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45》词:李格弟,曲:齐秦 | 齐秦《呼唤》2002年
北京的阿城去云南当知青,每天在西双版纳的原始森林里砍树,然后烧掉,最后再种上橡胶树,后来他把这件事写成一个短篇叫《树王》,和他的《棋王》、《孩子王》合称“三王”,我虽然看不太懂但是深受感动,比如烧山的一段写的很惨烈:🏷️ 山上的树木终于都被砍倒。每日早晨的太阳便觉得格外刺眼。……一路上随处可见斩翻树木的山,如随手乱剃的光头,全不似初来时的景象。一车的人都在议论过不了半月,便可放火烧山,历年烧山都是小打小闹,今年一定好看。🏷️ 山上是彻底地沸腾了。数万棵大树在火焰中离开大地,升向天空。正以为它们要飞去,却又缓缓飘下来,在空中互相撞击着,断裂开,于是再升起来,升得更高,再飘下来,再升上去,升上去,升上去。热气四面逼来,我的头发忽地一下立起,手却不敢扶它们,生怕它们脆而且碎掉,散到空中去。山如烫伤一般,发出各种怪叫,一个宇宙都惊慌起来🏷️ 火中一棵大树腾空而起,飞到半空,带起万千火星,折一个筋斗,又落下来,溅起无数火把,大一些的落下来,小一些的仍旧上升,百十丈处,翻腾良久,缓缓飘下。火已烧到接近山顶,七八里长的山顶一线,映得如同白昼。我仿佛随着阿城的笔来到了六十年代的南中国,看到了那场泼天大火,我简直想和阿城一起对着苍天发出怒吼,控诉这种野蛮的行径。而把《孩子王》拍成电影的陈凯歌也在云南当过知青,他在《少年凯歌》里也记述了砍树烧山:🏷️ 我们终于消灭了原始森林中千年的腐败,把大自然改造得同我们一样了。天地间不断循环的水分曾经牵着森林,在昔日无霜无风的亚热带中翔舞,养育了无数生命,更包括人类——今日已不再润泽一切。自然生态平衡被粗暴地打破,生命的链被盲目地切断,终于招致报复。不久就传来霜冻和风灾的消息,在一些农场,被冻死冻伤的金鸡纳霜和橡胶树苗在狂风中倒伏了。
🌊 巨流河 | 作者齐邦媛在书中提到阿城和他的“三王”直到今年暑假前我对他俩说的这些一直深信不疑且心有戚戚焉,直到我去了西双版纳。我的司机是个哈尼族的大姐,汉姓林,很朴实也很健谈,旅途上经常聊些有民族特色的家常。比如古代傣族势力大,所以在山下种良田,而把人少的哈尼族部落赶到山上去生活。还有古时候寺庙就是学校,男孩六七岁就去寺庙里上学,全程“托管”,大和尚既是弘法的师父又是教手艺的老师,等十几岁出了徒,学成了瓦匠或石匠就算毕业能回家了。他们不爱加班,不会为了多赚点钱无休止的工作,只要遇到个什么节不用老板说放假直接消失,节后要是工作丢了就再找,主打一个不焦虑,也许他们都那么虔诚的信仰佛教所以比较佛系吧。林姐有一次还说起她家有两千棵橡胶树,自从有了这些树生活就改善了,再也不用受穷挨饿了,说到这些她又特别提到当年的那些知青,说现在的好日子多亏了他们。当时我是震惊的,直接懵了:阿城、陈凯歌不是说天怒人怨吗?为什么当地人的说法却大相径庭呢?角度不一样。上帝视角的文艺青年和吃了上顿没下顿的当地土著看待问题,出发点根本不在一个频道,于是同样的事情就出来了两种完全不同的解释。林姐在我们结束旅程前很不好意思的跟我说能不能在携程上给她一个好评,这样她能得到三十几元的奖金。我说必须好评!林姐和她老公都是四十几岁的人了,会用手机,但是至今没学会网上购物,因为怕被骗……关于云南还有太多的不可思议!
