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更多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杂项 | 八卦和一铲子……洛阳铲?
文摘
艺术文化
2024-09-14 14:36
江苏
微博看到一个大八卦,不申请转载了,连出处一起拷贝过来吧。
《柳毅传书》,童芷苓,好闺蜜,插花《鬼恋》
关于徐訏,在上文提到过。
现在能找到的只有九十年代回忆文。但
其实我在四零年代里小报看到过的,关于他为竺改编剧本一事,但是找不着了。
越剧五十年代后总以小妹妹或者学生的面貌出现,但她们在四零年代其实和文艺界关系一点都不逊色,而且总是以平等关系出现的。当然那会的小报,比较喜欢往绯闻上头靠。有些分明没啥的,也能说成有啥。
顶典型的是徐玉兰和王丹凤了。她俩要好到啥程度呢,就是徐玉兰离开国泰(筱丹桂)之后,在龙门演出。王丹凤包了前排票天天去捧场。
传说她们曾经结拜姊妹淘,但是小报说到内在的细节,我觉得十有八九不准,所以就随便一看。包场,总去看戏,总在一起,这些都是外在的,就不会错了。小报为啥要说她们
结拜姊妹淘呢?因为要宣传GL~
就一点没影的事,尽瞎说
这就是四十年代的嗜好,但凡走得近一些,异性不用说了,同性也张口就来。
但也不要觉得说那时候真有那么思想开放,那会带英帝国遇着这事儿还抓人呢,而在上海滩,两个女孩子好一点,就说她俩咋咋了,但要是两个女孩子看上去真的有点咋咋了,或者有的女孩子过于男性化了,那么各种严厉的风评就来了。
反正是既要……又要……
徐玉兰和王丹凤关系好的小报我有收,这会儿懒得找了,啥时候顺便看到就贴出来哈。
不过后来没见她俩互动了。
上面的PO文中说到张爱玲、苏青和徐訏三大流行作家,与越剧关联都深。想一想还真是这么回事。
苏青我也写过了:
尹桂芳和苏青(一)
尹桂芳和苏青(二)
但我不认为《怨女》取名银娣是越剧化来。这指的是《舞台姊妹》和《红楼梦》的曹银娣吧?但是前者拍完就被批了,后者WG前一直没有大范围放映。我不认为张爱玲在1966年发表这篇小说时,会有意做这样的挪用。《怨女》本质上是《金锁记》的嫡亲妹子。
但张爱玲却是写过越剧最多的一位作家。(没有小说)她写作的成名时期和越剧在上海扩大影响的时期是一致的,所以作为一位作家及时捕捉风尚,真是非常容易触及的。吴侬软语又保证了欣赏的入门之易。她写越剧和桑弧没多大关系。
很容易看到,张爱玲对于越剧的复杂情绪。张是容易发现或者说创造美的人,但又是最能看见并不吝鞭挞丑的人。比如,她就会说一个男人清清爽爽,两只鼻孔永远不干净(不要太在意,那时候抽大烟的多^^)《更衣记》貌似说过清朝衣服奇丑出天际。——有两年互联网上啥老的都是好的时候,我记得一堆转发对着一张古董清衣图片喊好——浑不顾其一坨的配色和完全没有女性特点的事实。你瞧,审美也是需要皇帝的新衣,一直都需要那个叫破真相的小孩。
所以,她看到越剧是美的,张爱玲那样爱美的人,舞台上的梦幻之美,我相信她向往过。但是撕开来看,越剧也是不那么美妙的,在她四十年代初看到的原生态,四五后下乡探望胡兰成时接触到的匪夷所思和将就,傅全香土改劳动的细节被她直接写进了小说,每一种反差都是一种不解,也有一种心疼。但她竟是从原生态时期就在关注着了。经常性把越剧和她所思的关联性写进文章。比如《借银灯》(即《借红灯》),胡兰成和范秀英的《十八相送》,几乎碰碰就能联想到越剧。她没写过越剧剧本,没写过相关小说,只是和越剧缺了一点缘份。五十年代独自在美国的她,从距离到心理上,都孤立了。
最后,PO文中《江湖行》的电影汁源我找到了。共享在此。
https://pan.quark.cn/s/a58a91d1bd8a
一个月哈。之后就取消共享了。
据说是徐訏原著内容被砍了太多。但是我没办法找到原著。
粗略看一眼,电影拍的是跑帮时期,不是上海滩时期哈。一个半小时的电影,好几段越剧,多数是当时HK和上越交流过的剧目,亦足可见当时越剧在HK的风靡。但妆造和当时的古装及黄梅调电影无异,就是繁琐的堆花花,但没啥讲究。(我没看全,具体大家感兴趣自己看吧。)
相关阅读
象这样的好书,定要读它一个畅快!
