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期}
编辑/胡恬
校订/兰雅婷
学界有没有性别不平等?当然有!对于从事学术工作的女性,如何协调高强度的科研压力与照料家庭的责任?这是女性学者经常困扰的问题!
这种不平等,需要被看见和承认。我特别想分享这篇文章:台湾大学的廖珮如副教授分享了自己在学者与母亲的双重身份下的求学与研究历程,也许可以带给我们女性求学者们一些启发!
*教授个人主页:https://econ.ntu.edu.tw/archives/5950
01.
求学历程:“下课后只想当宅女”
考大学后,我依循着科系排名而进了台大经济系。但我对于经济学的认知仅止于课本上的叙述,就是不排斥但也说不上喜欢。大学时期,我常被朋友戏称“主修社团、副修经济”[...]。
就这样懵懵懂懂地到了大四,由于不确定自己硕士毕业后要做什么,而且台大经济研究所硕士班当时没有推荐选拔的机会,不想花时间准备研究所笔试的我,就直接选择政大国际贸易所,希望国贸所多元的课程能成为自己未来就业的基础。
到国贸所后,渐渐发现自己与典型商学院学生的差别:自己并非活泼外向、不注重穿着打扮、下课后只想当宅女、只对经济模型情有独钟……因此,我决定要回到经济学领域。在郭炳伸老师的指导下,我开始觉得做研究很有趣。
对我而言,做研究就如同打游戏,差别在于没有攻略本可以参考,只能不断尝试,甚至需要思考不同的策略直到有研究成果为止。于是,撰写硕士论文的过程中,出国攻读经济学博士的想法已悄然萌芽。
硕士毕业后,我先担任专任助理并准备申请国外博士班。然而,由于英文成绩不理想,再加上男友(现在的先生)不可能一起出国,对于出国攻读博士这件事,我始终举棋不定。于是,我退一步先进入台大经研所博士班就读。
在这一年中,经历了博一许多必修课程的洗礼,也遇到了志同道合的好友,但是,出国念书的想法却未曾消失。我最终只从美国经济博士班排名前25的学校中选择10所申请,是否能出国攻读博士就交给上天决定。最后,我踏上了前往美国的班机,前往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求学。
*图源:Google
在 UCLA 的第一年,除了语言和生活的适应外,上课时常如“鸭子听雷”般不知所云更是一大挑战。所幸有学长学姐们的帮忙,让我逐渐适应美国生活,并顺利通过资格考试。
关于博士论文,我选择使用总体模型讨论人口议题,探讨人口变迁对总体经济的影响。我选择这个研究方向是因为,这个议题对我而言并非遥不可及,而是我在日常生活中就能感受到的决策行为。因此,我才能借由观察生活而挖掘研究议题。非常感谢博士论文指导教授Gary Hansen 和Matthias Doepke 耐心的提点,让我得以完成博士论文并在修改后顺利发表于顶尖期刊。
由于念书期间已返台结婚,取得博士学位后便定下来回台湾工作。很幸运地,我的学术生涯能以中研院经济所为起点。中研院经济所丰沛的资源成为滋养我成长茁壮的养分,让我得以了解学术尖端的研究议题。
最重要的是,在这里我遇见王平院士,并成为王院士的合作作者。经由一次次的学术讨论,我吸取了许多研究经验,更体会到身为研究学者应有的坚持与风度。
*图源:Google
02.
“在研究与小孩的夹击中求生存”
然而,人生不总是一帆风顺。取得博士学位返国后,我陆续生下两个小孩,在研究与小孩的夹击中求生存就成为一项重大挑战。
做研究需要一段安静且长时间的思考。但是,小婴儿不会等我研究告一段落才睡醒找妈妈,小朋友也不会在幼儿园耐心地等妈妈推导完模型再去接他放学。因此,每天挖东墙补西墙,来匆匆去匆匆,成为我生活的新常态,一段时间过后,我迷失于看似忙碌却没有进展的生活,进入学术生涯的低潮。
幸而,在我起心动念想专职当家庭主妇时,台大经济系拉了我一把。面对这个转折,我不断思考,如何才能鱼与熊掌兼得?唯有重新让工作与家务回归正轨,我才可能静下心做研究,否则一切都是奢谈。经过这几年不断的尝试与修正,我大致归纳出几点心得:
首先,任何事情一定要提前规划并完成,不要把时间算得刚刚好。因为小孩总会在最后阶段出状况,拥有较宽松的时间规划才能让自己迎刃有余地面对突发事件。
其次,调整自己的心态,要将平日晚上和周末假日没办法工作视为常态。如果偶尔小孩状况良好,能偷得时间处理工作上的琐事,则算是赚到;反之,白天小孩都在学校,就要有效率地利用时间做研究,而且,除非迫不得已,否则绝对不把工作和研究以外的私事安排在工作日。教授的工作时间很弹性,但也因此很容易模糊界线,把许多时间花在处理私事之上,因而失去平衡。
第三,每天晚上利用一点点时间盘算隔天的每件事,甚至细如晚餐要煮哪些菜都先列好,这样一方面可预先确认有无急需购买的东西,另一方面下班后也可从容的准备晚餐,甚至还可分心观察小孩写作业的情况。
*图源:Google
转到台大经济系后,我还是一如往常地在研究和小孩间团团转。然而,由于心态与做法已转变,我与小孩之间的互动更为舒服,我不再是“快一点”妈妈。家务上轨道后更对研究产生正面影响,我的思考变得敏锐,家庭与工作夹击的亲身体验也带给我研究灵感。几年累积下来,小孩慢慢成长,自己的学术研究也开始扎根萌芽,这不就是经济成长所说的平衡成长路径?
研究和家庭都是一辈子的事,两者也都需要时间经营、都需要浇水施肥,不是立竿见影就能见效的。
如果自己的人生愿景是既要有美满家庭,也要在学术领域中走出一片天,但一时之间难以很好兼顾。我认为不妨放慢步调,重新调整生活,找出属于自己的共存模式。终有一天两者之间会产生正向循环,并最终绽放美丽花朵。
采编来源:
《人文與社會科學簡訊》
往期相关推送
发表心得|“中研院”研究员:要想论文发得好,一定要会包装“卖点”!
发表心得 | 澳门大学副教授:为什么外地人在城市里受害的比例那么高?
大师 | 如何研究社会学和传播学大师「戈夫曼」?40本必读中英文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