之前集中看过一些传记:《赵元任自传》是学霸的视角;《李宗仁回忆录》是一方霸主的视角;《张学良晚年自述》用的是纨绔公子哥的视角;《亦云回忆》是蒋介石拜把兄弟媳妇的视角;《知堂回想录》和《胡适自述》是民国大师的视角;《王映霞自传》是大师的小三的视角……
🌊 回忆录 | 谈虎斋藏书
他们是同时代的人,看到的是差不多同时期的中国,但因为视角的不同导致看到的“中国”是不一样的中国,而《巨流河》又是一个全新的视角。
管中窥豹,管子有长有短有粗有细,所以看到的“豹”也就有所不同,正因如此,才需要多看几管儿,看得多了,就不会太偏颇。
句骊河,可能东北口音就念成“巨流河”,其实学名叫辽河,古称辽水,流经沈阳和铁岭。先有的辽水然后才有辽国,把辽国打败了才有辽宁。
🌊 巨流河 | 齐邦媛著
整一百年前的1924年,齐邦媛生于辽宁铁岭,家里有四千亩地,算是大户人家,所以她爸能留学日本又德国。1937年的时候她十三岁,1947年她二十三岁,正好经历了中华民族最荒乱也是最灿烂的那个年代。到八十岁时写成《巨流河》,一百岁逝世。
这本书用一个大时代里普通女孩的视角为我们展现了她的目之所及:她的满怀救国救民的父亲,含辛茹苦的母亲,她的没表白过的飞行员爱人,她的老师,她的同学。
《巨流河》出版后一时风靡,比如里面对直奉战争的解读就刷新了我的认知,郭松龄、齐世英、林长民都是爱国知识分子,张学良就是没有担当的纨绔,但是最后巨流河一役郭松龄被砍头,林长民中流弹,齐世英逃亡。
五十年后重回铁岭那段写的让人破防了,她说:必须大声呼唤半世纪前的名字,才能找到我回家的路……
🏷️ 在犹豫中,我对着黑暗的站台喊我堂弟的名字“振烈!振烈!”,这时候听到有人喊,“三姐,三姐!”然后就是一阵脚步声,振烈带着他的一家人跑过来,虽然都已老了,还是认得出来的。
其他大部分是一个小女子的家事,可读性不大,比如她的成长,她的婚姻、事业及她的老公、孩子,她的出国进修等等,看的都比较乏味。而身边的大人物或说知名人物比较少,不像上边我罗列的那些回忆录里星光熠熠。书里提到的我熟悉也就是郭松龄,此外就是朱光潜和钱穆了。朱光潜是她在武汉大学的英语老师,她日后在台湾从事的也都是英语相关的工作。
所以它风靡的原因之一是因为内地版比台版少200页?
🏷️「先生英逸挺拔,气宇轩昂,举止温文,谈笑儒雅,有古大臣之风」
齐邦媛幼时便随父母从铁岭逃到南京,又北平,又汉口、湘乡、桂林、怀远,最后到重庆,颠沛流离了大半个中国,用她的眼睛看到了整个中国的创痛。在流离失所的湖南山路上看到了倒卧的逃难人,在重庆的轰炸里路过了烧焦的尸首,大家都在那个被日寇铁蹄践踏的国土上朝不保夕,但是人人奋发向上,就是想着有一天能驱除倭寇恢复中华。所以学校里老师尽心教书,学生刻苦读书,青年能上战场的都扛起了枪。
所以,九一八事变后齐世英便投身教育事业,在北京组织成立中山中学收容东北的青年学生(建国后中山中学在沈阳复建)。后来又带着近千名学生一路逃往南京,继而逃往四川,越是国破家亡,越珍惜年轻的生命,因为打仗赴死需要他们,一旦胜利复国也需要他们。“我在,国不会亡。”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那个混乱的年代里,人命如草芥。齐家人在北京的大羊宜宾胡同接待日据下逃难来的东北老乡,让他们能吃上小锅炖豆腐;在南京宁海路的家里腌酸菜炖土豆白肉让流亡几千里的东北学生直接喊妈;在重庆沙坪坝的家里,直至最后在台北火车站附近的家里接待上海来的亲戚朋友。散尽家财为乡亲尽一份力。
一生要强的齐老爷子,在来到台湾后开始动不动就泪流满面,他牵挂着老家铁岭,牵挂着留在那片黑土地上的朋友,那些“革命的、抗日的、打台儿庄的、守山海关的、拼滇缅路的,逃难的乡亲、流浪的青年……”看完书我也在想:假如那一晚,冰冷的巨流河边,郭松龄打败了张作霖,那历史会不会就此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