。我在读到《宁强县志·人物志》中“王岱安”传记中“宁强解放前夕,胡宗南残部由汉中经宁强败奔四川。王自感濒临末日,便以校长身份煽动师生随胡军入川。……1950年3月3日,经亲属开导返回宁强。1951年,县人民法院以反革命罪判处王岱安有期徒刑20年,押送新疆服刑。1969年,我县公安机关将其作为‘活档案’押解回县批斗、交待问题,时目已盲,昏溃恍惚。次年,病死家中,结束其是非混沌、功过杂糅的一生”这段文字时,我被“1950年3月3日”吸引住了。这篇传记的作者应该就是伯祖父,整篇传记中的时间只有这里具体到某日,这一天对伯祖父来说是难以忘却的,因为他就是“经亲属开导”的“亲属”。在伯祖父去世后,我曾听他的挚友、本土书画家赵世钧先生说起,当时组织让伯祖父去劝自己的五叔回宁强,争取宽大处理,伯祖父就给叔曾祖打包票说不会有啥大问题。当叔曾祖跟随伯祖父回到宁强县城一下车,就被关押起来。叔曾祖认为自己被亲侄子骗了、出卖了,至死也没能原谅我的伯祖父。1950年3月3日,应该就是他们一起回到宁强的那天,那一天伯祖父无心之中将自己心中的“偶像”送进了牢房……据赵世钧先生说,不能被五叔王岱安原谅,成为伯祖父一生的心结。在历史的变革、动荡中,叔曾祖王岱安度过了“是非混沌、功过杂糅的一生”,伯祖父的一生又何尝不是混沌、杂糅的一生呢?这或许就是那个时代,很多读书人的宿命吧!想到此处,我不由想起多年前一部电视剧《书香门第》的主题曲“谁说识字忧患起,偏偏是世代书香人家……”伯祖父心中放不下的人,应该还有自己被开除党籍后,为了不让他们的孩子受牵连,而不得不与他离婚“划清界限”并远赴新疆的第一任妻子。以及与患难与共的第二任妻子所生的孩子,孩子们从小跟随自己在生产队受尽冷眼、历尽艰辛,最终不得不把其中一个儿子送人……他最放不下的事,则是自己的党籍,在临终前几年,他还在想写申诉材料,希望组织可以撤销开除他党籍的处分,但苦于时间久远,已经找不到能为他作证的证人和有力的证明材料,此事最终无果。虽然他没有解释为什么这么看重党籍,但我能理解他,在他们作为青年知识分子的时候,共产主义就是恢弘、美丽的梦想,是值得用一生去追求、付出所有的。我们的家乡大安,曾经成立了陕南第一个中共党组织——大安小组,曾经走出陈锦章“长征一家人”……伯祖父有幸在青年时期投身了共产主义这项事业,却在刚刚踏上新征程的时候就不得不离开队伍,多么遗憾啊!申请恢复党籍,其实就是未曾放弃梦想。伯祖父所写的《金牛道》发刊词
伯祖父便在退休后的二十多年里,一直想证明自己,一直想为家乡做些什么、为这个世界留些什么。他从养育他的故乡汲取精神的滋养和前行力量。他将简陋的书斋取名为“追时楼”,他提笔写诗词、写散文、写小说、写论文,发起成立金牛文学社,编印《金牛道》,弘扬汉水文化,培育本土新人。我对文学的爱好,就是受他影响,少年时的我就特别羡慕能写诗填词的伯祖父。所以,我尝试文学创作是从诗词开始的,也曾在《金牛道》《陕西诗词》等刊物发表过少量诗词习作,在2002年时加入过陕西诗词学会。后来,我兴趣方向转为新诗、散文,诗词就没怎么写了。相对与诗词,我更喜欢伯祖父关于金牛古道、大安古镇、汉水源头的散文、论文、小说。他未完成的长篇小说《古镇》,讲述了从盘古开天辟地到红军取得陕南战役宁强之战胜利的历史跨度里,故乡大安发生的那些应该被铭记的历史、传说、人物、故事……他的《汉源与汉文化漫谈》《儒家托古改制探微》等论文,将自己对汉水文化、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娓娓道来……因为有了他的书写,故乡大安乃至宁强的历史文化脉络才更加清晰。考察历史文化
