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绘思维导图】《卖炭翁》背诵图示法与逻辑结构图

教育   2024-05-09 13:28   北京  

《卖炭翁》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朝

1

文题解读


“翁”,即老人。题目交代了本诗的写作对象,清楚明了。

2

经典原文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3

参考译文


有位卖炭的老翁,整年在终南山里砍柴烧炭。他满脸灰尘,显出被烟熏火燎的颜色,两鬓头发灰白,十个手指也被熏得很黑。卖炭得到的钱做什么用?买身上穿的衣裳和嘴里吃的食物。可怜他身上只穿着单薄的衣服,心里却担心炭价低而希望天气更寒冷。夜里城外下了一尺厚的大雪,清晨,老翁驾着炭车轧着冰冻的车辙(赶路)。牛累了,人饿了,大阳已经升得很高了,他就在集市南门外的泥路上歇息。那飘然而来的两个骑马人是谁啊?是皇宫内的太监和太监的手下。太监手里拿着公文,说是皇帝的命令,掉转车头,吆喝着赶牛朝皇宫走去。一车的炭,一千多斤,太监差役们硬是要赶着走,老翁是百般不舍,但又吝惜不得。他们把半匹红纱和一丈绫,朝牛头上一挂,就充当卖炭的钱了。

4

思维导图


绘图:魏一烽(青少年思维导图大师课©优秀学员)

5

导图解析


这张思维导图画的是《卖炭翁》,总体分为五个部分,分别是介绍、矛盾、处境、遭遇和泡影

第一部分“介绍”包含了老人的基本形象特征。外貌后的并列分支图像分别代表脸灰、鬓白、指黑,着重从面、鬓、手的颜色勾勒出卖炭翁的外貌特征,形象地表现了卖炭翁的年迈和常年艰辛劳作的生存状态。

第二部分“矛盾”讲的是老人的理想与现实中的事物产生冲突。第一个分支:一问一答,强调了老翁辛苦烧炭的目的——“身上衣裳口中食”,既突出了这些炭是维持卖炭翁一家生活的全部希望,又为后面写宫使掠夺炭的罪恶行为做了有力的铺垫。第二、三分支主要是从心理角度刻画卖炭翁的。正值严寒天气,身上衣服本已单薄,可他心里仍希望天气冷一些,希望炭能卖个好价钱,从而解决全家的温饱问题。这种矛盾、反常的心理,深刻揭示了卖炭翁的悲惨处境。

第三个部分“处境”讲的是老人现在面临的自然环境。处境部分分为了两个维度:夜(月亮)和晓(清晨)。内容分支上,一尺雪,画了雪花表示,说明雪很大,从侧面烘托了运炭的艰难;“辗(车轮)冰辙,说明冰冻路滑,车速必然很慢。“牛困”“人饥”“日高”“泥歇”具体表现了运炭路途的遥远和艰难。

第四部分是“遭遇”。分支后面两个小东西代表了两骑的意思,紧接着一黄一白两件衣服代表“黄衣使者白衫儿”,表明来者身份。随后的并列分支分别为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其中“把”“称”“叱”“牵”等词语,形象地写出了宫使骄横无理、有恃无恐的强盗行径。

第五个部分是“泡影”,讲述的是老人的愿望化为泡影。“千余斤”,点明了炭的数量,暗示卖炭翁付出的血汗之多。“惜不得”,写出了卖炭翁忍气吞声、无可奈何的心态,也揭示了像卖炭翁一样的下层贫苦人民受剥削、受压迫的社会地位。“半匹”“一丈”,极言其少,与“千余斤”的炭形成强烈反差,说明卖炭翁被抢后,辛苦付诸东流,满心希望也化为泡影。

6

逻辑结构思维导图


绘图:刘艳


END


往期精彩回顾

往期回顾

1

思维导图《醉翁亭记》背诵

2

思维导图《爱莲说》背诵

3

思维导图《小石潭记》背诵

4

思维导图《论语》背诵

5

思维导图《岳阳楼记》背诵




是的,我要报名

扫描二维码学习

期待你的

收藏

在看

点赞

思维导图刘艳
亚洲首位思维导图世锦赛世界总冠军;两届导图世锦赛国家队总教练;CCTV央视财经频道推荐作家;北京大学出版社“年度最佳作者”称号;2022年中国教育行业品牌人物奖得主;刘艳思维导图工坊®主理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