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
——“双减双增”之“教—学—评”
一体化课例展示
教师简介
吴和妹,赣州市小学数学张小金名师工作室成员,信丰县花园小学副校长,中小学高级教师,江西省骨干教师,赣州市小学数学学科带头人。从教二十余年,她一直奋战在小学数学教学第一线,积极投身于教育教改最前列,不断学习,大胆创新,在教学中始终秉承心中有“人”,注重“换位思考”,倡导“举一反三”,构建“志趣”活力课堂,着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她信奉:每一个孩子都是花蕾,教师要微笑着俯下身,潜心培育,静待花开。
教材分析
“分数的意义”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课时的内容,本课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学生系统学习分数的开始,学好这部分内容,将会对后续建构真分数、假分数等概念以及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四则运算、分数问题等内容奠定基础。
教学目标
1. 知道分数的产生,理解单位“1”的概念,经历分数意义的形成过程,认识分数单位,掌握分数的意义。
2. 通过关键问题的深度探讨,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自主探究,动手操作、大胆表达,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表达能力、合作能力和思维能力,进一步形成数感和符号意识。
3. 提升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养成善于思考、敢于质疑、勇于探究等良好的学习品质。
评价目标
1. 学生能够判断单位“1”,能用分数表示,知道分数的分数单位及分数单位的个数。
2. 学生能用多样化的方式表征分数,能说出每一个分数所表达的意义。
3. 学生在本节课中能积极主动地思考和探究,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享受数学课堂乐趣。
教学重、难点
建立单位“1”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活动
一、直揭课题,唤醒旧知
1.揭示课题,设问:知道今天学习什么内容吗?知道分数是怎么来到我们生活中的吗?(补充拓展分数的产生。)
2.出示,引导:你能举例说说的含义。
〖设计意图:简单介绍分数的产生,让学生了解数学的发展史;举例说的含义,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后续的活动探究作铺垫。〗
二、活动探究,建构新知
关键活动(一):表征一盒磁钉(4个、8个、12个)的认识单位“1”。
关键问题:
1. 磁钉总数量和每份的数量不一样,为什么都可以用来表示?
2. 如果是100个磁钉、1000个磁钉的该怎样表示呢?
3. 根据分磁钉的分数,除了找到,你还能看到几分之几?你是怎么想的?
〖设计意图:通过表示出一盒磁钉的,让学生经历的产生过程,通过对“磁钉总数量和每份的数量不一样,为什么都能用来表示”这个关键问题的深入思考,初步感悟分数的本质内涵。〗
关键活动(二)表征几分之几
关键问题:
1. 12个圆圈,涂色部分用哪个分数来表示?
2.圆圈的总数量和涂色的数量都一样,为什么表示的分数不一样?
3.下面涂色部分你会用哪个分数来表示?空白部分呢?
〖设计意图:通过不变的整体和部分用分数表示,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分数的由来,先产生分数单位,然后用分数单位累加得到不同的分数。〗
关键活动(三)抽象分数的意义
关键问题:
1. 回顾这些分数,我们是怎么得到的?
相机引出:单位“1”的概念。
2. 每一个分数我们是怎样数的?
相机:引出分数单位及分数单位个数的判断。
3. 你能用一句话来概括这些分数的意义吗?
〖设计意图:从具体到一般,让学生经历抽象概括的过程,实施整体性教学,让学生在抽象分数意义的过程中悄然认识单位“1”、分数单位,体会到数认识的一致性。〗
三、巩固练习,深化认知
1.说一说:说出下列分数的分数单位及分数单位的个数。
、、、。
2.想一想,填一填。
(1)的分数单位是( ),它里面有(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再添上( )个这样的单位就是1。
(2)把20块饼干平均分给5个同学,平均每人分得( )块,每人分得( )。
〖设计意图:围绕学习目标,让学生动口动脑,学以致用,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提升学生灵活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自我检测,反馈评价
学生独立完成书上“做一做”第1至3题练习,教师巡视、自我批改,反馈评价(统计每个等级的学生分别多少人,分别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订正易错题,反思出错的原因在哪里)。
〖设计意图:通过课堂作业评价,及时反馈学生对本节课的掌握情况,从而调整和改进教师的教学,体现“教学评”一体化。引导学生及时发现并订正易错点,反思出错的原因,深化对分数意义的认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五、回顾反思,总结提升。
关键问题:
1. 回头看,这节课都有哪些新的收获?
