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面可以收听(朗读:马文平 友情对白:李民)
熟人相见或者朋友引见,不免会相互寒暄一番。相互寒暄的语言有很多,城里人会说“你好”、“见到您很高兴”等之类的语言。农村人朴实、语言不丰富,大多会说“吃了吗”、“赶集去啊”等打招呼语言。
过去在鲁西南农村,生活圈子比较小,都乡里乡亲,低头不见抬头见,打个招呼就是见面的礼仪,也是一种相互沟通的方式,其实也没有具体的事情进行交流。如果不打招呼,就会被别人认为不礼貌。我小的时候不爱说话,见了邻居基本上不会主动打招呼,他们都说我“架子大”,当然我那时候年纪小,邻居们也只是开开玩笑。
上世纪80年代,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农民的生活有了很大的变化,手头也渐渐宽裕,会经常赶集去购买一些生活日用品,农村集市交易日渐活跃。
小时候跟着父亲去赶集,不免会碰到一些表大爷、表舅等之类的亲戚,远远的看见了,就会相互打个招呼。其中大人们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用钱不”,对方就会赶紧回答“不用、不用。你还用钱不?”,父亲也会回答说“不用、不用”。有时候还会问候一下长辈。
“这一蹦(最近)俺舅身体咋样啊?”
“恁舅身体好着嘞,几个老头经常聚在一起打纸牌。俺嫲嫲(姑妈)还能吃饭不?”
“恁嫲嫲身体不孬,饭量也行,一顿能吃一大碗。”
“那就好、那就好”
“其他没别的事不?”
“没有、没有”
“那就走吧?”
“走吧、走吧”
“用钱不”,是过去农村赶集很常见的一种相互寒暄的场景。两个熟人见面后,会抬起右手放在左胸前的上衣兜上,将两个手指头伸进去,装作掏钱的样子,相互虚让一下。如果是冬天,还会解开胸前的扣子,将手伸进里面的衣兜装作掏钱。其实就是双方的相照面寒暄,衣兜里面有没有钱还在两可之间。被虚让的人也知道是一句客套话,自然不会当真。
这些客套话,大家都习以为常,都明白其中的含义,如果万一有人当了真,或许会出现下面的对话:
“你用钱不?”
“不用。你还用钱不?”
“我有我有。你用钱不?真嘞”
“那我用点吧”
“哦,……那等会,我给你借点去。”
这当然只是个网络段子,农村人要是真急着用钱,也不会趁这个机会借钱。要是哪家孩子结婚、盖房、买化肥等急着用钱,只要一张嘴,邻居亲戚们都会慷慨解囊,借钱的人家也会在卖了棉花等有了收成之后,及时将借款归还。还钱时邻居也会说一句“不急,拿着花呗。”
在农村十里八乡的基本上都认识,有时候会在集市上买熟人的东西,付账时,卖家就会说“别给啦,拿去用吧”。但谁也不会沾这便宜,即使对方说不要,也会把钱硬塞进对方的钱箱子里。
“用钱不”、“留下来吃饭吧”、“坐一会再走吧”、 “不急,拿着花呗”、“拿去用吧”等是农村最经常挂在嘴边的客套话,这些客套场面话久而久之就成了一种类似口头禅似的 “开场白”,是农民淳朴的一种表现,不存在所谓的虚伪,话里面体现的是一种潜意识的“礼节”“礼貌”“热情”或者是“委婉”。这或许是鲁西南农民在长期生活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境界,就像欧阳修的一句诗文:“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现在农村生活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家都富裕了,手头不再缺钱。即使现在去集市赶集,碰见了熟人,也很少有人再说“用钱不”这句口头语。
“用钱不”,是一个具有时代特征的乡村语言,也是即将消失的鲁西南记忆。
(旧文重发)
感谢 菏泽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研究院 马文平 友情朗读
菏泽市发展改革委员会 李民 友情对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