讨论 | 继续聊聊时代变迁下的越剧
讨论 | 八九十年代的越剧是如何走向没落的?
讨论 | 无处安放的戏曲身段表演
讨论 | 戏曲表演的影视化趋向,不可逆?
吕瑞英、李云霄 | 《花中君子·骂堂》对照
接着聊聊吧
借《阳告》,夫子自道
搬运 |《有戏人生·竺小招》
搬运 |《有戏人生·竺小招》第二期
搬运 |《有戏人生·竺小招》第三、四期
挖呀挖 | 何赛飞、夏赛丽彩唱的《庵堂相会》片断
chat | 民国期间戏曲的日子不好过
竺派还有希望吗?说点心里话
端午安康 | 沪剧《庵堂相会·看灯》邵滨荪、石筱英 百看不厌
戏曲炫技,致命魅力:猪八戒吃人参果,三万六千个毛孔无一不畅快
戏曲炫技,致命魅力(二)传承与流变
关于定腔定谱……哦,我是要听戏呀!
我见美人心欢喜,由蔡兰英剧照谈起
珍品|已经很罕见的越剧MV《西湖山水》何英
竺派《桃花扇-追念》唱腔赏析
一曲两唱 | 张琳和裘赛琳的《回十八》
珍品|南越版《白雪红梅》,竺小招的贾宝玉
炫图&忆旧 | 越剧《大观园》
书与戏 | 从王安忆《天香》到单仰萍《沈寿》
聊 | 戏曲和流行文化,由《第二次握手》想到的
资料 | 尹桂芳竺水招四十年代唱片集锦
1986年全国中青年越剧演员广播大奖赛【越苑十佳】
1990年霞飞杯越剧青年演员电视大赛
《汉宫怨·游园》|1995年全国著名越剧中年演员电视展演
回味 | 宝藏号·宝藏视频
瞎聊
瞎聊(二)
另一种艺术:“开骂啦”《珍珠塔》锡剧版
另一种艺术:“开骂啦”《九斤姑娘》
感动哭了,今天不推荐出来我都睡不着觉!
美和传承,微创新
竺水招50-60年代(系列文章集合)
竺音清响
越剧,评弹,读书心得,以及影视剧情讲解内容分享
最新文章
实例教入门 | 如何让戏精Deep Seek写出全程无虐小甜饼
我用Deep Seek写了一段《莫愁女》唱词,超带感,但它不是越剧
AI+越剧 | 让尹桂芳来唱!
AI美文 | 水袖惊鸿处
强推Deep Seek(深度求索),越剧剧本的人才之殇即将解决!
春晚无锡分会场爆了!《无锡景》用评弹唱,是苏州话?
二十四节气之大寒 | 明朝换新律,梅柳待阳春
赏·AI+越剧 | 竺水招《三盖衣》六句
艺术表达中的灵魂共鸣 | 竺水招与《柳毅传书》在毛姆视角下的新解读
赏·AI+越剧 | 陆锦花《为你小姐珍珠凤》
越韵古诗 | 孟浩然《春晓》南京越剧团
赏析 | 竺派传人杨咏琪
十二花神、国色芳华 | 偏看AI色不足
洋节就比中国传统节日“香”吗?
