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徐继军(华夏基石管理咨询集团副总裁、高级合伙人,华沣管理研究院院长) 编辑 | 贺智颖(华沣管理研究院研究员、咨询师) 原创 | 华沣大客户销售(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
引言:
谈价格的确是大客户销售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也是一项艰难的挑战。价格报高了,怕丢单,担心一路过关斩将的辛苦付之东流;价格报低了,怕吃亏,弄不好后面的成本可能包不住。态度过于谦和,怕客户趁机压价;态度过于强硬,又怕把气氛搞得过于紧张,出现不希望出现的情景。真可谓“进亦忧,退亦忧”。那么,价格到底怎么谈?有没有靠谱的策略?我们一起探讨一下!
文约5100字 | 预计阅读13分钟
我们来看这样一个场景:
当企业的大客户销售团队向客户展示完解决方案、带大客户考察完示范项目、想尽办法消除客户的各种疑虑之后,饭也吃了,酒也喝了,终于到了谈价格的环节。
于是,大客户经理向客户进行严谨细致的报价。又是技术经济性分析,又是行业对比,又是资源投入说明,又是价值导向展示,一通操作猛如虎,终于证明了自己的报价是如何的合理且有诚意。
但是,客户方负责人马上皱起眉头,言语严肃沉重地说:“你们的价格太高了,我们肯定是接受不了的,你们得拿出更大诚意来,给我们一个实价。”
这时候该怎么办?
本来走到报价环节,是令人愉快的。这往往意味着,大客户销售进程已经走到了关键节点,三拜九叩就差这一哆嗦了。对具体负责该客户的大客户经理而言,绝对是重要时刻。
但是,这个时候该怎么报价呢?
实际上,这就是供需双方最为关键的一场博弈。这是一场集中了沟通、对抗、表演为一体的“智斗”。
首先,谈钱不丢人,而是负责任。
买的没有卖的精,这是客观事实。
如果为了拿单,把价格压得很低,最终在交付过程中企业肯定会想尽办法压缩成本,防止亏损。这对客户未见得是好事情。
即使不去想着偷工减料降成本,保证交期、更快交付、相对于拖延对客户而言,影响有多大,双方都可以认真评估。
服务过程中,派遣的人是最有经验、最精锐的专家,还是相对一般的专家,还是相对年轻的新手,区别可谓是天上地下。
让公司赔本赚吆喝,肯定最终会伤害客户利益。服务客户的团队奖金多少,肯定会决定销售人员的积极性和工作成效。
所以,我们希望跟客户最后达成的合作,双方都有良好的合作意愿,交付过程能够守时高效,交付结果能够保质保量,而且都有继续合作下去的愿望。
要做到这些,不是报价越低越好,而是价格公允。
其次,客户愿意谈价格,说明想合作。
客户觉得我们价格高了,一定是消极信号吗?
其实不然!
客户愿意谈价格,其实是觉得有谈价格的必要。
客户愿意谈价格,说明客户采购流程进展顺利,客户看到了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并希望达成合作。
道理很简单,客户采购产品和服务,首先是能够解决问题。如果客户对产品和服务不感兴趣,或者没看上,根本就没有继续谈价格的必要。
大客户销售领域有一句名言:“没有消息,就是最坏的消息”。客户愿意谈价格,就是积极的信号。
第三,客户为何谈价格,要做出准确判断
能够主持大客户采购的人,我们通常称之为“买手”,往往都是久经战阵、深得公司信任,甚至就是操盘手本人,通常“智斗”经验丰富,都不是一般人。
当客户提出“你们的报价太高了”时,这并不一定意味着客户真的认为我们是在漫天要价,或者觉得我们的产品服务价值不够。
这个时候,如果一个劲儿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希望通过降价去换取客户的认可,并非上策。而且,无原则的大幅降价,会让客户觉得我们的报价并不严谨、水分太多,会冲垮客户对我们方案和价格的认可程度。
此时,真正要做的工作,是认真观察客户,并通过交流试探,冷静分析,客户喊出“你们的报价太高了”,是什么样的客户心理。
客户“压价”心理通常有五种,具体如下图所示:
试探报价底线:这种情况最常见,产品和服务都已经认可,价格也做了横向比较,此时通常都要诈一诈,能诈出多少算多少。此时,大客户经理关键是要挺得住。 确有预算限制:此时客户的态度通常并不那么强势,而是摆出自己的实际困难。这就需要基于客户的预算,对方案进行调整和变更,实现客户目标的同时,让自己依然能够获取合理的收益。 方案还不满意:此时问题可能比较隐蔽,客户手里的各家供应商的方案互有优劣,客户有些举棋不定,只是将价格因素作为一种决策参考而已。面对这种情况,最终鹿死谁手很难讲,必须要从方案完善方面去想办法,从而增大胜算,而不能只将目光集中在价格上。 证明自身价值:负责谈价格的主持人,为了向自己的领导证明自己兢兢业业、砍价有功,必须要砍下一块儿来才能向领导交账。此时,在价格降低方面就要做出必要的姿态和让步,让谈判对手能够交差。 个人想捞好处:这种情况也难免会遇到。如果遇到这种情况,压价只是对方显示肌肉的策略,甚至就是刁难,让供应商看到自己的重要性,从而向自己寻租。此时,要么坚决放弃,要么做出相应的利益分配。结果不一定是降价,甚至有可能通过涨价产生相应的利益空间。当然,为了保护自己、保护公司,如果遇到这种情况,尽可能敬而远之。
那么,如何去判断客户真实心理到底属于哪种情况呢?就需要通过“策略2”来解决。
— 策略2 —
问出三个关键问题
如此关键的博弈,主观臆断万万不可!而要通过抽丝剥茧,搞清楚下列关键问题:
客户确实需要我们的产品或服务吗?
