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外基金信息参考
本周小结:本周(周期为1月13日-1月17日5个交易日)开放式基金发行数量方面,本周累计存续22503只开放式基金。开放式基金涨幅榜方面,北证50等主题类基金涨幅靠前。开放式基金跌幅榜方面,QDII跨境等主题基金领跌。
市场观点:近期,我们注意到公募基金市场中的发起式基金呈现出一种活跃的状态。Wind金融终端显示,截止到2025年1月17日,2025年合计已经有8只发起式基金宣告成立,而另外15只也正处于发行状态中。这些发起式基金的类型多样,涵盖了股票型、偏股混合型、被动指数型、基金中基金(FOF)以及QDII产品等多种类型,为投资者提供了丰富的选择。
在新成立的发起式基金中,有的基金规模较大,如金鹰稳利配置三个月持有债券发起FOF,首发募集规模达到了8.24亿元,显示出投资者对于FOF产品的青睐。而有的基金虽然规模不大,但认购户数却不少,如中欧恒生科技指数,认购户数超过了1万户,这也反映出投资者对于港股市场的关注。然而,也有一些发起式基金的认购户数较少,如国泰君安中证港股通高股息投资指数,认购户数仅有1户,这可能与该基金的投资方向和定位有关。
发起式基金之所以成为基金公司低位布局的工具,我们判断主要是因为在市场震荡调整时,基金发行难度较大,但市场处于低位却是投资布局的好时机。基金公司会借助发起式基金,自掏腰包成立新产品逆市布局,以期望在市场反弹时获得较好的收益。事实上,一些发起式基金也确实不负使命,获得了不错的收益。例如,2024年上半年成立的泰康半导体量化选股A、中欧北证50成份指数A等发起式基金,成立以来的收益率均超过了40%。而中航趋势领航A更是在半年左右的时间内,实现了超70%的收益率,这无疑是给投资者带来了丰厚的回报。然而,也不是所有发起式基金都能抓住市场低位布局的投资机会。一些发起式基金由于规模较小,若成立满三年后规模仍不足2亿元,还会面临清盘的风险。近期,就有一些发起式基金发布了可能触发基金合同终止的公告,这无疑给投资者敲响了警钟。在选择发起式基金时,投资者需要更加谨慎,不仅要关注基金的收益情况,还要关注基金的规模、投资方向、管理团队等因素。
在A股市场投资策略层面,我们主观判断中短期市场风险偏好持续回升,小盘及成长方向预计会表现出更大的向上弹性。而大盘风格也会因市场情绪改善而表现出相对稳健修复的特征。在内外部影响因素的走向变化下,政策推动经济企稳修复的方向仍未改变。因此,在选择发起式基金时,我们可以关注那些与国家政策方向相符、行业景气度较高、产业趋势较强的基金。
总之,发起式基金作为基金公司低位布局的工具,在市场震荡调整时具有较大的投资价值。但投资者在选择时需要谨慎,不仅要关注基金的收益情况,还要关注基金的规模、投资方向、管理团队等因素。同时,也需要根据市场情况和政策方向进行灵活调整,从而有望获得更好的投资回报。
上述观点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买卖建议,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资料来源:Wind,天风证券投顾团队
(风险提示:上图数据所展示的回报率等指标为过往业绩展示,不代表实际和将来的收益率,不构成收益承诺和个股推荐。客户需独立做出投资决策,风险自担。市场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图1:本周回报率排名靠前的场外基金品种
资料来源:Wind,天风证券投顾团队
(风险提示:上图数据所展示的回报率等指标为过往业绩展示,不代表实际和将来的收益率,不构成收益承诺和个股推荐。客户需独立做出投资决策,风险自担。市场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图2:本周回报率排名靠后的场外基金品种
二、场内基金信息参考
本周,通达信547个板块指数中,538个上涨,占比98.35%;9个下跌,占比1.65%。843只指数基金中,843只上涨,占比100%,0只下跌,占比0%。
上周我们的核心观点是“短期考验继续”,本周一两市顶住内外利空强势震荡,周二大阳拔起,随后持续横盘震荡,市场赚钱效应较上周大幅回升,成交量小幅回升,整体超跌反弹特征非常明显。既然市场能够在极不利的情况下扭转颓势,那么,下一步可能需要思考资金是抢筹进场博新年开门红,还是维持横盘以待节后方向选择?以下我们们简单分析。首先,我们定性本周反弹属性为超跌反弹而非反转,指数层面,本轮调整跌幅最大的北证50以9.63%的涨幅领涨指数,国证2000、中证1000分别录得5.46%、5.35%的反弹,而上证50、科创50、沪深300仅录得0.87%、1.61%、2.14%,这不仅体现了市值风格上中小盘的一贯弹性,也侧面说明大资金仍十分谨慎;其次,尽管大盘走势亦步亦趋,但市场局部人气却显著回暖,金融科技指数基金(159687)、软件指数基金(515230)、影视指数基金(159855)、通信指数基金(515880)、大数据指数基金(159739)、机器人指数基金(159770)分别涨9.63%、7.11%、7.11%、6.84%、6.51%、6.35%,受资金追捧的热门品种纷纷领涨,去年行情启动时的急先锋金融科技领涨再次指向市场触发了阶段性超跌反弹,而数字经济与AI+的反弹则表明市场人气的回归;最后,从本周反弹细节看,周二大涨后市场整体并未连续上攻,反而持续偏弱震荡,人气板块也无一明显的连续上行,显然多头并没有足够的意愿或信心进一步推动行情。总的来看,本周市场表现积极,多空力量对比由一边倒转向暂时均衡。
