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赶路,去感受路

文摘   2024-10-30 05:58   浙江  


半夜醒来,看了个短视频。

系统推给我的,是一个人的芬兰之旅。他看到芬兰教育中,不是通过考试筛选人,而是通过培养,让大家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他看到芬兰人的松弛感,不是攀比和炫耀,没有焦虑和愧疚感,他们什么都不缺,思考的是活着为了什么,要为自己而休息。

近来,有点乱了节奏。

一方面,想着要复习一到四单元,在字词上,阅读上,写作上,希望能精进些;一方面,又不知道90学识的培训何时到,希望为后面腾出点空,不落后于别的班。所以继续上课。

两重压力下,课程的记录和思考少了,学校阅读和聊书的时间少了。

当然,也有幸福的时候,可以徐徐图之。

比如第四单元的教学,因为是通过阅读教预测,所选的文本是童话,所以教学进行了规划。

我们从批注学预测类型,初步尝试梳理文章结构,口头讨论老屋会不会倒(第一次预测结局),到《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再次梳理结构,通过扩充想法和做法,再练写结局。两篇文章都出示了原文的结局。

第三篇是《小狗学叫》,罗大里的文章最有意思,设定为不会叫的狗,还在没有狗的国度里,想学叫却没找到好老师,结果被狐狸嘲笑。三个结局,各有吸引力,学生自选,经过第一次第二次学叫的梳理,当堂写第三个。

最后是课文里的口语交际和习作。由于孩子们对姓名的含义比较感兴趣,本来安排的交流时间延长。习作辅导时间少了,但翻看学生的文章,基本都达到了要求(当然也可能是家里进行了润色)。

上周五进行了微论坛,分享的就是这个单元的思考。

昨天的《搭船的鸟》,因为复习用了些时间,新课梳理了文章,重点讲了一段关于翠鸟的外形描写,我们读、讨论、对比,再读,评价……比较充分,慢也是快呀!

周日和朋友去余姚爬山。

周六看自带的天气预报,是下午三点下雨。没想到车开到起点,就淅淅沥沥下起了小雨。我本来想打退堂鼓,找家咖啡店坐坐,朋友们却觉得也是别样的经历,即使他们没带伞。

于是,四个人穿行在古道、树林中。爬当地的峨眉山,一级级台阶累人,登顶后也茫茫的,看不到远景;走高到肩膀的茶园,湿漉漉的水灌到了鞋子里、裤子上、衣服上,帽子也在滴水。

尽管如此,在迷茫中,我们还笑着聊天,笑谈窘迫;回去途中,两辆车都开错了路,却一笑而过。

记得那晶莹的蜘蛛网,坠着水珠的小花,松软的落叶路,迷蒙的森林,还有冷冷的雨。



昨天下午,难得外出听课,有点小兴奋,因为有我喜欢的老师。

前面是当地学校介绍他们出的阅读单,挺精美的,看出来很用心。

但老实说,要是读一本书,还要写这么多阅读思考题,我会对阅读望而却步。如果要用,真的需要好好选取和修改。

我更看重的,是老师是否好好读过一本书,热爱这本书,是否真正从讨论书籍的写作风格、思考人生的角度去引导学生。

蒋老师一直在一线奋斗,而且教六年级,说学校教学的时间如何紧张,也面临考试的压力,但他依旧能建设图书馆,带学生看电影,重要的是去聊一本本书。

还是要重视阅读,暖身——诱发学生阅读的兴趣,讨论——激发学生思考和增进阅读的深度,延伸——去读更多书,看更多景,思考更多问题,才是阅读的重要所在。

告诉自己,阅读才是语文的首要,再忙也要挤出时间,自己读,带孩子读,不轻视,但也不要太在意考试!

听课时,忽然发现好朋友也在会场,奈何距离和时间,各自得回家,只能打打招呼,匆匆而过,有点遗憾。

回到学校,旁听研讨课的过程,一堂课可以如此细腻,也心生感慨。

路还长,但若是只赶路,忽视了路边的风景,舍弃了内心的好奇,赶路又有何用?


流萤点灯
记录工作与生活点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