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重磅定调,城中村改造将成为楼市止跌回稳的核心动力。
上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城中村改造放在楼市去库存的第一位置,力度、广度、速度远超以往。
会议强调,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加力实施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充分释放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潜力。
在1月3日,今年首次国常会上,城市更新再次成为政策重点。会议指出,要加快推进城镇老旧小区、街区、厂区和城中村等改造,加强用地、资金等要素保障。
城市更新是扩大内需最有潜力的重要抓手,采取大规模货币安置的城中村改造可以拉动内需和消化楼市库存,甚至推动经济快速回暖。
11月上旬,各省部署城中村改造工作,所有地级市均可启动专项借款申报工作,资金可用于房票安置。
业界预计,如果全年城中村改造超过300万套,带动约3亿平方米的住宅销售,总投资在3万亿左右。
1
央行降息降准
提供低成本资金
今年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显著降准降息,将为城中村改造提供更为充沛的资金支持。
开发性、政策性金融机构提供城中村改造专项借款,去年初还通过PSL工具为城中村改造提供低息贷款3500亿。
2024年3月份,各地公布的城中村改造专项借款授信额度合计就超10000亿元,已发放额度超1000亿元。
专项借款资金封闭运行、专款专用。原则上,借款期限不超过五年。借款前三年,地方政府只需按期偿还利息;从第四年起,地方政府需要开始偿还本金。
一线城市的专项借款借款利率约为2.8%至3%左右。第一批次超大特大城市没有限制借款额度;第二批次单个城市的借款额度不能超过200亿元,
专项借款是支持房票安置的重要手段。例如,郑州首批城中村改造专项借款额度超过130亿元,主要用于房票安置购房。
2
财政支持专项债扩围提速
12月24日,全国财政工作会议指出,2025年要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安排更大规模政府债券。
保障性住房、城中村改造成功申报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范围后,项目总投资的50%左右可享受投资补助。
近日,财政部提前下达2025年部分资金预算,包括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补助566亿元。
其中,住房保障资金预算119亿元、城中村改造资金预算100亿元、老旧小区改造332亿元、棚户区(城市危旧房)改造15亿元。
根据中央财政资金补助标准,东部地区每个城市补助总额不超过8亿元,中部地区每个城市补助总额不超过10亿元,西部和直辖市每个城市补助总额不超过12亿元。
城市更新首批示范城市包括石家庄、太原、沈阳、上海、南京、杭州、合肥、福州、南昌、青岛、武汉、东莞、重庆、成都和西安。
发债方面,符合条件的项目均可以获得政策支持,纳入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支持范围。
专项债新增城中村改造、保障性住房两个投向。如果专项债额度的10%的专项债资金投向上述两个领域,那么2025年专项债投入城中村改造、保障性住房的规模可能会达到4000亿左右。
税收方面,以 “无收益、不缴税” 为原则,城市更新项目依法享受行政事业性收费减免和税收优惠政策。
对提供公益性建设、实施产业转型升级的项目,鼓励土地流转中适度减免土地增值税或降低所得税税率。
3
住建部大规模快速推进
根据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部署,2025年要加力实施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推进货币化安置,在新增100万套的基础上,继续扩大城中村改造规模。
业界预计,如果房票安置成为城中村改造的主流形式,全年新增改造可能会超过300万套。可带动约3亿平方米的住宅销售,总投资带动在3万亿左右。
