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本童书003 | 怀一颗平常心,种自己的种子——《安的种子》
文摘
2024-09-09 23:24
浙江
一是看孩子对作业记录的态度如何,二是看家长对待孩子作业的态度如何。两个都很稳定,那么孩子的状态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今天看到一位家长留言,很真实:开学一周,孩子的状态有起伏,自己也焦虑起来。但是要调整心态……
我想起了一次家长会,曾经给爸爸妈妈们读这本书,当然,也是读给我自己听的。
一个任务:老师傅分给本、静、安每人一颗古老的莲花种子,要他们种出莲花。本:
我要第一个种出来!本想。
本跑去寻找锄头。
本把种子埋在雪地里。
等了很久,本的种子也没有发芽。
等不到种子发芽的本愤怒地刨开了土地,摔断了锄头,不再干了。
怎样才能种出来呢?静想。
静想要挑出最好的花盆。
静去查找种植莲花的书籍。
我一定会种出千年莲花的。静想。
静将选好的金花盆搬来,放在最温暖的房间里。
静用了最名贵的药水和花土,小心地种下了种子。
静的种子发芽了。静把它当成宝贝,用金罩子罩住。
静的小幼芽因为得不到阳光和氧气,没过几天就枯死了。
安:
我有一颗种子了。安想。
安把种子装进小布袋里,挂在自己胸前。
安去集市为寺院买东西。
安接着清扫寺院中的积雪。
安和以前一样做着斋饭。
清晨,安又早早地去挑水了。
晚课后,安像往常一样去散步。
春天来了,在池塘的一角,安种下了种子。
不久,种子发芽了。安欣喜地看着眼前的绿叶。
盛夏的清晨,在温暖的阳光下,古老的千年莲花轻轻地盛开了。
听到过一种说法,把孩子当植物养,会比当动物养,更会让父母有一颗平常心。父母会想到给他合适的成长环境,遵照他的生长法则,欣赏他独特的美。养花人养的不仅仅是植物,而是对自然的洞察,对成长的领悟,他与世界的联结,因为对植物的养护,有了很哲学的出口和表现。几千年的莲花种子,得到后就像得到有了孩子的消息,他充满了各种可能性,而父母对他的盼望、期许会很多。这里出现了三类父母:本的目标是“我要第一个种出来”,所以他只要速度和名次,不顾播种时节,早早把种子埋到雪地里,而忽视耕种有时,收获才有时。他不了解,违背了种子发芽的季节,不注重方法,所以做再多也是错。家长对孩子也许充满了期望,觉得为孩子准备了很好的条件,然而种子没有发芽,孩子没有展现他期许的部分,家长就怪孩子的不是,也不再付出心力。可是他没有自我检讨,为什么要第一个长出来?为什么要在不合适的时候,让孩子发芽?
静想的是怎样才能种出来?他的目标是“我一定会种出千年莲花的”。因为这个执念,他不允许失败,就只盯着种出莲花这件事,用各种人工手段催促,用金罩子过度保护,小幼芽得不到自然的阳光和氧气,早早夭折。
为了要“一定”种出来,他的方法急功近利。他对抗环境,为种子创造最合适的环境、物质条件,即使视若宝贝,耐心呵护,但是违背成长规律,催其早早发芽,不了解它,拘束了它,限制了它,没有发展的空间和机会,又何来真正的爱?他把种子挂在自己自己胸前,照常生活:赶集,扫雪,做饭,挑水,散步,念经。等到春天来了,他在池塘的一角种下莲花的种子,然后在夏天的清晨等来了千年莲花的盛开。
这些似乎跟养育孩子无关,似乎太不把孩子当回事了。我们在拥有孩子之后,是会手忙脚乱,也会迷惘的:我们要做怎样的父母?
做自己该做的事,当时当地该做的,不急不躁,等待如常,自己先活出自己该有的样子,而不是把希望全部寄托在孩子身上,拼命让他长大。环衬页中的树,粗粗细细,各有姿态。右边的脚印,似乎在说:人的前行、成长,势必会留下痕迹,只是深深浅浅、大大小小,慢慢走,总能走到。这本书让我想到了《阿虎开窍了》,阿虎的爸爸妈妈很担心阿虎赶不上别的动物,对他的弱、慢很着急。他们尽管着急,还是陪伴着、观察着,终于有一天,阿虎和别人的孩子一样做到了,而且做得很好(其实做到了就可以了,不需要惊喜的超越)
《安的种子》如果作为儿童读物,我会读给能静心聆听的孩子,但如果作为吸引孩子阅读的故事,这本书少了孩童的天真和率性,感觉禅意深,更适合给大人们看。
当然,那千年莲子也并不止是孩子,还是我们所珍视的东西,也许是友情,也许是理想,也许是未知的什么。只是我们要像安,对珍视的东西,更要了解,更保持平常心!
另一个议题:等待——《安的种子》、《等待》、《盼望》、《等待的小兔子》、《向左走,向右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