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新基建成为头部城市战略投入的产业支点。
据不完全统计,各地新基建投资超10000亿。
新基建主要包括5G基站建设、特高压、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领域,是以信息网络为基础,面向高质量发展需要,提供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等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
新基建强调科学技术突破和产业转型升级,构建支撑经济新动能的基础网络,给新经济带来巨大的加速度,同时也会带动形成短期及长期的经济增长点。
我们来看看京沪广深宁等头部城市的新一轮投入。
1
北京
单项目补贴达3000万
支持发REITs产品
2024年,北京公布重点项目包含100个科技创新及现代化产业项目,当年计划完成投资551亿元。
其中,重大科技设施平台集群、先进制造业、数字经济、科技创新空间资源等新基建项目成为发展的重点。包括中国信通院产业创新基地、国家网络安全产业园区等。
北京2024年新基建部分重点项目
在产业政策上,北京在2022年就制定了对4类新基建的支持方案。
新基建重点涵盖四类:
1、新型网络设施,包括5G网络、工业互联网、车联网、卫星互联网和新型互联网等;
2、数据智能设施,包括新型算力设施、云边端设施、人工智能设施和数据交易设施等
3、生态系统设施,包括共享开源平台、共性支撑软件等;
4、智慧应用设施,包括智慧城市感知体系、超高清显示、智能工厂和氢能设施等。
总投资达到1000万元以上的,纳入市级重点项目库,享受相关支持。
总投资2亿元以上的新基建重大投资项目,优先给予重大投资项目前期经费支持。
高精尖产业发展资金对新技术新产品给予首试用补贴、攻关投资补贴、贷款贴息等方式支持,单个项目支持金额最高不超过3000万元。
面向中小企业围绕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建设测试、验证等第三方公共服务平台,给予不超过30%的建设补贴,单个平台建设补贴最高不超过500万元。
社会资本投资搭建创新体验中心和场景实验室,按照不超过项目投资额的30%给予补贴,单个项目补贴最高不超过1000万元。
对采购新技术新产品的本市投保企业,按照不超过相关保费的50%给予补贴,单个企业最高补贴不超过1000万元。
对在库新基建项目应用两清单内新技术新产品的,按照不超过项目投资额的30%给予补贴,单个项目补贴最高不超过3000万元。
鼓励发行新基建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产品,对运营期分红可按规定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对新基建重点领域中有一定收益的公益性资本项目,优先推荐纳入本市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支持。
2
上海
1000亿补贴贷款支持新基建
为放大财政资金杠杆作用,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上海与合作银行建立优惠利率信贷资金,总规模达到1000亿元以上。
上海2024年新基建十大示范工程
2020-2022年期间,上海市共计实施三批次新基建优惠利率贷款和贴息补助,累计新增投资约200亿元,合作银行提供优惠利率贷款超90亿元。
2024年贴息贷款具有三个特点。
1、利率更低。新基建项目五年以上贷款优惠利率不高于3.25%,贴息后实际利率为1.75%-2.25%,可为企业进一步降低融资成本。
2、贴息范围更大。延续对中小微企业、新终端项目享受1.5个百分点最高贴息标准,同时把五个新城、南北转型等重点发展区域的项目、新建数据中心项目纳入贴息范围。
3、门槛更低。对项目投资门槛由原来的1亿元调整为5000万元,从而保障更多优质项目能够享受贴息政策。
重点支持以下领域:
第一,网络基础设施(新网络):5G网络、光纤宽带接入网络、IP网络、互联网骨干直联点、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卫星通信网、遥感卫星系统、工业互联网等为代表的网络基础设施。
第二,算力基础设施(新算力):算力网、通用算力设施、智能算力设施、高性能算力设施、边缘算力设施、算力调度平台等为代表的算力基础设施。
第三,数据基础设施(新数据):区块链基础设施、大数据分析处理平台、数据流通平台、数据交易平台、多云管理平台、数字孪生平台、元宇宙应用平台、数据空间基础设施等为代表的数据基础设施。
第四,创新基础设施(新设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科教基础设施、科技基础支撑设施、交叉研究平台、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开发平台、产业技术工程化平台、新型共性技术平台、技术标准设施、检验检测设施等为代表的创新基础设施。
第五,终端基础设施(新终端):物联感知网、智能网联汽车路侧设施、智慧道路、车联网、智慧港口、智慧机场、智慧物流、末端配送设施、智慧商圈、无人便利店、自动售卖终端、智慧工厂、智能生产线、智慧风电、分布式能源站、智慧光伏、充电桩、充换电柜、智慧学校、智慧医院、智慧体育设施、智慧文化场馆设施、智慧景区设施等为代表的终端基础设施。
3
广州
投资29亿!