价格是阻碍客户做出决策的关键因素吗?
是否存在未注意到的关键问题需要解决?
采购主持人到底是怎么想的?
……
关于价格问题的“智斗”,除了要察言观色,就要通过言语试探,去看对方的回答和反应,并从中找到可供参考的蛛丝马迹。
实际操作中,可以通过向客户依次提出三个问题来获取关键信息,从而洞悉客户的真实心理:
问题一:我们的产品或服务距离贵公司的要求,还存在哪些差距和不足?
这个问题的目的,是确认客户是否认可我们提供的产品或服务。
当然,这个问题的问法还是有技巧的。
如果问得不合适,或者过于含糊,很可能让我们得到的信息很有限,甚至会导致我们产生误判。
比如:我们问“贵公司是否确实希望采购我们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客户有可能回答“那就看你们价格上有多大诚意了”,就会一脚把球给我们踢回来。
比如:我们问“贵公司觉得我们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怎么样”,客户很可能给我们一个模棱两可的回答“还好”或者说“我们还在比较”,接都没有办法接。
采取上面提到的开发性问题,效果则会明显不同。
客户如果对我们的解决方案真的不够满意,就会将这些关键要点罗列出来,让我们能够准确做出判断,从而做出有效回应。
客户如果对我们的解决方案足够满意,此时就会给出相对积极的反馈,从而使我们做出准确判断。
客户的回应如果模棱两可、含糊不清,切不可放过不谈。这表明可能还存在没有完全揭示的客户隐性需求,一定要设法搞清楚。
需要注意的是,只有“问题一”得到肯定积极回应时,或者我们完全消除客户疑虑时,我们才可以继续进行下一步,问出“问题二”。
问题二:价格因素是影响贵公司做出决策的唯一因素吗?
问题一的沟通,可以帮我们明确客户的态度,将谈判局面进一步清晰化。但是,并不等于消除了所有隐患。
毕竟,客户方的“买手”往往也是很难缠的。第一个问题如果答案非常明朗清晰,那岂不是变相地告诉我们,他们已经完全相中了我们吗?
所以,我们需要问题二进行验证。
如果客户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积极且肯定的,那等于验证了我们对于“问题一”的判断可以成立。
如果客户在“问题二”面前犹犹豫豫,那基本可以证明还存在我们的解决方案尚未覆盖的隐性需求。此时,谈价格是没有意义的,首先还是得把隐性问题搞清楚、解决掉。
如果“问题二”最终得到了积极肯定的结果,我们就可以更进一步,问出“问题三”。
问题三:若我们在价格问题上能够达成一致,贵公司是否会做出采购决策?