2. 可以把自己看作单位“1”吗?如果把家庭、班级、国家、世界总人数看作单位“1”,那么每个人分别是几分之一?
共勉:每个人都是自己的单位“1”,又是集体的几分之一。每个人都很重要,每个人都了不起。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总结,深化单位“1”在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分数的魅力,提升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充分体会到自身的价值,从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研课心得
在新课标理念的引领下,为了体现“教学评”一体化,有效实施“双减双增”课堂模式,从根本上落实“双减”政策,达到减负提质的目的,我对《分数的意义》一课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大胆尝试,在研课过程中有以下几点感悟:
一、教学内容要懂得取舍
“双减双增”课堂,需要减少新授内容和新授时间,增加课堂练习和课堂作业。因此,如何增减,怎样增减是我首先思考的问题。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分数的产生和分数的意义。为了实现在课堂上完成作业和评价,必须对新授内容进行删减和整合,考虑到分数的产生不是本节课的重点,因此在教学时把分数的产生这部分内容简要带过,留出更多的时间深入探究分数的意义。
分数的意义部分,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做中学”、“创中学”和“用中学”的理念,使教学流程更加简洁、明晰,我对教材中的一盒粽子(4个)、一盒月饼(8个)和一盒糖(12颗)这部分素材进行了整合,用不同数量的“一盒磁钉”来代替,后面再把12颗磁钉抽象成12个圆圈进行探究,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经历分数的产生,在“变与不变”的问题解决中感悟分数的意义。
二、关键活动要精于设计
教学目标是否达成,教学重难点是否有效突破是检验一节课成功与否的关键。《分数的意义》属于数与代数领域,是一节概念课教学,对学生来说较为抽象,难以理解。如何让学生理解单位“1”的概念,自主抽象概括分数的意义是本节课的重难点。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于五年级学生仍然处于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我主要设计了两个关键活动和两个关键问题来突破教学重难点。
第一个关键活动是:小组合作,表示出一盒磁钉的。在学生展示出不同数量磁钉的时,抛出关键问题:磁钉的总数量和每份的数量不一样,为什么都可以用来表示?在“异中求同”里引发学生思考,聚焦分数本质,体会到磁钉的总数量与无关,顺势引出单位“1”的概念,然后在与自然数“1”的对比中深化对单位“1”的认识。
第二个关键活动是:给出12个圆圈,涂色4个,用哪个分数来表示涂色部分。通过这个活动,引发学生想象和思考,在学生得出、和三个不同的分数时,抛出第二个关键问题:总数量和涂色部分都一样,为什么用三个不同的分数来表示?在“同中求异”中再次把学生的目光聚焦到分数的本质上,深刻理解用哪个分数来表示关键是看把单位“1”平均分成了多少份和取了其中的几份。当学生对分数的本质有了深刻的理解,抽象和概括分数的意义也就水到渠成了。
三、课堂练习要聚焦目标
课堂练习和课堂测评是反馈和评价学生学习情况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也是检验教学目标是否达成的重要手段,因此,所有练习的设计都要聚焦目标。课堂练习部分只精选典型“说、想、填”分数单位和分数,旨在巩固分数单位和深化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在课堂评价部分,则直接选取了教材中相对应的“做一做”前三题,这三道练习难度层级上升,但都指向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可以精准反映出学生对本节课的掌握情况。
《分数的意义》是我用“双减双增”课堂模式上课的首次尝试,执教下来,能切实感受到课堂变化所带来的学生的变化,简明鲜活的课堂焕发起学生生命的活力。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不断尝试,勇于创新,勤学深研,力求做到“以学定教”、“以学定评”,简教乐学,让“教学评”一体化在课堂中成功落地。
[END]
来源:张小金名师工作室
以上内容仅作分享,版权属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