国内最大单体智慧城市项目获批
3月1日,广州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一期)项目建议书获准批复,项目估算总投资29亿元,项目所需建设资金来源于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贷款 2 亿美元、广州市财政资金和企业自筹。
在广东省2024年重点项目计划中,安排5G 网络等不分市项目 14 个,年度计划投资 698 亿元。
2024年广州新基建部分重点工程项目
重点项目包括:
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光明、松山湖、南沙三大科学城加快建设
中国(东莞)散裂中子源等已建设施更好发挥作用
鹏城实验室、广州实验室
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枢纽节点韶关数据中心集群
5G 网络全省城乡全覆盖
广州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一期)项目建设内容共六个部分,
一是通信网络基础设施包括城域专网、物联专网;
二是算力基础设施,主要为算力中心;
三是融合基础设施,包括城市新型基础设施运行管理中心、智慧产业孵化平台、无人机及机巢;
四是时空孪生智能平台,包括仿真推演、数字孪生、大数据、服务支撑、物联感知、应用集成;
五是智慧应用,包括经济分析辅助决策、街道精细化管理、智慧物业、韧性城市生命线系统、智慧能源、智慧电梯;
六是保障体系包括网络和数据安全等。
4
深圳
新基建投资掷1400亿
2024年,深圳计划完成新型基础设施投资1400亿元,力争以新基建拓展新赛道,争创新优势。
2023年深圳部分新基建进展
2023年,深圳全年新型基础设施投资1223亿元、增长8.6%。
其中,前海深港人工智能算力中心作为珠三角当前投资运营规模最大、算力最高的智能计算中心,项目一期总投资4.6亿元。
AI算力规模达每秒50亿亿次,相当于一小时可完成16亿张图像处理、190万小时语音翻译、0.7万公里自动驾驶AI数据处理。
作为全国首批新基建试点城市,深圳通过新基建加快打造国际新型智慧城市标杆和“数字中国”城市典范。
今年1月3日,前海深港人工智能算力中心正式点亮启动,成为目前珠三角地区投资运营规模最大、算力最高的智能计算中心。
2月27日,重投天科第三代半导体碳化硅材料生产基地启用,预计今年衬底和外延产能达25万片,将进一步补强深圳第三代半导体“虚拟全产业链”,助力广东打造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第三极”。
2024年,深圳计划全年新建改造5G基站8000个,新增千兆光纤宽带家庭用户100万户。
新开工建设2个以上百亿元级重大先进制造业项目,计划工业投资增长15%以上。
全年新建充电桩5万个、综合能源补给站10座,超充站达1000座,实现超充站、充电枪数量超过加油站、加油枪数量,全力打造世界一流“超充之城”。
德方纳米新型储能项目正在加快建设,建成后预计年产值可达250亿元。拉普拉斯光伏高端装备研发生产总部、协鑫深汕新型储能基地等重大项目也在重点推进。
方正微半导体基地、华润微电子深圳12英寸集成电路生产线一期工程等一大批重点工程也进展迅速,有望今年建成投产。
面向6G的“鹏城云脑Ⅲ”正在加紧建造,有望在2025年建成。
5
南京
86个项目投资900亿
2024年,南京共安排86个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总投资913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27亿元。
从建设领域看,信息基础设施项目19个,融合基础设施项目41个,创新基础设施项目26个。
信息基础设施中的“重点”项目包括中国移动智算中心(南京)项目、中国电信南京公共智算中心项目等。
中国移动智算中心(南京)项目致力于缓解区域算力紧缺情况,助力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产业落地。
中国电信南京公共智算中心项目具备随时接入、弹性拓展的公有算力资源,也可提供定制化私有算力资源,助力政府、科研、互联网、医疗等各行业智能化发展。
融合基础设施重在“应用新”。其中,南京市栖霞区飞腾车展产业园新能源重卡换电站项目是全省首批支持“互通互换”功能的重卡商业化换电站之一。
项目采用了多项国际领先技术和独有专利技术,大大提高了换电效率和安全保障,可服务于渣土车、搅拌罐车、牵引车等多种重卡车型,实现不同车型之间的共享换电。
创新基础设施强调“基础新”。其中,南京大学原子极限微制造实验设施项目是打造“原子级精准操控、应用级超高通量、多学科支撑、多系列服务”的原子制造技术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基因及细胞仿生医学研究设施项目由鼓楼医院携手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共同建设,拟打造一个整合主要仿生器官的类人生命体仿生医学研究设施。
文章封面图取自微信公共图库。
研究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