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移山
【朝代】先秦
1
文题解读
“愚公”是本文的重要人物,“移山”是本文的重要事件。题目简洁明了地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2
经典原文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3
参考译文
太行、王屋两座山,方圆七百里,高七八千丈,本来在冀州南边,河阳北边。
北山下面有个名叫愚公的人,年纪快到九十岁了,面对着大山居住。他苦于山北路途阻塞,出来进去都要绕道,就召集全家人商量说: “我跟你们尽力挖平险峻的大山,(使道路)一直通到豫州南部,到达汉水南岸,行吗?"大家纷纷表示赞同。他的妻子提出疑问说:“凭您的力气,连魁父这样的小山都不能削减,能把太行山、王屋山怎么样呢?再说,往哪儿搁挖下来的土和石头呢?"众人纷纷说: “把那些土石扔到渤海的边上,隐土的北边。”于是愚公率领儿孙中能挑担子的三个人(上了山),敲石头,挖土,用箕畚装土石,运到渤海边上。邻居京城氏的寡妇有个男孩,刚七八岁,蹦蹦跳跳地去帮助愚公。冬夏换季,才能往返一次。
河湾上的智叟讥笑愚公,阻止他干这件事,说:“你也太不聪明了!就凭你老迈的年纪、剩下的力气,连山上的一点草木都动不了,又能把泥土石头怎么样呢?"北山愚公长叹说: “你的思想真顽固,顽固得没法改变,连寡妇和小孩都比不上。即使我死了,还有儿子在呀;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 (孙子的)儿子又有儿子, (他的)儿子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无穷无尽,可是山不会增高加大,还怕挖不平吗?"河湾上的智叟无话可答。
握着蛇的山神听说了这件事,怕愚公他们没完没了地挖下去,便向天帝报告。天帝被愚公的诚心感动,命令大力神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走了那两座山,一座放在朔方的东部,一座放在雍州的南部。从此以后,冀州的南部直到汉水南岸,再也没有山冈阻隔了。
4
参考译文
绘图:黄雨霏(青少年思维导图大师课©学员)
【导图解析】
这幅导图是从逻辑记忆的角度对愚公移山的故事进行了结构划分,总共分为了5个部分:背景、开端、移山、智愚辩驳、神话。
第一部分:背景。这部分交代了故事的背景,指出太行、王屋二山的面积、高度和地理位置,为移山、负山等情节做铺垫。“方(S,古代计量面积的用语)七百里”和“高万仞”,极言山之广阔、高大,交待故事背景,暗示移山之不易,为下文写愚公移山做铺垫。“本”字点明两山原来的位置,言外之意是两座山已不在那里。设置悬念,引起下文。
第二部分:开端。主要是愚公与家人的商讨,其中商讨又分为了三方面,第1方面是愚公阐述自己移山的想法,重点强调了移山的原因;第2方面是愚公的建议,重点述说了最终的目标:指通豫南,达于汉阴,这也表现了愚公移山信心十足,初显其迎难而上的精神;第3方面则是妻子提出自己的疑惑及众人的解答。其妻献疑,语气中带有关切、担心,且非常委婉。这里提出移山的困难,目的不是阻止愚公移山,而是提醒愚公及其他人正视移山的困难,并且设法克服困难。
第三部分:移山。这个部分没有按照文章的顺序来画,而是根据文章所涉及的三个主题,分别是人物、移山的方法还有时间,所以三者间是并列关系。人物有“子孙荷担者三夫(子孙中三个能挑担的人)”,邻居京城氏寡妇七八岁的小儿子;方法有叩石(敲石头),垦壤(挖泥土),箕畚运(用柳条编织的器具运送);时间是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意思是冬夏换季,才往返一次。冬用雪花表示,夏用太阳表示。冬夏换季(一年)才往返一次,说明路途遥远,劳动艰辛,反映了移山之难,也显示出愚公移山决心之大。
第四部分:智愚辩驳。愚公和智叟的辩论,看似愚公愚,智叟智,实则不然,而两人的对话也以并列关系的形式呈现。智叟的“笑而止之”,表现了他思想顽固及自作聪明之态,从侧面写出了移山的不易。愚公的答话“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运用了顶真的修辞手法,充分说明了子孙繁衍,生生不息,只要世世代代坚持不懈,终能将山铲平的道理。“何苦而不平?”则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进一步表现了愚公迎难而上的精神,使其反驳更加有力。
第五部分:神话。写天帝被愚公的精神感动,命人将山移走。这是故事的高潮和结局。两个大力神的帮助也让整篇古文完美结束,也充分表现了寓言的特点。
这张思维导图配有许多的小插图。例如,开端部分,“险”字被一条红色虚线割开,意思是“平险”,后面奋斗的小人代表的是“毕力”,即尽全力。“渤海之尾”在全文中出现了两次,所以画了相同的图标,一条鱼,鱼身代表渤海,鱼尾被赋予了不同颜色,绿色鱼尾代表想法,红色鱼尾代表实际做法。第四部分中“电池的电量仅剩1%的电量”图标代表的是残年余力。本幅思维导图基本按照原文逻辑展开,有助于快速背诵全文。
【思维导图】
绘图:胡桓嘉(导图工坊19期优秀学员)
【导图解析】
这张导图的中心图由一座山、一个人和捧着山的手组成。山便是愚公移的太行、王屋二山,人自然就是愚公了。而这两只手则是最终移走这两座山的夸娥氏二子的手。他们的手上还戴着戒指,绑着丝带。这种造型有些类似于敦煌壁画中满身佩戴朱缨宝饰的菩萨,来自于多数人穷极一生都想到达的极乐世界。既然同样都是神明,夸娥氏二子的装扮应该也是类似的样子。况且在历来文人的作品中,“奇服”往往是美好的品格的象征。更何况《愚公移山》本身就是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的作品,其大胆的想象体现了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幻想能够征服自然的愿望,所以这里就有了这些象征追求“乐”的元素在里面。
这张导图的第一个大纲主干是一条蛇背负着带有一口井的山脉。蛇是“操蛇之神”(也就是山神)所持的蛇,它背着井的样子又与“背景”谐音。第一个大纲主干处又延伸出一个装饰有山丘的箭头指向第二个大纲主干。
第二个大纲主干由一个镐和一些长有青苔或是地衣的石头组成,象征着“移山”这个过程。其下的第一个分支上画有一个穿着橙色衣服的老人(愚公),然后第二个分支上则是画有愚公一家讨论的样子,第三个分支上则画有个人在挖掘东西的样子,表示他们开始将移山付诸实践,这也引起了后来“愚公”和“智叟”的辩论。
第三个大纲主干画有一个面色潮红、神情激动的穿着有些脏的橙衣的老人,而这个老人就是正和“智叟”争论不休的“愚公”。他笑着伸出手晃了晃,一副对“智叟”的发言感到可笑的样子。所以到底谁才是“愚公”,谁又是“智叟”?
第四个大纲主干画有一个身上盘着一条蛇,手上还拿着一个上面画有惊叹号板子的人,他的耳朵旁边还画有一道道表示声音的曲线。这整个图像表示了“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
通览全篇内容后,作者将大智大勇的愚公命名为“愚”,将鼠目寸光的智叟命名为“智”,这一颠倒,不仅加重了对比色彩,而且增强了讽刺效果。
END
往期回顾
1
热
2
热
3
新
4
5
9月思维导图国际认证讲师课程
点击下图 了解课程详情
期待你的
收藏
在看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