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雪
【作者】毛泽东
01
文题解读
“沁园春”是词牌名。“雪”是这首词的题目,也是本词吟咏的主要内容。
02
经典原文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03
参考译文
中国北方严冬的景象,千里大地坚冰封冻,万里长空大雪纷飞。登高望远,长城内外,从南到北,只剩下白茫茫一片;黄河上下,由西到东,再不见滔滔的洪波。在大雪的覆盖下,那连绵起伏、蜿蜒夭矫的群山,犹如银色的长蛇在飞舞,那高低绵亘、丘陵起伏的高原,宛若白色的群象在奔驰,似乎要同老天比各高低。等到雪霁天晴,红艳艳的太阳照着白皑皑的雪野,阳光与白雪交相辉映,祖国的山河好像一位披红着素的少女,显得格外娇艳美丽。祖国的江山如此壮丽美好,使得历史上许许多多的英雄人物争相倾倒。可惜的是,史称宏图大略的秦始皇、汉武帝,虽有历史武功,但文采(文治)方面也稍稍有些欠缺。至于被称为一代天之骄子的成吉思汗,更是只会挽起弓来射射大雕。以往的英雄人物随着时光的流逝,全都远去了,真正称得起英雄人物的,还得看今天(的无产阶级)。
04
思维导图
绘图:魏一烽
05
导图解析
这张图画的是《沁园春·雪》,整幅导图分为了四个部分:总写雪景、具体实景、想象虚景、承上启下、评古今人物。
第一部分是概括描写,总写雪景。概括了北国的壮丽雪景。“概括”一词用“倒扣着的锅”表示,北国画了个城堡,上面写了N。这一部分总写北国雪景,把读者引入一个冰天雪地、广袤无垠的银色世界。北国,点明了地点;风光,点明了要写的事物。“千里”“万里”两句是互文,意思是“千万里冰封,千万里雪飘”。这两句写寒冬雪景,一写大地,一写天空,这就涵盖了整个空间,其中“雪飘”点题,是主,“冰封”是衬,为下文“惟余莽莽”几句伏笔。
第二部分是具体描写实景,是作者对景物的具体刻画。“惟余”画了一条鱼,强化了白茫茫的壮阔景象,“莽莽”画了一条蟒蛇乘以2。“山舞银蛇,原驰蜡象”这两句诗动态描写,化静为动。说“山”在“舞”、“原”在“驰”,传神地将冰封雪盖的群山高原写得生机勃勃、生动活泼。
第三部分是想象虚景,用虚线画了一支笔代表虚写的意思,写雪后晴天的美丽景色。“分外”画了张100分的卷子,“妖娆”中“妖”谐音为“药”画了个药瓶
第四部分是承上启下,由描写景物转入评论历史人物,画了个木船代表承载的意思。“多娇”画了个辣椒表示,印象更加深刻。“江山如此多娇”承上,总括上片的写景,对“北国风光”做总评;“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启下,展开对历代英雄的评论,抒发词人的远大抱负。这一过渡使得全词浑然一体。
第五部分是评古代帝王,抒词人抱负,画了个语言符号里面加了个小人。其实这一部分包含两层,原本应当分为两个部分的,最后两句是全文主旨句,应当另起一主干,因为也是作者对英雄的一种论述,所以将两部分合在一起。“惜”谐音为“吸”画了根“吸管”为了便于背诵,“惜”字总领下面评论历代英雄人物的句子,引出了历史上无数英雄的五位典型代表——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成吉思汗,以高屋建瓴的气势,狂放有节、较为客观公允地评价了他们的优劣功过。将“俱往矣”分成了具(工具)网(网球拍)蚁(蚂蚁),“属风流”画了鼠(老鼠)来表示。“俱往矣”将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一笔带过,转向词人所处的当今时代,点出全词“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主题。“今朝”的风流人物不负历史使命,超越历史上的风流人物,具有更卓越的才能,并且必将创造空前伟大的业绩。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