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好结论?5个技巧与4个误区!

文摘   2024-07-29 16:31   英国  

编译/袁雨桐

校订/兰雅婷、孙宇凡


文章的结论部分要怎么写?


很多同学认为结论就是对前文观点的重述总结,因此并不会下太多功夫,甚至仅仅以“车轱辘话”形式草草收尾。但是,很多人读论文,都是直接翻到结论部分。那一看你是草草收尾声,还能有好印象吗?


一篇论文能否有很高的“印象分”,能否打动读者、深入人心,很多时候正是靠一个精彩的结论。好的结论能够综合你的想法、证明你的想法的重要性、推动你的读者对这一主题产生新的见解、甚至带来更广泛的学术影响。


如何写出这样有力量的结论?本文将为你介绍5个写好结论的技巧,同时也指出了4种常见错误,帮助你在写作中进行参考!


页底有思维导图


*图源:www.bibguru.com


01.

写好结论的5个技巧


技巧1:反复问自己:所以呢?So What?


【技巧】当你不知道该如何写结论、感觉你现有的结论并没有任何新意或亮点的时候,你可以使用这个技巧:邀请你的朋友来阅读你的结论段,并反复问你,“所以呢?So What?”


【收益】每当读到你在现有结论中的一个观点陈述,就让朋友问你,“所以呢?那又怎样?”或者“为什么有人会在意这件事?”然后由你来思考并回答这些问题,也许就能获得更加深刻的见解。


【案例】例如,你的结论中写道:“我论述了教育对道格拉斯很重要。

  • 朋友问:“所以呢?那又怎样?”

  • 你回答:“这很重要,因为这是让他感觉自己是一个自由和平等的公民的关键。”

  • 朋友问:“那为什么会有人在意这件事呢?”

  • 你回答:“这很重要,因为种植园主试图阻止奴隶接受教育,以便他们能够维持对奴隶们的控制。而当道格拉斯获得教育时,他个人就突破了这种控制。”


通过不断地深入提问,你能够逐渐对论点进行更深层地剖析,挖掘出可能被你忽略的深层含义。

*图源:https://www.teepublic.com/



技巧2:回扣引言


【技巧】你可以在结论段回扣引言,这种技巧能够让读者跟随你回到文章的起点。


【收益】具体而言,如果你在论文的开头通过描述一个场景、讲述一个故事展开论述,那么结论段你可以重复引出相同的场景或回到开头的故事,以证明你的论文有助于对这一情境创造新的理解。你也可以重复引言中你所使用的关键词、平行概念或图像,来在结尾与引言段落呼应。


技巧3:进行综合,而不是重复性总结


【技巧】我们都知道结论部分应该包括对文中要点的简要总结,但这种“总结”并不只是简单地把论文的内容重复性地叙述一遍而已。


【收益】你需要进行汇总和综合,向你的读者说明你所提出的观点、你的论述和论据是如何关联和成立的



技巧4:对未来进行启发


【技巧】你在结论中也可以提出可能的行动方案或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可以针对学科领域指出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收益】这可以引发读者的思考,帮助他们将你所提供的信息或观点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或让他们看到你的研究更广泛的应用,同时也可以给学界带来启发。


技巧5:指出更广泛的影响


【技巧】你也可以在结论中进行扩展,指出你所关注的内容在更广的范围内所产生的影响


【案例】例如,如果你的论文考察了在格林斯伯勒静坐抗议或民权运动中的其他事件,你可以指出这件事对整个民权运动的影响。或者,在你研究了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后,你可以在指出她对其他作家或后来的女权主义者的影响。


*图源:https://wendyvandepoll.com/


02.