住建部扩大了城中村改造政策支持范围。从最初的35个超大特大城市和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上的大城市,进一步扩大到了近30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
地级城市资金能平衡、征收补偿方案成熟的项目,均可纳入政策支持范围。这将充分释放新型城镇化的巨大潜力,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不管是上海、深圳等头部城市,还是洛阳、咸阳等三线城市,目前都在大力推动城市更新和城中村改造。部分国企抓紧启动项目,并将部分后备项目也提前列入新增项目清单。
4
北京
10月以来,北京、天津、青岛、广州、贵阳、大连、重庆、南宁等多座城市,接连宣布城中村改造项目集中开工,其中包含部分百亿级重大项目。
其中,北京市谋划了20个城中村改造项目。丰台区7个项目全部启动,总投资约911亿元,总占地约707公顷,改造户数6345户。项目数及投资额均居北京全市第一。
通州区宋庄镇丁各庄等四村城中村改造项目,总投资估算178亿。
可解决丁各庄等四村约5100余人上楼安置,规划城乡建设用地面积约314公顷。
2024年10月,北京启动“城中村改造5年规划”的编制工作。这意味着从2024-2028年,北京将会启动规模最大的“城中村改造”规划。
按照规划,到2035年,4-5环的城中村要全部拆迁完成,腾出310平方公里的用地。
北京目前拥有城中村501个,“城中村改造”的具体片区:四大城区+副中心+五大近郊新城。
5
上海
到2026年底,上海将全面启动66个整体改造项目。
目前,上海核心区全面启动大规模旧改。
2024年10月,上海最大单地块一次性征收项目,徐汇区枫林街道的东安一、二村旧城区改建项目举行了集中搬迁仪式。
搬迁规模超过6000户,共约1.5万人,实际动迁补偿接近15万/㎡,拆迁总成本约500亿。
浦东三林地区实施约57万平方米“城中村改造”,浦东航头地区展开约49万平方米。两大项目总面积超过100万平方米,数以万计的家庭因此受益。
最高等级的补偿费从9.32万元/亩上涨到13.23万元/亩,整体大幅上调42%。
6
广州
12月29日,广州市召开全面推进城中村改造现场会。
2024年,广州推进城中村改造项目共157个。第一批52个拆除新建类项目已全部开工,惠及村民11万户。
5月1日,《广州市城中村改造条例》正式施行。这是全国首部专门针对城中村改造的地方性法规,将“政府主导、依法征收”的城中村改造全过程纳入法治轨道。
近日,《广州市城中村改造税收指引》印发,基于“依法征收、净地出让”模式,全税种、全周期梳理改造过程中涉及的税收处理规定,控制城中村改造项目成本,降低企业税收负担,探索“税负最优”的城中村改造工作路径。
7
深圳
5月份,深圳发布城中村改造新规,将意愿征集门槛降至约67%,将大幅加快深圳城中村改造进程。
深圳首批10余个改造试点项目稳步推进,第二批项目也在申报中。
8
天津 苏州 合肥 宁波
天津苏州合肥宁波的城中村改造力度同样空前。
天津19 个项目同时启动,总投资达 317 亿元。其中,东丽区新立村片区等 13 个项目已经开工建设。
苏州申报了33个专项借款支持项目,申请672亿元,涉及安置房超过2.7万套。
合肥已实施和计划新增实施城中村改造项目28个,全年计划完成改造居民1.5万户,完成投资194亿元。
宁波2025年谋划城中村改造项目涉及2.6万户,计划申报专项借款超过200亿元。
9
当下新难题
虽然明年城中村改造将会大力推动,但是旧改依然很难。
2021年开始房地产行业进入爆雷潮,导致城市更新、城中村改造项目出现了大面积的停滞。
困境项目的启动需要大量资金,支付安置费、员工薪资、借债利息;项目盘活也需要更大的投入,支付拆迁补偿、地价款及建安成本等。
部分前期操盘企业信用缺失,不具备再投入能力。项目重启往往需要依靠破产重整来规避风险和保障权益,实施难度很大。
尽管有专项债等政策性资金的支持,但国企、城投已面临较大的现金流压力,也存在资本金不足等问题。
目前,新房销售去化压力依然较大,产业招商难度上升,导致国企、城投也有心无力。
这些因素都需要房地产市场快速止跌企稳,才能慢慢消化。
研究精选
数智化,选爱德。
爱德创立预见性4P体系,致胜智能决策。预测、预演、预警、预控等决策方法论,助力中海、华润、招商、万科、龙湖、碧桂园等标杆房企的卓越经营。
爱德数智是国内领先的不动产数智化经营管理服务机构,数智金融、数智投资、数智开发、数智运营等软件,具有显著的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