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央行放出两条重磅利好。
第一,首套房首付调整为15%,二套房首付调整为25%。
第二,取消房贷利率下限,公积金贷款利率同步调低。
首付降低幅度刷新历史记录。本次国家层面针对房地产全面推动政策宽松,已超出市场预期。未来更多的政策会落地,对房地产可以乐观起来了!
今年前4个月,房地产行业持续低迷。
百强房企销售额下降44.9%,拿地同比下降60%,融资也在地量运行。
国家再次出手救市。
3月22日,国常会提出,系统筹划相关支持政策,有效激发潜在需求。
4月30日,政治局会议要求,统筹研究消化存量房产和优化增量住房的政策措施。
然后,重点二线城市纷纷解除限购,地产股大涨。
房地产似乎正在触底反弹。
1
两大顶层会议连续出招
4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提出,要结合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的新变化、人民群众对优质住房的新期待,统筹研究消化存量房产和优化增量住房的政策措施,抓紧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促进房地产高质量发展。
市场认为这是继2014年之后,再次提出去库存战略,行业从业信心大涨。
3月22日,国常会就已经提出,会议指出,房地产产业链条长、涉及面广,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要进一步优化方房地产政策,系统谋划相关支持政策。
仅隔一个月,更高级别的会议再次对房地产进行部署和支持,足以说明国家救市的急迫与力度。
2
杭州、西安、成都、长沙
解除限购
这次会议之后,各地方省市的反应较为迅速。
5月9日,杭州时隔八年全面放开限购,不再审核购房资格。首套认定标准继续放松,降低购房成本。降低了落户门槛,购房即可落户。
同一天,西安取消住房限购措施,允许企事业单位、社会主体购买二手住房以及居民家庭登记选房后的剩余新建商品住房。
5月6日,深圳规定本地居民可在指定区域多购一套住房。非深户在指定区域购买住房时,社保年限调到1年。
4月30日,北京允许符合条件的购房人在五环外新购买1套商品住房。
4月28日,成都市全面取消限购,全市商品住房项目不再实施公证摇号选房,由企业自主销售。
4月18日,长沙宣布购房均不再审查资格条件。
目前全国仍保留住房限购的省份或城市,除了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个一线城市,仅剩海南省、天津市仍处于部分放开限购的状态。
四大一线城市作为楼市政策的风向标,北上广深均有松动迹象。
今年1月,广州120平方米以上住房不再限购。上海允许非本地户籍单身人士在外环以外区域购买1套住房。
一线城市有序出台楼市支持政策,行业才有望度过至暗时刻。
参考2008年和2014年救市举措,一线城市救市往往会经历以下4个方面,
1、取消限购(限售、限价)
2、税费减免(契税、个税、增值税、)
3、降息降首付(利率7折、首付1-2成)
4、全国货币大放水(4万亿或棚改)
目前一线城市多数只局部取消了限购,所以整体松绑和救市进度,目前只完成20%左右。还有较长的路要走。
这四个举措中,前两个主要取决于国内经济环境和中央决策,有望在第三季度前进一步推进。
后两个举措,主要取决于国际经济环境特别是美国降息及美元走势。较大概率在年底或者明年初才会有所进展。
3
百强房企销售下降44.9%
楼市“金三银四”的缺席,销售不及预期。购房者弥漫较浓的观望和悲观情绪。
根据克而瑞数据,4月,百强房企实现销售操盘金额3121亿元,同比降低44.9%,单月业绩规模仍保持在历史较低水平。
1-4月,百强房企实现销售操盘金额10914亿元,同比降低46.8%。与2021年同期相比,下降了70%。
据相关调研,在22个大城市中,五一假期新房销售量相比去年同期下跌47%。在22个城市中有19个城市新房销售呈现同比下降趋势。在广州和上海的五一假期里,其销售量同比下降60%以上。
预判5月,成交总量规模还将延续低位波动,或持续下降。分能级来看,一线整体热度好于二三线是大概率事件,”强者恒强”局面预期延续。
4
重点房企拿地下跌61%
30家重点房企投资金额439亿元,环比增14%,同比仍下跌61%。
前20强房企,不到一半企业还在拿地。
拿地房企中,建发、滨江、龙湖拿地金额分别达到163亿元、74亿元、64亿元,位列前三位。
建发、绿城拿地销售比高于行业平均。前四月仍有近七成百强房企未拿地,整体百强房企拿地销售比仅为0.16。
1-4月,百强拿地总额为3027亿元下降23%,企业投资继续收缩。拿地仍聚集在头部的央国企中,其中销售TOP10拿地金额占百强比重接近60%。
在市场显著筑底、呈现回暖势态前,多数房企都将保持审慎、观望态度。
5
首批白名单项目获批5200亿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披露,截至3月末,商业银行对协调机制推送的全部第一批“白名单”项目完成审查,其中审批同意项目数量超过2100个,总金额超过5200亿元。
数据来源:克而瑞
整体来看,房企融资规模继续处在低位,仅TOP10梯队融资量同比上涨。
4月份,65家典型房企的融资总量为280亿元,同比减少56%。
从全年累计数据来看,65家典型房企的累计融资总量为1325亿元,同比减少44%。
6
“三大工程”仍在持续发力
最近的高层会议并没有再次强调三大工程,被市场认为国家在弱化该项战略。但是我们发现,各部门各省市还在持续推进,并没有减弱趋势。
种种政策表明,该项工程,仍然是一项长期战略。
国土资源部4月30日文件,还在要求加大保障房供应。
央行5月10货币报告,也在强化保障性住房、城中村改造、“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保障,推动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5月17日,国务院的统筹会议,领导也在强调要推进“三大工程”。
各省市最新的旧改政策文件,还在密集出台。
从今年开始,国家计划每年提供超3万亿的资金支持“三大工程”。
保障房每年投资4000亿左右,“平急两用”工程每年投资5000亿元,城中村改造每年投资2万亿元左右。
据统计,上海、广州、北京及重庆、成都、武汉、南宁、佛山等城市,专项借款授信涉及城中村改造项目超400个,实际已授信金额超1万亿。
7
地产股显著反弹
央行新政已发出,万科股票立即涨停。
近期,地产股显著反弹,从4月底的低谷大概反弹了20%左右。
港股方面,地产股同样表现活跃。世茂集团一度涨超90%;华南城一度涨超70%;雅居乐集团涨16.95%;旭辉控股集团涨超19.44%。
2023年,地产板块成为A股表现最差的板块。
2024年一季度,整个行业继续探底,多数地产公司销售额下滑40%。
面对当前的楼市环境,一线城市有望领衔新一轮的政策放宽周期,帮助行业逐渐摆脱至暗时刻。
文章封面图取自微信公共图库。
研究精选
数智化,选爱德。
爱德创立预见性4P体系,致胜智能决策。预测、预演、预警、预控等决策方法论,助力中海、华润、招商、万科、龙湖、碧桂园等标杆房企的卓越经营。
爱德数智是国内领先的不动产数智化经营管理服务机构,数智金融、数智投资、数智开发、数智运营等软件,具有显著的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