他拾起毛笔,苦练书法,形成了“灵钟自然气,流云任驰张”风格,作品多次在省市入展。上世纪九十年代,他就在大安策划举办了一次书画展。有人求字,他总是尽量满足,不收报酬,终于在2009年初秋的一个夜里,因为给外县一位求字者写了好些作品而过于劳累,半夜突发脑溢血,抢救多日最终没有再醒来。今年是他一百周年冥诞,我和大安籍书法家牟君诚老师想策划一个伯祖父的书法遗作展出,希望年内这个展出举办时,可以为宁强年轻一代书法作者提供一种参考、些许启迪。感谢时间!逝者如斯,大浪淘沙,一百年时光之水冲刷,我们还能记得我的伯祖父王中达曾经在大地上走过,足以说明他的一生是有价值的、有意义的!他对家乡文化的贡献,称得上是一位“名士”,所以,县方志办在编纂《宁强县志(1993-2012)》时,让我撰写了《王中达传略》(全文附后)。感谢时间!让我在多年之后,回望伯祖父的身影时,我看到了一种光芒!我亲爱的、敬爱的伯祖父啊,愿您在天国俯瞰着我们继续在大地上前行!大安镇1990年代开展的文化活动
王中达传略
王中达(1924.6—2009.9),原名王玉祥,笔名白天、柴火红,本土文史专家、书法家,系陕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陕西诗词学会会员、汉中市作家协会会员。1924年6月7日,王中达出生于宁强县大安镇,1938年小学毕业后,考入省立南郑师范学校简易师范班学习,曾参加“抗日救亡宣传队”,自编自演抗日秦腔剧《双渔女》。1942年6月简师毕业后,先后于宁强、汉阴等等地小学、中学、民众教育馆任教。1946年8月,考入陕西省立师范专科学校陕南分校,与何挺谟等人主编油印刊物《北方诗叶》。1949年6月师专毕业,先后在城固、南郑等县任小学教员,积极参加中共地下组织活动,并于1949年9月经城固县中共党组织负责人张天芦介绍入党,后前往四川广元在宪兵十四团九连任文化教员,从事策反工作未果。1949年底,受党组织派遣回到宁强,1950年2月被分配至天池区(现胡家坝镇)参加剿匪,任干部、副区长。后调任宁强县委研究员、县委统战部干部、支援宝成铁路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等职。1953年11月,因政治历史等问题被开除党籍,到宁强县第一中学任教员。业余坚持文学创作,有作品在《汉中日报》《陕西文艺》《剧本(农村版)》发表,被《陕西文艺》评为“优秀通讯员”。1958年6月因被认定“自参加工作以来隐瞒自己的反动面目,包庇反革命,道德败坏等问题”开除公职,回乡务农。后经组织认定“部分问题失实和定性不准”,于1980年8月恢复公职和原工资级别,按退职处理。1989年9月,根据中、省文件精神认定参加革命工作时间为1949年9月。退职前后,先后在宁强县职工子弟学校、代家坝中学代理教师,后受聘担任宁强县英烈办及地名办主编、县志评稿员,执笔完成《宁强地名志》《宁强民政志》《宁强英烈传》文稿编撰后回大安居住,为书房取名为“追时楼”,与大安政协学习组同仁以传承发扬汉水古源、金牛古道乡土文化为己任,创办并主编乡土文艺刊物《金牛道》,取材本土历史文化所创作的诗词、楹联在《陕西诗词》《衮雪》等刊多有发表,学术论文《汉源文化历史探源三题》在《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发表,并于八旬高龄创作长篇小说《古镇》讲述大安历史故事。因自幼受其五叔、本土书法家王岱安熏陶,衷爱书法艺术,虽因历史风波中断,但一片痴心不改。改革开放后,更加勤奋,读百帖,学诸家,晚年尤好“狂草”,坚持做到“学古不为囚,创新忌无章。力追时潮进,媚俗未可倡。风骨总须健,神韵艺之光。灵钟自然气,流云任弛张”,书法作品连续在省、市获奖。本文作者相关文章链接
【乡土宁强】中坝琐忆
责任编辑:王化斌 苏晓莉
投稿邮箱:29081565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