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越剧团演出的《桃花扇》,越剧编剧不知是谁【注:找到本子了,应该是杨颀,但我这会儿手头懒得找了,以后再补充详细信息哈】,由其脉络来分析,是受到欧阳予倩的改编版本影响颇深。
《桃花扇》原作四十余出,爱情部分的篇幅仅居其半,改编、上演不易,而欧阳予倩的改编本可谓是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一个版本。
以其篇幅短,更加有力的渲染了国破家亡、山河破碎的乱离世象。最大改动在于最后结局,孔尚任原作中侯朝宗和李香君双双出家,以点明对现实的无奈和反抗,欧阳予倩版本,却是写出了历史上侯朝宗的真正结局——他最终还是参加了清朝乡试。以此,加强李香君和侯朝宗人生抉择的矛盾,以及悲剧的深刻。
这个改动在我看来,是点睛之笔。
只有同样处于大乱离的时代背景下的人,才能写得出那样痛心的结局。
还扇?避世?躲避人间乱离而寻一个安身桃花源?不存在的。
这样生裂的痛苦,不是亲历过那苦痛的,不能明白。
在欧阳予倩做出这个改编以后,以其与时代的契合,30-60年代的《桃花扇》戏剧演出,这个版本几乎成为通用,以其改编本作为摩本,涌现大量的戏剧作品。
以我所知,例如:
南京市越剧团竺水招、筱水招主演的《桃花扇》;
上海越剧院金采风、丁赛君主演的《桃花扇》;
北京京剧院杜近芳、叶盛兰主演的《桃花扇》;
西安电影制片厂王丹凤、冯喆主演的《桃花扇》。
其中影响,莫以电影《桃花扇》为甚。我还是小时候看过的,这么多年过去了,仍旧盘桓脑海。(色女本色:当时是冯喆给我印象更深的哈哈,反正我就盯着帅哥哥流口水ing~)
王丹凤美到骨头里自不待言,还有一股气,刚开始在船上叹道“不知亡国恨的何止商女”,淡淡妆容却是极端妍丽的五官,你就知道,末世江南秦淮灯影里淡却又深刻的女子,能和复社领袖有着心灵相契。
冯喆的侯朝宗,怎么帅法不夸了,李香君落难在庵里,病甚,侯朝宗看到李香君,打开桃花扇,你瞧瞧,你瞧瞧,两个人的相濡以沫以及过尽千山的沧桑风华。侯朝宗失节,最后离开李香君,满山黄叶,一条小径通向未知的远方,映出山河无限萧索。大时代下个人命运的悲凉和失落,意蕴无穷。
回到南越版。
那句“曾记得秦淮分别时,月色迷蒙星光昏”唱得尤其好,百分百的本嗓,音韵悠长,舒展到了极处,月色和隐约带着回声的惆怅随之涌出,似也可见明末那一番文人萧索,秦淮失意的气质,有明诗的意象。
恩,还有竺水招的本味儿。
额,这是杨乃武,并非侯朝宗。但这不是,长得挺侯朝宗嘛……
再来听听竺水招原唱。堪称曲中精华。
(共三小段四面唱片,分别,追念,怒责)
(最近没空,以后做成视频吧,大家先听)
淡淡冷漠的畸零感、沧桑感的人文意境,配上凄清杜宇三两声,冷且痛。
“身随江流漂泊去,寸心时时羁金陵”,记得初听“羁”字,心旌摇动,这词儿谁写的啊,谁写的啊!太好了,太美了,太是明末文人飘零自叹的写照了!!!
配上竺水招微微撕裂的一声叹息,简直是,美,美绝了。热泪盈眶啊啊啊啊啊!
