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江山图考

健康   2024-10-30 05:38   北京  

📜 千里江山 图卷 | 北宋.王希孟(传).绢本,设色,纵51.5厘米,横1191.5厘米。


政和三年(1113年),王希孟画成《千里江山图》献给徽宗赵佶,赵佶随后将图赐予宰相蔡京。北宋亡,此画进入金国宰相高汝砺手中,南宋回归了宋理宗内府,元朝时由书法家李溥光收藏。明朝又流传到梁清标手里,梁去世后,藏品被子孙散出,最后在乾隆时期进入清内府,著录在《石渠宝笈初编》。


辛亥革命,溥仪退位前将大量书画偷运出宫,存到长春伪满皇宫的小白楼,其中就有《千里江山图》。1945年抗战胜利,溥仪出逃,小白楼文物遭哄抢。1949年,《图》出现在靳伯声手中,又转给他的弟弟靳蕴青,最后由文化部的文物事业管理局以一万元收购。1953年1月,交给故宫博物院。





青绿山水

📜名词解释 绢,丹,砗磲



📜 千里江山 局部 | 北宋.王希孟


青绿山水,是盛行于隋唐宋的一种工笔重彩山水画,主要用绢作画布,用青金石、孔雀石和赭石等稀有的天然矿物作颜料。


青绿山水画中的红色用的是朱砂,朱砂就是“丹”,丹青的丹,「一两朱砂一两金」。人物用的白色是砗磲。


全长11米的画光这些颜料的投入都不是一般人用得起的,非皇家不办。


和水墨画一比青绿山水简直就是彩色高清照片了。展子虔的《游春图》,李昭道的《明皇幸蜀图》都属于这类青绿山水。


📜 游春图 | 绢本设色.隋.展子虔.故宫博物院藏


是丝绸的一种,绫、罗、绸、缎、绢都是由蚕丝制成,不同的只是织法。蚕丝主要成分是蛋白质,那肯定有年限,所谓“绢八纸千”,也就是绢的寿命最多八百年。

《千里江山》用的绢比宋徽宗的《瑞鹤图》的绢都高级。

按蔡京的说法《千里江山》诞生至今已经有911年了,每次展开卷起都会对绢面造成不可逆的损伤,颜料会剥落,绢还会扭曲,所以故宫博物院收入这幅画后也就在1953年、1978年、2009年、2013年、2017年进行过五次出库展览而已。


📜 千里江山 第一段 | 北宋.王希孟(传)




希孟 千里江山

📜题款 蔡京,乾隆,梁清标


📜 千里江山 后隔水 | 蔡京.北宋


𓀙 政和三年(1113)闰四月八日赐。希孟年十八岁,昔在画学,为生徒,召入禁中文书库。数以画献,未甚工。上知其性可教,遂诲谕之,亲授其法。不逾半岁,乃以此图进。上嘉之,因以赐臣京,谓:‘天下士在作之而已。’



关于希孟的生平,存世的文字就是蔡京的题跋上的77个字,再多真没有了。然而该题跋纸张尺寸大幅窄于画作,而且只有半个章印,明显是后人裱在画上的。破损的纹理与卷尾也不协调,而与卷首一致。关键是该题跋没有任何关于此画的任何描述。


📜 千里江山 局部 | 蔡京的半个章“沐”


并没有说这位“希孟”姓什么,而且这两个字应该是表字,相当于苏轼姓苏名轼字子瞻,“子瞻”就是表字。大概是说:

这孩子从进了宣和画院,考试成绩一直不怎么好,但徽宗发现他是个苗子,就亲自调教,果然就得了真传,半年后上了一盘大的,皇上看了很高兴,就赏给我了。

通过蔡京的文字可以知道:画画的人叫「希孟」,画成这幅画时「年十八岁」,仅此而已。



📜 千里江山 局部 | 蔡京跋文(左)短一截,且边缘破损严重


一轴画,越靠近左边,保存状况越好,但这里正好相反。可以解释为蔡京的跋是从别的画作上裁切过来或者从卷首裁过来的。

📜 千里江山 跋 | 溥光.元


𓀌 予自志学之岁获观此卷,迄今已僅百过。其功夫巧密处心目尚有不能周遍者,所谓一回拈出一回新也。又其设色鲜明,布置宏远,使王晋卿,赵千里见之亦当短气。在古今丹青小景中自可独步千载,殆众星之孤月耳。具眼知音之士必以予言为不妄云。大德七年(1303)冬十二月,才生魄昭文馆大学士雪庵溥光谨题



