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箭头上“蓝色字”,关注哦!!
大家好,我是二丫头!
《滇南本草》中记载芋头“治中气不足,久服补肝肾,添精益髓”,这一描述揭示了芋头在中医理论中的独特地位。对于脾虚、中气不足的人群,芋头能够补气养阴;而对于肝肾不足者,它则能填精益髓。那些容易喘气、感到疲劳的人,适量食用芋头,不失为一种补虚的良方。
芋头不仅能够提高免疫力,其独特的黏液蛋白对胃黏膜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有助于改善胃肠道环境。同时,芋头中的膳食纤维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维护肠道健康。
《随息居饮食谱》中提到芋煮熟后甘滑利胎,补虚涤垢,甚至能消散瘰疬,这些记载无不彰显了芋头在中医食疗中的广泛应用。
民国名医陈存仁在《津津有味谭》中提到的芋头丸,以及清代名医叶天士利用芋头内外兼治消散身体结块的案例,更是将芋头的药用价值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然而,正如古语所言,“药食同源,用之得当,病愈身安;用之不当,病增身危。”芋头虽好,但并非人人适宜,更非时时可食。以下便是“芋头五不吃”的禁忌:
当芋头变得软绵绵,失去原有的硬度时,这通常是变质的信号。变软的芋头可能因储存不当或时间过长,导致内部开始腐烂。这样的芋头不仅口感极差,更重要的是,它可能携带大量的细菌和霉菌,食用后会引起食物中毒、肠胃不适等健康问题。因此,在购买或储存芋头时,一旦发现芋头变软,应立即丢弃,切勿食用。
芋头中含有一种叫做皂角苷的物质,这种物质在未煮熟的情况下,可能对人体产生刺激作用,导致喉咙瘙痒、口腔不适等症状。此外,芋头中的淀粉粒在未煮熟时也不易消化,容易引起胃肠不适。因此,在烹饪芋头时,一定要确保它完全煮熟,无论是蒸、煮还是烤,都要确保芋头内部变得软糯,不再有硬心。
芋头在储存过程中,如果受到阳光直射或储存环境不当,可能会导致表皮或内部变绿。变绿的芋头往往含有较高的叶绿素和其他未知的有毒成分,这些成分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因此,一旦发现芋头变绿,应立即丢弃,不要抱有侥幸心理去尝试食用。
长毛的芋头通常是霉菌感染的迹象。霉菌在芋头表面生长,不仅破坏了芋头的口感和营养价值,还可能产生有毒的代谢产物。这些毒素在高温下也难以完全分解,因此,长毛的芋头绝对不能食用。在储存芋头时,要确保环境干燥、通风,避免潮湿和高温,以减少霉菌滋生的可能性。
在野外或市场上,你可能会遇到一些不常见的芋头品种。这些芋头可能含有未知的有毒成分或特殊口感,因此,在尝试食用之前,一定要谨慎对待。如果你不确定某种芋头是否可以食用,最好咨询专业人士或查阅相关资料。不要轻信谣言或道听途说,以免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健康风险。
在了解了芋头的食用禁忌后,让我们来探索两道美味的芋头食谱,让芋头的美味与健康并存。
1、准备食材:将鸡洗净切块,芋仔去皮洗净备用,青红辣椒切段,姜蒜切末。
2、煎鸡块:锅中倒入适量食用油,油热后下入鸡块,煎至微黄(如使用土鸡可省略焯水步骤)。
3、炒调料:放入一勺豆瓣酱炒出红油,再加入姜蒜、干辣椒、八角香叶炒出香味。
4、调味:加入一勺剁辣椒、一勺生抽炒匀,加入适量开水(没过鸡块),放入食盐、半勺老抽调色。
5、焖煮:倒入芋仔,盖上锅盖,中小火焖煮20分钟,直至芋仔软烂入味。
6、收汁装盘:放入青红辣椒炒匀,加入鸡精调味,收汁至浓稠即可起锅装盘。
1、准备食材:排骨洗净切段,芋头去皮切块,葱姜蒜切末备用。
2、腌制排骨:排骨中加入适量淀粉,搓洗几次后腌制15分钟,以去除血水和腥味。
3、煎炸食材:锅中倒入多量食用油,分别将芋头和排骨半煎炸至表面微黄,捞出备用。
4、炒香料:砂锅热油,倒入葱姜蒜炒香。
5、铺食材:在砂锅中依次铺上芋头块和排骨段,倒入腌制排骨时剩下的酱料和适量清水(没过食材一半即可)。
6、焖煮:盖上锅盖,中小火焖煮15分钟,直至芋头软烂、排骨入味。
7、调味装盘:出锅前尝味,如需可加入少量食盐或生抽调味,最后撒上葱花即可上桌享用。
通过这两道美味的芋头食谱,我们不仅能够品尝到芋头带来的独特风味,还能在享受美食的同时,兼顾健康与营养。但请切记,“芋头五不吃”的禁忌,确保食用安全,让芋头成为我们冬日餐桌上的一道亮丽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