这段音韵之美,意境之远,境界之高,声色如画,怎么夸,都夸不够。
侯朝宗这个角色,是很“深”的。
他是一个文人,也是一个才子。
文人就有一种家国责任压在肩头的沉郁,躲避,抑或直面,类似于生存还是死亡的人生命题;才子,则有一种不切实际的浪漫,眼下安稳、情爱缠绵胜过一切。
明末清初的破碎山河,这两种气质永远无法取得协调统一。
一面是侯才子贪恋着与香君的纯挚之爱,一面却是复社文人无时不刻在体味着国破家亡的末世痛楚。
竺水招的侯朝宗,完全把这种深沉况味体现出来了。
剧的最后,侯方域已投身清廷,面对爱妻痛责,他喃喃辩解:“为你我才未曾死。”是借口,也是真心话。
多少生与死那不堪承受的抉择中,目睹鲜血染就桃花扇,不仅感念香君的贞烈,还有她永恒的芬芳。
这乱世,只要她在,只要那一种温存的浪漫在,他就能够逃避苟且。
然而香君比他更清醒,更勇敢,她亲手撕裂桃花扇,亲手撕开了这一层不切实际的幻想。
“你不能起义兴师,救国家于危亡之境,难道说你还有诗酒流连、风流自赏,闲适的心情?”(选自京剧杜近芳版《桃花扇》)
这乱世,破碎了的心,破碎了的感情,破碎了的人生,无处安放。
金弹打,鸳鸯分,生离死别多伤情;山河碎,梨花落,多少人不幸,多少人不幸。
附:南越《桃花扇》选段
(其一:这段唱词完全不符合越剧的规则,然而……)
从北方,避灾祸来到金陵,
想不到啊,遇见你呀,香君。
难忘,月色迷濛夜,
花枝下,依稀掩映。
低低切切,共谈心,
缠缠绵绵,幽情生。
我了解你呀,永远记得你却妆奁,
忠奸善恶,爱憎分明。
我生平只有你一个知音,
地老天荒不愿离分。
(合)
金弹打,鸳鸯分,
生离死别多伤情。
山河碎,梨花落,
多少人不幸,多少人不幸。
(其二)
休难过,莫伤情,
劫后重逢倍相亲。
曾记得,曾记得,秦淮分别时,
月色迷濛星光昏。
曾记得,别离凄切处,
杜鹃声声啼不停。
我身随江流飘泊去,
寸心时时羁金陵。
见到血书桃花扇,
更是悲痛不欲生。
恨不得插翅飞回媚香院,
无奈何烟波隔断路难寻。
几次梦中情切切,
更锣惊醒灯火明。
李香君:几次梦中情切切,
更锣惊醒枕湿尽。
香梦惊,枕湿尽,
两地相思心同心。
(其三:)
李香君:
你为何不学陈定生,
永遁山林不降清。
你为何不学吴次尾,
血染池州抗清兵。
枉读先圣先贤书,
你的正气何处存。
什么是威武不能屈,
何谓富贵不能淫。
言犹在耳词犹新,
你你你……竟然做了变节人。
侯朝宗:
有你我才活人世,
发誓对你未变心。
请看这把桃花扇,
至今就在身边存。
李香君:
我为你枯守闺楼门,
我为你剪刺咽喉鲜血淋。
我为你死也不霎眼,
我为你在赏心亭前骂奸佞。
侯朝宗,
你却变节去应试,
你却苟且偷残生!
怪我香君双眼瞎,
错认你言行不一的负心人。
还有一个花絮。
八十年代起很长时间内,《桃花扇》被发现的唱腔就只有“从北方,避灾祸来到金陵”。
后面“休难过”的部分,直到21世纪才重现于世。
大家很开心,可一听都有点傻:词太文,听不懂。
竺小招同学兴高采烈的说:她有老本子,她去找。结果老本子找来了,其他都解决了,就最后一句:几次梦中情切切,更锣惊醒***。
本子上是和李香君一样的,“枕湿尽”,但是竺水招明显不是这三个字。
老虎反复听,听不懂,愤摔本子:我妈妈就爱乱改词,不理她!于是竺小招后来都唱枕湿尽。
后来过了好些时候,中唱上海出版这段,不知道哪位大手,竟然听出了是“灯火明”,诶呀妈呀真是拜服到五体投地呀!(话说这仨字改的还是不错滴,应该不是竺水招随性所至改唱词,但是唱本上并没有改过来。)
然后呢,她真的就是特别特别喜欢,总想着要公开唱一下。
上面视频我记得是2005年左右,上越建团五十周年庆典,钱大院邀请她。她开开心心的就带着这个唱段过去了,一到现场有点懵,上越这个庆祝不按常理出牌,就在大马路上搭个台子直接开麦。
可想而知,这么冷门的唱段,完全随机的路人观众,压根没有得到任何【听懂了】的反馈……她后来自嘲说,早知道带【借花献佛】啦,好歹还能暖个场呐。
不过我还是挺喜欢这段唱的,这就是完全原始朴素未加工了。可惜糊了点,高清化尝试后仍然无用。
【这个视频不知道是后期剪辑还是她另外场合有唱。我努力看了看不清,分辨不出了。反正咱主要是讲花絮,花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