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京都大面的风景和建筑,就需要到街铺小巷深处遛一遛,去发掘体会其中的“神”。我的探索之旅,从最有生活气息的市场开始。
京都的“锦市场”,位于锦小路通中“寺町通-高仓通”区间,说是市场,其实是一条非常狭窄的商业街,沿线的商铺大多销售鱼,蔬菜等生鲜食材,老店众多。我们由于时差起得很早,来到锦市场的时候,大多街铺才刚刚开门。都说日本人观察一个地方是否清洁有序,到店里要看厨房,到家里要看厕所。现在我也师夷长技以制夷,细细查看市场的卫生状况。虽然前一天锦市场开到深夜,但是早上8点的地面已经被打扫的干干净净且认真冲洗过,没有任何臭鱼烂菜的味道。店铺里的人卸下老式门板窗板,摆设出来各种熟食生鲜,都整整齐齐码在盒子里,看不见零星的杂物,更加没有随意堆放的垃圾,也看不见垃圾桶。后来才知道日本街头一般不摆放垃圾桶,所有的垃圾或者当场交给店家处理或者自带塑料袋带回家。即使有的店家偶尔提供垃圾桶,也会注明禁止将别处的垃圾放入。
尝了尝日本海的金枪鱼刺身、河豚刺身、焗扇贝、烤牡丹虾,又来了一份关东煮,我肚子撑得勉强站立起来,正好,顺便考察一下市场的厕所。市场客流量极大,厕所只有集中的少数几个,卫生状况如何呢?我进了洗手间。----确实挑不出来什么毛病,地面干燥,水池坐便都干净,方便的是每个厕所隔间都有坐便清洁液的自动感应装置,用纸接一些消毒一下,让人心里舒服不少。虽是公厕,也装有冲洗臀部的自动装置,这种细节上的讲究,让游人逛起市场来没有任何心理负担,值得学习。
人渐渐多了起来,我发现大多数本地模样的人都把包背在前面,难道锦市场小偷多?我有此疑问,买丹波黑豆茶的时候询问店家,他解释说京都人多,政府宣传在公交地铁市场饭馆中尽量前面背包,不是为了防偷,而是为了因为看不见挤碰到后面的人。日本地方小人口多,能让高度密集的人群有序的生活,我想自律和秩序是刻在京都文化的“神”里了。
锦市场给我留下好印象,晚上的居酒屋经历却让我感受到了京都的另一面。都说日本职场年轻人下班后先不回家,到居酒屋一起喝喝酒谈谈天方才四散,是很重要的社交活动。我也想体会一下,不想去外国游客常去的那些居酒屋,我问了一下旅馆前台的日本小姑娘,“你平常下班去什么地方消遣?“小姑娘说了一家,告诉我是当地人才光顾的小店,”老板只会说日文也只有日文菜单啊!“我不怕,现在有google 翻译,对着菜单照照片翻译就好了,再说我的重点也不在吃啊。晚上到了门口,挑开门帘,一股温暖的酒香扑面而来,店面狭窄,四五张炕桌摆在地板上,都是穿西装打领带的白领们盘腿席地而坐着小酌。正满心欢喜要进去,老板娘出来点头哈腰一大串日文冒出来,我连连摆手表示自己听不懂,老板娘脸色一变,一边鞠躬一边把我推出门,双方鸡同鸭讲比比画画了一番,我才明白她不招待外国人。为什么?我有疑虑,回去问前台小姑娘。小姑娘磕磕巴巴英语解释:很多京都的店只做熟客,即使是日本人,生客也不接待,更别提外国人。有的是因为不懂英语觉得接待不好干脆拒之门外,有的是百年老店有自己的传统不容外客置喙,有的是小本经营只做熟客年底结账…也有道理,但总觉得不够大气。要是旧时唐都,世界中心,不是应该广迎天下客,胡汉一家亲吗?这种“内外有别、泾渭分明”,让人感受到了一些京都之“神”中保守的内核。
算了,去吃拉面吧。进了一家拉面店,门口立着一个大大的点餐机,有图片有日文说明,想来是自助点餐,倒也方便。于是按图索骥点好了,放进五百元硬币却一直退出,试了几次都不行。后面的帅哥耐心等待,倒是没有催促,可一直在看手机,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神态。店小二也过来过去好几次送餐,但始终没有上前主动帮忙,一声不吭,视若无睹。没办法,只好厚着脸皮到小二面前开口,这下他倒是很热情,过来帮忙很快就点好了。原来自动点餐机没有升级,不认得500块新硬币,所以拒收。冒冒失失地暗示小二怎么不早点说一声,看我们急出一身汗,小二居然懂了,不好意思的说客人不提出我们不能擅自过来帮助操作,太不礼貌了!我有些吃惊,细细思忖:日本人最怕麻烦别人,怕到极致大概就不愿意承担过多别人的美意,所以我们看来的“举手之劳“”赠人玫瑰“反而会给别人带来心理负担的吧?这种礼节下的疏离真是十分微妙。
说到外部的礼节,京都人是做足了表面功夫。我们去anime商店淘漫画,看到的日本中学生们互相经过都会欠身礼让,一个小女生让店员帮助找一本书,一个劲儿的九十度鞠躬表示感谢,看看她们,在看自己两个大大咧咧的女儿,真是汗颜;到商场买了一件衣服,从表示要买到付钱到装袋到离开,店员一直不停鞠躬,搞得我也诚惶诚恐不停欠身,差点脚底拌蒜摔倒;街上打出租车,远远的看不清是否载客就挥手,走近了一看有人,司机即使在开车也会微微直起腰欠身抱歉,看得我心惊肉跳---您就别鞠躬了,好好开车吧!这种礼节的“形”在京都发挥到了极致,只是礼节下面的“规矩”和“疏离”就需要时间好好体会了。
时间有限,我的样本量也十分不足,对京都的“形与神”究竟是管中窥豹,未得全貌。尽管如此,每一次和京都人的接触,从商场到饭馆,从风景区到民宿,我总是惊叹于他们对细节的专注、对礼节的一丝不苟、对“形”的完美追求;也总是微微感慨于他们纪律/等级的严苛、对他人的距离的保持、对民族精神的坚守。----和我想象中当年的大唐明月般的大气风流确有距离,但又有日本自己岛国的特色。
礼貌、认真、纪律、疏离,这就是我对日本京都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