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城:王希孟是个工头以及语同音和涂布纸

健康   2024-12-08 00:01   北京  

🛕北齐校书图 | 唐.阎立本原作,宋.杨子华摹本,美国波士顿美术馆藏





王希孟是工头?

📜千里江山图 打个样儿


🛕千里江山图 局部 | 宋.王希孟(传)



北京故宫藏有传北宋王希孟政和三年(1113)画的《千里江山图》。这张画在艺术上并无特殊,墨滞,造成与青绿不属,纤毫并不入微,舟屋人桥水树模式化。尤其通卷的树几乎是同种类,我们现在称为次生林,人工栽种,非自然原有。之后蔡京编《宣和画谱》,没有此画记录。徽宗赵佶的眼光是很毒的,今人不好谬夸,会漏自己的底的。


这个长卷和《朝元仙仗图》、《八十七神仙卷图》,都是职业画家在壁画上墙前的素稿或完成稿,王希孟大概是个领班工头儿吧,否则一个人半年画不出来完成稿。

这是宋徽宗和蔡京不会在《宣和画谱》收此卷的根本原因。它不是书画的画,它是所谓画工的“样”。

千里江山图考


画字和写字

📜语同音 横向传播



🛕 斯臣去疾昧死臣请矣臣 | 泰山十字刻石残件.李斯,现仅存秦二世诏书10个残字



秦统一后,“车同轨、书同文”,度、量、衡也立了统一标准。其实音律也统一了,曾侯乙墓出土的编钟上,详细记录了战国时期各国的律,可见秦统一之前,音律有差别。惊了!编钟竟然还有这种功能 | 古代乐理


秦没有统一语音,所以方言保持至今,成为我们文化中的宝贵遗产。


书同文,《中庸》就引孔子讲过书同文,大概是讲西周到东周的春秋的书同文吧。到了战国,起码从楚简来看,书是不同的。如果还同,秦统一时就不会再提书同文了。所以,秦的书同文,是以秦的“文”来统一。说起来是根据大篆统一成小篆。


现在还有秦相李斯写的小篆碑文存世,可是我们看秦简,也就是官吏的日常书写,例如湖南里耶秦简,却不是篆书,而是类似后来汉代的隶书。


🛕 里耶秦简.九九乘法口诀 | 湖南里耶秦简博物馆



从秦开始,“以吏为师”,隶书,就是吏书。张光直先生指出,中国的文字,例如甲骨文,是与神交流的,所以是纵向的关系。神多聪明,不必语法周全,画个图神就明白地上的人在祷告什么。


埃及的象形文字也是这样。当地中海东岸出现楔形文字后,拼音字母文字已经成熟,文字具有横向传播的功能,拼音文字是能够形成“语同音”的。当隶书开始后,中国文字无疑具有大规模横向传播的功能,这与秦的统一和吏治相符合。小篆应该仍在郑重场合中使用,但书同文的文,应该是隶书了。

方块字的中国统一,拼音字的欧洲分裂:唐德刚·胡适杂忆


以隶书笔法为分水岭,我们可以看出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等等,是画字,到汉隶,才是写字了。


大臣在朝堂上执的笏,就是笔记本,上朝前,写上准备说的话,上朝时,快速记录上级指示,辩论内容,下朝后,整理成文本,然后削刮去笔迹,以备再用。



🛕左手持纸右手提笔.北齐校书图 局部 | 杨子华(传).宋摹本.美国波士顿美术馆藏


要知道五代到宋,才逐渐有了,于是才有了伏案写字的姿势。之前,唐朝,乃至再之前,我们的祖先,是跪、坐在席子上的,席地而坐。


具体来说,汉隶笔法建立到成熟的年代,人是跪、坐在席上,一手执简、牍,后来是纸,另一手执笔,双手无依托写字,笔法是由两个变量形成的。到了伏案写的时代,则纸的一方,成为定量,执笔的手,仍是变量。




力透纸背

📜涂布纸 蔡伦纸



🛕涂布竹简| 汉.南昌海昏侯墓出土


说蔡伦发明了在水中抄絮晾干为纸的话,好像不应该是发明,纸在最初的意思,是布,系字偏旁,是说来源于纤维,氏则是形声读音。


《诗经·陈风·东门之池》说“东门之池,可以沤麻。彼美淑姬,可与晤歌”,是说,陈国东门外的水池,可以沤麻;那个美丽的姬姓女子,可以对歌。


葛布是用葛的纤维织成,色白质轻半透明,葛质地高贵,只有贵族才穿得起,因为葛伺候起来非常费工。


种葛的人每天要下葛田,掰小芽,这叫采葛,要耐心细致,活计繁重。《诗经·王风·采葛》说“彼采葛兮,一目不见,如三月兮”,葛芽要每天采,不能因为爱情就今天不采了,男子知道这个,所以无奈苦等。从毛公到朱熹,读书人解起诗来,一口一个后妃之德;也有错解为同性之恋,都不如采葛女,一听就知道在说什么。

将碾得非常细的白色矿物粉,掺入适当的植物胶,例如白芨根茎泡的水,野生葛的粘汁,将这种浆粉涂布到抄出来的片状的麻纤维上,贴在火墻上烘干,揭下来就是滑亮的白纸了。蔡伦将这种纸,献给汉和帝刘肇,专家们将这一年(公元105年),定为纸的发明年份。


竹木简在用于书写之前,是先刮上一层白粉底料,壁画也是先刷了一层白粉底料再绘画。这样处理底子,是为了用笔的流畅和省墨。所以在蔡伦造纸之前,涂布技术已经非常成熟。蔡伦实际是将抄制麻纤维和涂布白粉这两个成熟的技术合成为一体,发明出涂布纸。这样的纸,实际上是轻薄可裁的小墙壁,当然会令人惊喜,风行天下。当时的人将这种精工纸称为“左伯纸”。


所谓“纸寿千年”,说的是涂布的矿物质,矿物可亿万年不变,植物纤维是速朽的。


元朝以前的书画,没有洇开漫漶的,因为纸上有涂布的原因。用有涂布粉料的纸,水墨不会洇开,只会向下渗,所谓的“力透纸背”,是讲水墨不宜渗透到纸背的褒语。生纸是稍用点墨就洇透纸背了,只得在纸下垫块毡子,防备墨洇得不可收拾。


涂布纸在欧洲的工业成品,就是我们说的铜板纸。现代纸的量号以为单位,与涂料的重量是有关系的。




🛕阿城作品 | 中华书局.2015年



新谈虎斋
余生也晚,余脑子也不够使,四书五经囫囵吞枣一知半解,见了有字的石头走不动道。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