需要避免的4个误区


误区1:仅仅重申论点


【误区】很多不太知道如何写结论的同学都会犯这样的错误:因为感到无从下笔,而仅仅简短地把论点再重申一遍。


【案例】例如:“总之,如上文所述,弗雷德里克·道格拉斯是美国教育的先驱,他证明了教育是变革奴隶制社会的一股重要力量。”这样的结论只是重述了论点,并没有任何思想上的启发性


误区2:“悬疑小说”式结论


【误区】有的作者直到文章的结论部分才首次陈述论点,因为他们不想在文中过早地透露某些信息,试图让读者一直蒙在鼓里,再在结尾部分用主要观点的震撼读者。就像夏洛克·福尔摩斯的悬疑小说一样:凶手直到结尾才出现,试图给读者以强烈震撼。


然而,和小说这种文学体裁不同,论文的读者期待的并不是一个谜题和“谜题逐渐解开”的过程,而是一个有主论点的、学术风格的分析性讨论。


【案例】例如,一篇论文在各个段落列出了书中的许多事件,但从未说过这些事件揭示了道格拉斯对教育的看法。作者在最后才写道:“因此,正如上述证据所示,道格拉斯将教育视为削弱奴隶主权力的一种方式,也是他们通往自由的重要步骤。”


这样的结论是并不成立的,文章应该在证据前就说明论点、并通过证据来进行论述,最终强化论点。




误区3:“喊口号”或“煽情”式结论


【误区】这种结论通常试图依靠情感来打动读者,或者通过“喊口号”来发起呼吁。


尽管这种情感可能非常真挚,但它通常会与分析性论文的其他部分格格不入。我们应该在结论部分进行更成熟的探讨,而非情感性的赞美。


【案例】例如,以下两种结论都并不合适:


  • “由于像弗雷德里克·道格拉斯这样优秀美国人的努力,无数人已经看到了教育的灯塔作用,认可教育能够照亮人生。“

  • “道格拉斯的模范作用能够为他人点亮前进道路。他是一个真正的美国英雄。”


误区4:“到结尾了,不写可惜”式结论


【误区】在撰写论文的过程中,作者手头会有很多中途发现或想到,但无法整合到论文主体中的额外信息。你可能会认为这些也体现了你的思考,舍不得放弃或删减掉,而以一种“都到论文结尾了,不写上去可惜了”的心态来把这些信息一股脑地添加到结论部分。


而这种方式并不能够体现你思想的充分和完善,反而会让读者带来混乱。在一篇经过悉心组织和结构的论文末尾添加随机的事实和证据,只会破坏逻辑上的严谨性。


【案例】例如这样的结论:“除了是一个教育先驱,弗雷德里克·道格拉斯还为研究美国南部的男性气概提供了一个有趣的案例。同时,他面对监工时的表现还为历史学家提供了一个有关奴隶抵抗问题的有趣视角。并且,他与女性亲戚的关系也能揭示家庭在奴隶社会中的重要性。”


这篇论文的主旨是论述道格拉斯在教育方面的成就,而额外添加的奴隶抵抗、家庭话题尽管同样是作者的宝贵发现,但与前文无关,因此不应在此段结论部分出现。


03.

误区清单


以下为你把结论部分的常见错误总结成了几个简短的小点,你可以记下并对自己的论文进行对照检查:


  • 以不必要、或已经被滥用的短语开始,如“总结来说”,“简而言之”,或“最后”(“in conclusion” “in summary” or “in closing” )。(虽然这些短语在演讲中可能有效,但在论文写作中却显得生硬和陈腐)

  • 在结论中首次陈述论点

  • 在结论中引入一个新的观点或子主题

  • 以重述论点的陈述结束,而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启发

  • 进行与分析性论文不适配的感性、情感上的呼吁

  • 出现了应该在论文正文中的证据(引用、统计等)


好的结论能够链接学术与生活。若你的论文以对日常现象的描述开始,在主体部分通过展开研究把你的读者从生活带到理论领域,那么精彩的结论可以提供一座桥梁,帮助读者从理论再过渡回到他们的生活,让他们明白为什么你的分析和信息对他们来说很重要、帮助他们以不同的方式看待和理解事物。


本文思维导图




往期相关推送


人类学大师格尔茨:怎么做“深描”?两个案例快速掌握

宇凡问答| 文献综述要review多少才够呢?

最难写的论文引言部分,怎样才能让审稿人眼前一亮呢?|宇凡问答

宇凡聊学术
孙宇凡,爱丁堡大学博士生,发表中英论文20篇。目前研究知识是怎么生产的,比如学术发展、理论变迁与方法论。关注我,每日提升学术视野与论文写作技巧!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