这个问题,看起来是“逼单”,实际上就是“逼单”。
不要因为这个问题直接,而有任何的压力或者不好意思。
已经到了这个时候,如果还不能确定客户在采购决策中的心理底线,而是盲目地与客户进行价格讨论是浪费时间,没有太大意义。
当“问题一”和“问题二”确认之后,意味着除了价格问题,已经没有其他未解决问题了。这也意味着,客户的采购流程进入了后期阶段。
但是,客户通常都是花心的,三心二意、水性杨花是常态,总是更倾向于“货比三家”。如果在此时还不懂得适当施加压力给客户,缩短客户采购周期,大客户经理就谈不上合格,更谈不上优秀。
我们在《大客户销售中的销售漏斗:一文说清应用方法和技巧》中提到的,提高转化率和缩短采购周期是提高大客户销售工作效率的关键所在。要实现这个目的,就需要大客户经理主动推动,适时施压,帮助客户做出采购决策。
诚意是相互的。客户想要以更低的价格获得我们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而且还是他们认可的产品和服务,那么客户也需要拿出诚意,也就是要做出采购承诺。
当上述三个问题都得到肯定且积极的回答时,我们可以正式与客户谈价格了。
— 策略3 —
开展具体价格谈判
价格谈判,就是将我方期望的数字、客户期望的数字,最后变成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中间值。所有过去的努力、未来的收益,都将由这个中间值决定。
如此关键的谈判,具体如何把握呢?
要点一:判断需求差距,做出推进决策
价格谈判的起点,是明确清楚我方报价与客户预算之间的差距。
如果差距很大,谈成的可能性就会非常小。
曾经有一位客户邀请我们去考察他们公司,也非常有诚意,希望我们采取管理咨询的方式帮助他们解决经营管理问题。过程中,聊得都不错,但是最后双方一谈价格,客户的脸色都变了。这说明差距太大,大大超过了客户的心理承受能力,其实不存在合作的基础。
这种情况可以说是,在前面的客户筛选环节就出了问题。对方或许并非我们的目标客户,不具备支付能力。
这种情况下,如果不能在客户预算范围内,给出替代性解决方案,就只能放弃了。同时,需要返回客户筛选环节,找出问题所在,优化潜在客户筛选标准
如果差距在可接受的范围内,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策略进行谈判。
要点二:坚定价值立场,不轻易降价
前面我们已经专门提到,主动降价并非上策。
产品或服务的价格,是和产品或服务给客户创造的价值对等的,单纯谈价格毫无意义。
同样是汽车,劳斯莱斯、奔驰、捷达从功能上相差有限,但是价格却相差巨大,为什么?价值不同!
同样是管理咨询,有些机构可以向客户收取几百万、上千万,甚至更高的咨询费,客户也觉得值得。相反,有些客户只收几十万、十几万,甚至更低的价格,对客户却毫无作用,甚至有害。客户会如何做出选择?
面对客户压价的诉求,我们应该强调所提供产品或服务能够给客户创造多大价值。
我们应该努力证明的,还是价值。而且,最好能够将客户的注意力调整到价值方面来。我们可以和客户探讨这样的问题:如果你们觉得我们上面提供的价值还不够,那么你们还有哪些价值诉求?
虽然很多大客户采购,都是“软预算约束”,预算其实可以浮动,但是也不排除碰到“硬预算约束”的情况。
如果客户方的预算特别刚性,客户方坚持表示,我们的报价超出了客户预算限制,我们该怎么办呢?
要点三:调整方案,应对预算压力
如果事情走到这一步,距离完成价格谈判已经咫尺之遥了。
面对既定的解决方案,以及客户的“硬预算约束”,我们可以有两种应对策略:
第一种策略,是调整财务规划和付款条件。通过延长账期、减轻短期内客户的资金压力,促成签约。当然,这种策略能不能通过,得看公司自己的财务政策。
第二种策略,细化服务内容,列出报价清单,进行必要的内容调整和删减。通过取消部分内容,做出基本满足客户要求的“简配版”,使得报价总金额能够符合客户的预算要求。
— 结语 —
客户提出价格异议,不是坏事,而往往是积极信号。这通常表明,客户对我们的解决方案感兴趣,并希望进一步合作。
解决价格问题的最佳策略,并不是降价,更不是主动大幅降价,而是搞清楚客户真正想要什么。
价格谈判策略的基础,是搞清楚客户心理。要搞清楚客户心理,要懂得怎么提问题。提问题是有技巧的。问题问得不一样,效果差异会很大。
价格谈判策略的核心,是搞清楚双方预期之间的差距到底有多长,并且去判断有没有办法消除差距。差距大到无法消除,就果断放弃,并且优化客户筛选机制,让以后少做无用功。
客户预算存在“硬预算约束”和“软预算约束”的不同。如果要在客户预算范围内解决问题,实际上距离成功已经只差一步。具体消除差距的方法,公司自己要能接受,客户也要能接受。
— END —
往期精选
企业内训 · 联系我们
诊断服务 · 联系我们
欢迎交流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