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微咨询182期】不予行政处罚还须没收违法所得么?

文摘   社会   2024-04-01 00:08   北京  

法治微咨询                         Vol.182

 胡建淼

不予行政处罚还须没收违法所得么?


【来信】

胡老师,根据《行政处罚法》规定,不少场景是,当事人确有违法行为,但行政机关依法不予处罚。这种情况下,如果当事人的违法行为存在违法所得,是否还须没收呢?




【回信】    

    《行政处罚法》(2021)确实规定了许多当事人违法但依法不予处罚或可以不予处罚的情况:

1.轻微不罚。《行政处罚法》(2021)第33条第1款第一句规定:“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改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不予行政处罚。”

2.无错不罚。《行政处罚法》(2021)第33条第2款规定:“当事人有证据足以证明没有主观过错的,不予行政处罚。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3.无责任年龄人不罚。《行政处罚法》(2021)第30条第一句规定:“不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有违法行为的,不予行政处罚,责令监护人加以管教……”

4.无行为能力者不罚。《行政处罚法》(2021)第31条第一句规定:“精神病人、智力残疾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时有违法行为的,不予行政处罚,但应当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看管和治疗。” 

5.过时不罚。《行政处罚法》(2021)第36条第1款规定:“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涉及公民生命健康安全、金融安全且有危害后果的,上述期限延长至五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6.初违可以不罚。《行政处罚法》(2021)第33条第1款第二句规定:“初次违法且危害后果轻微并及时改正的,可以不予行政处罚。”

那么,在上述不予处罚或可以不罚的情况下行政机关对当事人不予处罚,如果当事人的违法行为产生了违法所得,是否还必须没收违法所得?按理说,没收作为一种与行政处罚相配套的收缴措施,本质上属于“纠正违法”的范畴,它不受是否被行政处罚的影响,这如同“责令纠正违法”与“行政处罚”之间的关系一样。但由于《行政处罚法》将“没收”定性为行政处罚的一种手段,那么从逻辑上讲,“不予处罚”当然包括了“不予没收”。所以,我的观点是:

行政机关对当事人不予处罚的,就应当包含不予没收,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另有规定的除外(参照《行政处罚法》第28条第2款第二句)。但对当事人违法所得不予没收的,不影响当事人对被害人的退赔义务。因为,当事人对被害人的退赔义务,属于民事责任而不是行政责任。



法治咖啡屋:

胡建淼法治微咨询

栏目

·本栏目是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国家一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专家工作室领衔专家、知名行政法学专家胡建淼,针对法治微问题,提供法治微咨询的平台。

·本栏目是针对法治理论和实务中的“微观问题”、“冷门问题”,面对来自于全国从事国家治理的公务人员,以及从事法律教育、研究、学习的师生提交的问题,进行“短·频·快”不定期的解答。

·本栏目的咨询重点是:国家治理中的法律问题,包括行政立法,行政执法,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和法律适用等方面的理论和实务问题。

·接受咨询问题的邮箱是:fzkfw2018@163.com

声明

·本栏目中的解答不代表任何组织的立场和观点,纯为本栏目的学理观点,不具有法律效力,仅供有关组织和个人参考。

·凡转载或引用本栏目中的解答文章或观点,务请注明“法治咖啡屋:胡建淼法治微咨询”字样。

  法治咖啡屋

  长按识别二维码

  欢迎关注法治咖啡屋

法治咖啡屋
本公众号由法学教授胡建淼主持。欢迎进入“法治咖啡屋”,让我们一边喝咖啡、一边聊法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