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债新规剑指何方?——专项债新政解读【财通宏观•陈兴团队】

文摘   财经   2024-12-26 08:03   上海  

报告正文


广义财政支出力度有保障。近年来,专项债规模一路攀升,截至今年10月末,45.1万亿元的全国地方政府债券余额中,专项债券余额占到了64%,一方面,新增专项债不列为赤字,作为地方债务列入政府性基金预算管理;另一方面,专项债须投向有收益的项目,故在地方政府项目建设的作用较为关键。除此以外,专项债在置换隐债方面越来越重要。展望明年,在提高财政赤字率的基础上,专项债限额预计提升,而本次新政进一步扩大了专项债投向领域、实行负面清单管理、提高用作资金本的比例以及下放审核权,意味着广义财政的支出力度将明显增强,且财政资金形成实物工作量的进程将提速。



资金用途扩围至新兴产业。本次新政提到专项债用作项目资金本将迎来扩围,主要有三方面,一是针对新兴产业基础设施和算力设备及辅助设备基础设施;二是公路、机场等传统基础设施的安全性、智能化改造;三是卫生健康、养老托育和省级产业园区基础设施。2024年,专项债资金主要投向市政建设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占比27%)、交通基础设施(18%)、社会事业(13%)和保障性安居工程(10%)等重点领域建设,扩围一方面巩固了基础领域,另一方面向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迈进,有效培育新质生产力。


扩大财政补助等偿还资金来源。专项债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实际收益不及预期甚至不能覆盖本息的专项债项目偿债风险也在增长。针对部分专项债偿还困难的现象,本次新政提到可以安排两部分资金支持,一是专项债券项目财政补助资金,二是调度其他项目的专项收入、项目单位资金和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通过拓宽专项债项目的还款来源,能更有效地控制专项债券偿还风险。

审批权下放提高效率。新政还提到了专项债审批权的下放,从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等10个经济大省(市)开始试点“自审自发”,即地区项目清单报经省级政府审核批准后可立即组织发行,而不再需要上报发改委、财政部审核。一方面,专项债发行效率将明显提高,发行时间有望缩短;另一方面,各地区将根据实际债务情况,更合理地选择项目,使得现金流与全生命周期更为匹配。


专项债加力稳投资稳增长。历史上,城投和政策性银行曾是政府准信用扩张的主体,一方面,2017年之前,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举债是扩投资的重要方式之一,虽然一定程度助长了隐性债务,但有效对冲了经济下行风险;另一方面,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等准财政工具也有力支撑了基建投资的增长。今年以来,专项债使用范围、管理方式和政策导向均发生明显变化,在债务置换的大背景下,专项债用于补充项目资本金,逐步成为稳投资稳增长的重要力量,我们预计2025年地方政府债发行节奏前置或较为明显。

风险提示:政策变动,经济恢复不及预期,历史经验失效等

研报信息


文中报告节选自财通证券研究所已公开发布研究报告,具体报告内容及相关风险提示等详见完整版报告。

证券研究报告:专项债新规剑指何方?——专项债新政解读

对外发布时间:2024.12.26


报告发布机构:财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已获中国证监会许可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

分析师:陈兴

SAC证书编号:S0160523030002

分析师:谢钰

SAC证书编号:S0160523080003





重要提示

本微信号推送的内容仅面向财通证券客户中符合《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规定的专业投资者。本微信号建设受限于难以设置访问权限,为避免不当使用所载内容可能带来的风险,若您并非专业投资者,请勿订阅、转载或使用本微信号的信息。


法律声明

《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微信订阅号制作的本资料仅面向财通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完整的投资观点应以财通证券研究所发布的研究报告为准。若您非财通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请勿订阅、接受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
因本订阅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烦请谅解!财通证券不会因为关注、收到或阅读本订阅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财通证券的客户。感谢您给予的理解与配合,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本订阅号为财通证券宏观团队设立的。本订阅号不是财通证券宏观团队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所载的资料均摘自财通证券研究所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或对已经发布报告的后续解读。若因报告的摘编而产生的歧义,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请注意,本资料仅代表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相关的研究观点可根据财通证券后续发布的研究报告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作出更改,本订阅号不承担更新推送信息或另行通知义务,后续更新信息请以财通证券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为准。
本订阅号所载的资料、工具、意见、信息及推测仅提供给客户作参考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法律、会计或税务的最终操作建议,财通证券及相关研究团队不就本订阅号推送的内容对最终操作建议做出任何担保。任何订阅人不应凭借本订阅号推送信息进行具体操作,订阅人应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所有投资风险。在任何情况下,财通证券及相关研究团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推送信息所引起的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财通证券及相关内容提供方保留对本订阅号所载内容的一切法律权利,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或机构不得以任何方式修改、转载或者复制本订阅号推送信息。若征得本公司同意进行引用、转发的,需在允许的范围内使用,并注明出处为“财通证券研究所”,且不得对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陈兴宏观研究
宏观经济和大类资产配置研究,发布个人观点,欢迎大家关注交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