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修诗书·孔子圣迹图 | 明版彩绘绢本.孔子博物馆藏
🏺 论语·八佾 | 宋.朱熹.著.明正统时期经厂刊本
《论语·八佾yì》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後素。”曰:“礼後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 论语·八佾 | 宋.朱熹.著.明正统时期经厂刊本
这里的“後”要用前後的後,不能用皇后的后,否则就完全无解了。商,卜商,子夏的号。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是《诗经·卫风·硕人》里的句子,但没有“素以为绚兮”这句,子夏大概引用的是春秋晚期的“版本”吧。所以各种版本的《八佾》注解的第一句都是:逸诗也。即《诗经》三百篇里没有的。
这段对话中,孔子的回答“绘事後素”,从东汉郑玄到宋朝朱熹再到清朝凌廷堪,各有注解,但都说不到点子上,不过大致认为“素”是白颜料或是白底子。
但是白底子和画出灵气有什么关系,隔行如隔山,有点儿扯啊。
🏺 论语·八佾·四书辑释大成 | 元.倪士毅辑释.日本文化九年覆刊元至正间日新书堂本
咱们画画的人一定会猜这是在说绘画的程序吧?没错,孔子是在讲程序。但不是上述各家的解释,尤其是郑玄的解释,按说郑玄在时间上最接近先秦,好像这个方法失传了,才会注解它。其实没失传,到现在咱们还在用“绘事後素”这个程序。
🏺 论语·八佾·四书辑释大成 | 元.倪士毅辑释.日本文化九年覆刊元至正间日新书堂本
素是什么?素,就是画匠说的白稿子,画样儿,没有颜色,只勾线,素稿。齐白石先生常常在画前用炭先轻轻勾个稿,画完干后用指一弹,炭粉就没了。三画室的刘小东,索性留着稿的痕迹,算大师特色吧。所以“绘事後素”的意思很简单,勾完稿儿再画,画画儿得有稿子。
“後”是後于的意思,“绘事後(于)素”,就明白无误了。孔子说过“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孔子应该没做过画工,但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啊,应该是看过画工画画儿,所以子夏一问“何谓也”,孔子立刻就说,嗐,画的好是因为素稿勾得好嘛。
🏺 论语·八佾·四书辑释大成 | 元.倪士毅辑释.日本文化九年覆刊元至正间日新书堂本
这等于是说美人是因为脸架子好嘛。“巧笑倩兮”的“倩”,是说嘴角的型好:“美目盼兮”的“盼”,是说目光流动。
现在还不是这样?手术美容,痄腮削成长腮,隆鼻,做笑窝儿,吊嘴角,修改脸架子。开眼险,拉双眼皮儿,如果目光不会流动,就成了牛眼了,眼大无神。
但子夏不愧是孔子礼学的传人,立刻就意识到:礼後乎?那么礼是後来的事儿啦?于这这个大跳槽之问。击醒了孔子,孔子说,哎呀你这一间启发了我,卜商先生。我们可以开始谈《诗》了!古人称对方的字或号,是尊敬对方。孔于这时称弟子的号,真是受到了启发而生尊敬。
孔子说过“《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不说本能是无邪的,说思无邪。思是什么?思不是意识,意识是介于本能和思之间的状态。思是对意识的整理,表达什么,不表达什么,不被邪影响,据礼而思。
三思而後行。不断的思,影响意识,产生所谓道德内化,处理本能,处理欲。发乎情,止于礼。本能产生意识,思再整理意识,最后表达为礼。
所以明白了前后的关系,就能谈“思无邪”的《诗》了。从“绘事後素”转移到礼再转移到《诗》,是非常精彩的启发式对话。
🏺 论语·八佾·论语新解 | 钱穆.九州出版社.谈虎斋藏
钱穆认为古时候画画是先涂五彩再用素笔勾勒轮廓:先“绘事”,后“素”,与阿老的“绘事后(于)素”正好反过来。不过阿老算是半个美术专业似乎说的更可靠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