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西南味道——地瓜糊涂(梁雅 朗读)

文摘   文学   2023-09-06 12:08   山东  

作者:老管   朗读:梁雅

点击下面可以收听文章朗读

在现代汉语词典里面,糊涂一词被解释为:不明事理对事物的认识模糊或形容内容混乱。历史上把糊涂演绎的最有哲理的就是郑板桥的 “难得糊涂”,是人生的一种境界,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用现在网络语言表达就是“你品,你细品……”但在鲁西南农村地区,糊涂还表示是一种饭的意思,指的是用面做成的比较粘稠的流食,类似于城里人所说的粥;还延伸为像糊涂一样的流体,如泥糊涂。我觉得这应该才是糊涂的本意。

 

小时候,鲁西南农村不富裕,人们做饭也比较简单,特别是在冬天农闲的季节,早上基本上是喝糊涂。早晨,邻居们相互问候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今天清起来恁吃嘞啥饭”“插的地瓜糊涂”。小时候大人们做糊涂饭都说是插糊涂,我也不知道是不是这个“插”字。

 


糊涂有咸、白之分。咸糊涂,顾名思义,就是咸饭,是加上油盐和菜叶、海带、黄豆、花生米、粉条等做成的糊涂,类似于城里人所说的胡辣汤、豆沫、油茶等。白糊涂就是不加盐和油等佐料,用玉米糁子、地瓜有时也加入黄豆、花生米等直接熬成,称之为棒子糊涂、地瓜糊涂、豆子糊涂等。

 

农村最常喝的就是地瓜糊涂,也叫红芋糊涂。做地瓜糊涂的程序简单的不能再简单,地瓜洗干净,去皮或者不去皮(小时候大都不去皮)砍成小块下进锅面,将水烧开、地瓜煮熟,和上稠面糊,边搅拌边下锅,等开锅了地瓜糊涂就做好了。操作要领务必是要搅拌,因为面糊比较稠,不搅拌的话容易糊锅。做糊涂最常用面的是用玉米面和小麦粉,我们将玉米面称为棒子面,将小麦粉称为“好面”或“白面”。

 


老家有一种用长南瓜做的糊涂,我们叫“木瓜”糊涂。这种长南瓜的名字在菏泽地区比较特殊,我们成武县叫“木瓜”,而木瓜还有中药“木瓜”和水果“木瓜”之分,外地人听起来容易混淆,估计只有成武人才知道我们说的“木瓜”是什么瓜。但在曹县却被称之为“北瓜”,到了牡丹区一带又被称为“京瓜”。同一种瓜,为什么在鲁西南相邻近县区叫法差别这么大呢?我不知就里。

 


地瓜虽然不是鲁西南地区的主要作物,但是那时候几乎家家都种上几分地的地瓜,秋天收获后存放在自家的地瓜窖里,能吃上一冬天。所以,地瓜糊涂,当然就是庄稼人最常喝的一种糊涂。我小时候不喜欢喝白糊涂,特别是用棒子面和(huò)的地瓜糊涂和木瓜糊涂,真是难以下咽。那时候的地瓜和木瓜都是自家种的,品种不好,含淀粉多而糖分少,所以我感觉很难喝。含淀粉多的地瓜用老家的话说叫“干面”,就是像吃干面粉一样,一点也不甜,还容易噎着,所以我有好多年不吃里面的地瓜,光喝糊涂。不过,后来有了品种改良的地瓜,很甜,口感很好,我又开始喜欢吃了,一碗糊涂,喝下去既舒服又养胃。

 


农村人无论春夏秋冬,吃饭的时候总是喜欢端着碗蹲在街上或者胡同口吃饭。寒冷的早晨,端上一碗热气腾腾的地瓜糊涂,夹些酱豆子、腌辣菜等小菜,边喝边拉家常,是一副简单和谐的乡村场景,但现在再也见不到了。农村老人常说,喝糊涂要双手捧着沿碗边转着喝这样既温暖了双手又能很快喝下去,浑身都暖和和的。 “糊涂凉了会更加粘稠,喝着糊嘴,所以要趁热喝,才能体会出喝糊涂的快感和温暖。

 

鲁西南的农民淳朴善良勤劳憨厚,几乎天天喝糊涂,但人却不糊涂,宁可自己勒紧裤腰带,也要完成出河工、交公粮等任务,为国家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地瓜糊涂,既好喝又挡饿,喝上两碗糊涂,不吃馍的话也能饱了。老家发音“糊涂”为“糊肚”,可能也是喝糊涂能填饱肚子的意思吧。

 


现在,城市的饭店里面可以提供南瓜粥、小米粥、玉米糁子粥甚至皮蛋瘦肉粥,但是从来没有见过哪个饭店提供地瓜糊涂,或许是地瓜糊涂太过平常,登不了大雅之堂,无论是多大的城市,多好的饭店,你可以品尝到山珍海味,但难以寻到一碗地瓜糊涂。

 

地瓜糊涂,是地地道道的农家饭,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鲁西南农民,儿时的一碗地瓜糊涂,也承载着满满的乡愁:天寒地冻的早晨放学回到家里,喝上一碗母亲做的热乎乎的地瓜糊涂,瞬间感到通遍全身的暖和,这也是小时候的一种幸福。

 

感谢菏泽广播电视台主持人  梁雅  友情朗读


鲁西南味道——芝麻盐(甜甜朗读)

鲁西南味道——榆钱(梁雅朗读)

鲁西南味道—油脂渣(油滋啦的)

鲁西南味道——鸡蛋蒜(梁雅朗读)

鲁西南记忆——鸡蛋茶(梁雅朗读)



管天管地管空气
包罗万象,传递社会正能量 鸡毛蒜皮,笑看世间众生忙 顺其自然,无偏无倚以禀受 随遇而安,不悲不喜勿慌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