积极的消息面是本周市场连续回暖的关键,国内方面,本周一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局决定将企业和金融机构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从1.5上调至1.75,于1月13日实施。海外方面,美国2024年12月PPI同比升3.3%,环比升0.2%,均低于市场预期;核心CPI同比回落至3.2%,为2024年8月以来新低,市场预期为持平于3.3%。中国央行用实际行动捍卫人民币汇率,释放了稳定市场的有力信号,美国通胀数据的意外回落则进一步为科技引领反弹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氛围。
展望后市,政策与超跌共同推动本周A股逆转跌势,但市场内生反弹动能不足,若无进一步外部刺激,反弹式微或是大概率,需要提防二次探底风险。不过,周末消息面再传利好,中美元首通话,同意建立战略沟通渠道,就两国共同关心的重大问题保持经常性联系。A股反弹惯性或被拔高。总之,保持定力,节前不追高,短线逢高止盈,中线适当高抛低吸降低成本。
资料来源:通达信,天风证券投顾团队(以上仅作为涨幅/跌幅数据展示,不作为基金推荐,不构成收益承诺)
资料来源:通达信,天风证券投顾团队(以上仅作为涨幅/跌幅数据展示,不作为基金推荐,不构成收益承诺)
2、重点关注板块
本周重点关注:
金融科技
本周一,两市连续72个交易日成交破万亿的记录终止,侧面显示本轮调整已到阶段高潮。金融科技为去年924行情的急先锋,其本周大幅上涨,显然可以定义为A股连续调整后触发了强力超跌反弹。但是,考虑板块去年以来短期涨幅巨大,且A股去年12月以来的调整是否结束仍存疑。预计板块后市仍有回踩。能否重拾升势,可能将取决于中国经济能否出现基于宏观基本面改善的积极信号。若有,则牛市情绪回归背景下,弹性极好的金融科技或仍有表现,否则,可能持续震荡调整。
软件
软件板块本周触发了较强的超跌反弹,不过,从基本面看其后续走势的稳定性可能好于金融科技。一方面,党政信创即将迎来招标行情,3月份是关键节点。各地两会将于2025年3月召开,预计招标有望在3月前迎来重大进展,国产替代逻辑将给软件业带来业绩支撑;另一方面,AI相关投资从芯片到公有云再到基础设施软件和应用软件的受益传导路径将延续,AI应用生态的繁荣将推动行业收入增长。在中国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具有政策鼓励与产业逻辑的科技行业优势明显。
机器人
机器人板块本周反复活跃,是大盘调整后最为活跃的品种之一,其同样具有显著的产业逻辑。人形机器人方面,特斯拉Optimus人形机器人在2024年10月的“WE,ROBOT”发布会上展示了显著进步,预计2026年产量将增加10倍至5万到10万台,2027年再增加10倍。国内政策也在持续支持人形机器人发展,2023年9月和11月,工信部先后发布未来产业创新任务揭榜挂帅工作和《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科技浪潮下,科技各细分领域相互加持,很可能出现超预期的进步。二级市场追捧科技,不仅是科技自身发展周期的使然,更是各国争相寻求瓶颈突破背景下的应运而生,二者互相契合。
芯片
受行业龙头暴跌拖累,板块本周表现颇为反复,大涨大跌交替,但其整体韧性依然是仅次于机器人的最品种之一。需要注意的是,美国新总统就职之际,中美围绕科技的博弈有升温迹象。本周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表示,国内有关芯片产业反映自美进口成熟制程芯片低价冲击国内市场,将依法启动调查。同日,商务部表示,战略资源相关物项具有明显的军民两用属性,将适时依法增列有关战略资源,加强出口管制。行业近期内外扰动明显加大,需特别留心震荡风险。
报告撰写人及资格
谢林江,天风证券资深投资顾问,SAC登记编号:S1110611010001,基金证书编号:F4450000000236
王 力,天风证券资深投资顾问,SAC登记编号:S1110612010001,基金证书编号:A20200915000835
适当性提示
天风证券“基金周报”仅面向天风证券客户提供,报告中提及的投资品种风险等级分别有低风险(R1)、中低风险(R2)、中风险(R3)、中高风险(R4)和高风险(R5),对应的天风证券投资者风险承受能力分别为保守型(C1)、谨慎型(C2)、稳健型(C3)、积极型(C4)、激进型(C5)。请您审慎评判自身风险承受能力,阅读本报告并了解投资品种风险等级,购买前应保证本人的风险承受能力测评结果与之匹配。
风险提示
本报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买卖具体依据,投资者据此做出的任何投资决策风险自担。
免责声明
本报告内容仅代表天风证券投资顾问团队观点。报告所含信息均来源于公开资料,投顾建议不承诺盈利可能性,对使用本报告所引致的任何损失不承担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本报告最终解释权归天风证券。
免责声明:
上文内容仅供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的客户使用。本公司不会因为任何机构或个人接收到上文而视其为本公司的当然客户。上文基于已公开的资料或信息撰写,但本公司不保证该等信息及资料的完整性、准确性。客户不应将上文为作出其投资决策的唯一参考因素,亦不应认为上文可以取代客户自身的投资判断与决策。客户应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在任何情况下,上文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在任何情况下,本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报告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更多资讯扫码开户下载高财生APP即可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