2025:一元复始,万象更新;柿柿如意,万柿胜意
AI探索 | 有没有一点点像呢?
老曲新谭 | 萧雅演唱《中国越剧》主题曲 #AI TEST
2025人均编导演音美小能手!
赏析 | 竺派传人裘赛琳
想当初,岁月如歌;重回首,青山依旧
共赏 | 一版罕见的《柳毅传书》
讨论 | 传统艺术复兴有望了吗?(附彩蛋)
绝版 | 专业级别修复1949《越剧菁华》全片上传
绝版 | 专业级别修复《卖婆记》#竺水招 #越剧
中国的老祖宗是有点点厉害的……
南京七彩越音艺术团上演南越看家戏《汉宫怨》
2025“芳桂衍华”尹桂芳挂历上新啦!
现场 | 戏韵传承 美在南航:南航学子的第一堂越剧课、第一首纯正越腔
资料 | 一张珍贵的演员表
杂项 | 八卦和一铲子……洛阳铲?
美和传承,微创新
求问 | 为什么她们演盲人可以不眨眼?
2024江苏戏曲中秋晚会掠影·《借花献佛》
厌弃大清,活在大清
感动哭了,今天不推荐出来我都睡不着觉!
另一种艺术:“开骂啦”《珍珠塔》锡剧版
搬运 |《有戏人生·竺小招》第五、七期
在北宋,王献之的一幅书法价值几何?
另一种艺术:“开骂啦”《九斤姑娘》
梅兰芳对于老戏新改,以及对于批评的态度
漫谈 | 新版《柳毅传书·无字书》
挖呀挖 | 何赛飞、夏赛丽彩唱的《庵堂相会》片断
只是当时已惘然,新版《柳毅传书》上演前后
搬运 |《有戏人生·竺小招》第三、四期
南越为何四十年从未上演《柳毅传书》?
追星的日子:前奏
搬运 |《有戏人生·竺小招》第二期
搬运 |《有戏人生·竺小招》
桃李春风一杯酒,新竹高于旧竹枝
chat | 民国期间戏曲的日子不好过
分类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原创标签
时事
社会
财经
军事
教育
体育
科技
汽车
科学
房产
搞笑
综艺
明星
音乐
动漫
游戏
时尚
健康
旅游
美食
生活
摄影
宠物
职场
育儿
情感
小说
曲艺
文化
历史
三农
文学
娱乐
电影
视频
图片
新闻
宗教
电视剧
纪录片
广告创意
壁纸头像
心灵鸡汤
星座命理
教育培训
艺术文化
金融财经
健康医疗
美妆时尚
餐饮美食
母婴育儿
社会新闻
工业农业
时事政治
星座占卜
幽默笑话
独立短篇
连载作品
文化历史
科技互联网
发布位置
广东
北京
山东
江苏
河南
浙江
山西
福建
河北
上海
四川
陕西
湖南
安徽
湖北
内蒙古
江西
云南
广西
甘肃
辽宁
黑龙江
贵州
新疆
重庆
吉林
天津
海南
青海
宁夏
西藏
香港
澳门
台湾
美国
加拿大
澳大利亚
日本
新加坡
英国
西班牙
新西兰
韩国
泰国
法国
德国
意大利
缅甸
菲律宾
马来西亚
越南
荷兰
柬埔寨
俄罗斯
巴西
智利
卢森堡
芬兰
瑞典
比利时
瑞士
土耳其
斐济
挪威
朝鲜
尼日利亚
阿根廷
匈牙利
爱尔兰
印度
老挝
葡萄牙
乌克兰
印度尼西亚
哈萨克斯坦
塔吉克斯坦
希腊
南非
蒙古
奥地利
肯尼亚
加纳
丹麦
津巴布韦
埃及
坦桑尼亚
捷克
阿联酋
安哥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