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出前几乎无宣发
开播后两个星期评分从9.0升到9.4
持平国产剧近五年最高分
这部剧精彩在哪里?
01
WOMEN
该剧改编自张桂梅校长的事迹,上一部相关题材的影视作品相信大家都有所耳闻。电影《我本是高山》,刻意丑化和扭曲真实事件与女性形象,用大量剧情烘托丈夫,该影片至今豆瓣仍未开分。
在看《山花烂漫时》之前,我以为会是一部严肃且侧重于苦难的电视剧,但实际剧情出乎意料,它完全不是一部沉闷地歌颂苦难的电视剧。
整部剧带有一股向上的生命力,用幽默的人物对白和富有生活气息的场景,以喜剧化的方式将剧情变得笑点与泪点并存。对此,编剧之一表示:
在所有剧情里,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女高开学第一天的瓢泼大雨。山体滑坡、泥泞山路、湍急水流.....拖拉机、自行车、牛拉车,她们跋山涉水,光着脚淋着雨,克服重重险阻,只为走出大山。
“路上遇到一些其她同学,走着走着人就不见了”
“山里头下了雨,根本走不出来”
大雨是女性困境的巧妙隐喻,这个场景让我再次想起了巴黎奥运会开幕式上的“大雨向下,女性向上”。任何风雨都无法阻挡女性前进的决心和步伐。
剧中,不仅有张校长歪歪斜斜地骑着摩托带着被酗酒父亲家暴逼殙的谷雨走出大山,对抗恐吓家暴的父亲,用笔记本密密麻麻地记录着山里女孩的残酷现况,还有她和闺蜜、学生、老师、县领导的有趣互动,她会着急地抢走闺蜜的摩托,会打趣自己的性格,会在得知学生喜讯后直接躺在地上大笑......无数的细节和对白,让张老师的形象更加饱满和生动。
这部剧的“女性群像”不局限在校长、老师和学生身上,还有着各行各业的女性身影。建筑工地的工人、采访张老师的记者、长期帮助她们的医生、悄悄透露信息的打工人、默默给张老师少收钱的豆花老板.....她们闪闪发光。
除此之外,作为全剧核心的女高主角团,四位女孩都有着非常丰富的人物形象,聪明倔强的谷雨,骄傲自强的蔡桂芝,豪爽开朗的宁华,淳朴灵动的柳细莺。除了各自独立的故事线,她们彼此还有着深深的羁绊。
“打肿你们的脸”
女性之间可以是朋友、恋人,更可以是对手。除了互相陪伴、并肩作战,更可以是棋逢对手,惺惺相惜。
初见时,谷雨和蔡桂芝针尖对麦芒“学号不代表成绩,说不定哪天就倒过来了”。彼此暗暗较劲却又共同为女高出谋划策,但当对方遇到困难时却又照顾对方自尊心的同时拉对方一把。
“你给我等着”
“等着呢,跑快点”
她们是彼此最好的天才女友,互相竞争,却又彼此支撑,携手并进。
HER
02
四位全女编剧笔下的女性视角,除了大声说出“兴女学、办女报、争女权”,展示女性对手和同盟,塑造女性群像,提及母系氏族、重视女性生理问题和女性现实处境之外,还隐藏在各种细节上。
比如从警局离开时,
“大鸣大放地写着男性优先,有谁觉得奇怪了?”
“我是上纲上线吗?我说的都是我看到的事实。”
再比如招生一开始时,周局问“男的为啥子不行呢?”
回答是“你不要那么敏感,抓住这个不放。”
在我看来这部剧带有一种国产剧几乎没有的“俯视感”,特别体现在对男性形象的刻画与剧情塑造上。相信看过剧的人或多或少能理解这种感觉。
在男性酒局上,宛如“撒尿”一般的“敬酒”,和后来张老师在母系族群上和女性喝酒的场景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女性视角的独特之处,其实不仅在于对女性的塑造和剧情的展现上,更在于它传递出来的力量。
03
END
这部剧当然并非完美。较多的男性正面角色和高光,特别是两位男老师的塑造,虽然戏称“女老师承担事业线,男老师承担爱情线”,但相比之下其她女老师的角色塑造和人物剧情比较单薄。
在招聘时喊出“兴女学、办女报、争女权”的魏庭云老师,却是剧里唯一承担感情线和怀孕职责的老师。在花絮里,问给生下来的孩子起什么名,演员们哄笑着说着一个又一个随父姓的名字,获得“亲爹认证”的“姚一姚”“姚钱树”。
镜头外,我们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除此之外,现实中真的有家暴妻子,却一心爱女儿渴望女儿受到教育,并因此痛改前非的爹吗?
个人认为在这部剧的后期,在一些剧情和角色的处理上明显变得妥协,稍有遗憾。
总体来说,这部剧“近五年第一”的称号,当之无愧。每位演员的演技都非常精湛,能够让你沉浸式地感受大山里发生的这些事件,了解她们的故事。
我在观看过程中,流了好几次眼泪,为正在走出大山的她们、为已经走出大山的她们、为带她们走出大山的她们、为仍困在山里的她们。
最后,我想把苏敏阿姨写给五年前自己的这段话,送给所有在路上的女性,更送给屏幕前此刻正在阅读这篇文章的你和我。
希望你自由地活着
永远在看花的路上
文案丨酥酥
图源丨网络
感谢关注她娱
和我们一起看见女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