在蔡京的题跋之后另有元代和尚昭文馆大学士李溥光写的一个题跋。当然这段文字既没提“王希孟”,也没提“千里江山”。

按今天较准确的资料,溥光至迟生于1240年,他十五岁时第一次看见他所说的“丹青小景”的时间,正好是南宋覆灭的1279年,所以图不可能直接从南宋内府到他手上。


📜 千里江山 第二段 | 王希孟(传).北宋


📜 千里江山 第三段 | 王希孟(传),北宋




王希孟

📜外签 梁清标,乾隆


📜 千里江山图 外签 | 梁清标,现在所知的作者名和作品名都是自梁开始


古代书画手卷的流传,由于不断磨损,最容易被破坏的就是外签。所以在重新装裱时大多会重新题签。


梁清标收藏后对《千里江山图》进行了重装,奠定了如今的装裱格局:

1、将蔡京题字由卷首移到了后隔水,这个在南宋初期看来并不重要的题跋,500多年后就非常珍贵了,移动到卷尾,能得到更好的保护;

2、原来卷叠在画卷中的溥光题跋被接裱在蔡京题跋之后,折叠痕迹依然清晰,“冬十二月”的“二”字即被折痕断开;

3、重新题写了外签,加盖了标志重裱的骑缝印。


这位梁清标可不是一般人!曹星源说他在书画收藏史上太有名了,随便举几个例子:晋代陆机《平复帖》、王羲之《兰亭序》(张金界奴本)、隋代展子虔《游春图》、唐代阎立本《步辇图》、周昉《簪花仕女图》、五代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后梁荆浩《匡庐图》、宋代范宽《溪山行旅图》、李唐《万壑松风图》、元代赵孟頫《鹊华秋色图》,他经手的晋唐、宋元书画不但是清朝内府的主要藏品来源,还是今天世界各大博物馆中国书画藏品中的镇馆之宝。

📜 千里江山上的牛皮癣 | 乾隆题


𓀠江山千里望无垠,元气淋漓运以神。北宋院诚鲜二本,三唐法总弗多皴。可惊当世王和赵,已评一堂君与臣。曷不自思为臣者,尔时调鼎作何人。【丙午新正月,御题


“丙午”也就是1786年,章总乾隆不定动了哪根筋偶然打开了这幅画卷,然后施展他的牛皮癣两件套:盖章、题诗。

📜 千里江山 第四段 | 王希孟(传),北宋




二十余?

📜真伪宣和供奉王?希孟


📜 电影《只此青绿》海报 | 2024


在宋徽宗的《宣和画谱》中没有记载。任何历史文献中都没有「王希孟」或者「希孟」的记载。清初现世,真伪存疑。


卷尾“寿国公图书印”《石渠宝笈》未释,直到2017年才由吕晓和王耀庭破译。这枚印章是金国宰相高汝砺(1154-1224)的印章,高汝砺1220年封寿国公。


没有题款并不一定就是伪作,范宽的《溪山行旅图》一样没题款,但是范宽有别的作品可以横向比较,王希孟只此一幅青绿。


没有无利益、无动机篡改原名原作者的冲动,尤其是改成的“王希孟”在宋元明清时期并不知名,因此不能产生重大利益。


梁清标的好友宋荦(荦luò,多指杂色的牛)看到此画后,在《西陂类稿》中提到此画,第一次提到“希孟”姓王,并说出王希孟卒年:


𓀁 宣和供奉王希孟, 天子亲传笔法精。进得一图身便死, 空教肠断太师京。附注云:希孟天姿高妙, 得徽宗密传, 经年作设色山水一卷进御, 未几死, 年二十余, 其遗迹只此耳。《西陂类稿》卷十三《论画绝句二十六首》




📜 千里江山 第五段 | 王希孟(传),北宋




张择端

📜宣和画院 院长:赵佶 

📜 宣和画谱.二十卷 | 元大德六年.吴文贵杭州刊本.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开封一小,不,宣和画院,院长是赵佶,希孟十五岁入院。


他还有一个大他十几岁的学长,叫张择端,两人有很多共同点:


都有谜一样的身份;都在宣和画院上学;都只有一幅画传世,且是旷世名作;都在官方没有纪载;都没进《宣和画谱》。


有人说蔡京主管画谱》,张择端和蔡京不对付所以不收他,然而王希孟和蔡京明显关系匪浅,为何也没收入?



📜 宣和画谱.二十卷 | 元大德六年.吴文贵杭州刊本.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𓀎王叔惠《谈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宣和画谱不载张择端并不稀奇,宣和画谱对画家的选录是有一定标准的,北宋很多大画家如高益、高元亨、王道真、燕文贵都没有被选进去……其实他们的才能并不下于当时其他画家,加之古人作画多不题款,辗转流传,作者声迹就很难保存下来。




参考资料:
维基百科:千里江山图
赵华:千里千年:《千里江山图》的流传
张渝:曹之希孟,我的江山



新谈虎斋
余生也晚,余脑子也不够使,四书五经囫囵吞枣一知半解,见了有字的石头走不动道。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