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非如此
一位人类学家的母女共病絮语
钟倩/文
刊于2024年10月31日文学报
美国作家苏珊·桑塔格说过:“疾病并非隐喻,而看待疾病的最真诚的方式——同时也是患者对待疾病的最健康的方式——是尽可能消除或抵制隐喻性思考。”从精神层面看,为疾病去污名化比治疗显得更为迫切和重要。
人类学家、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刘绍华新著《病非如此:一位人类学家的母女共病絮语》,就是以“母女共病”的双重叙事,跨越自我边界书写疾痛、记忆与新生。如果说十年前,她出版的《我的凉山兄弟》是以历经十年、长达二十个月的田野调查为彝族诺苏人社会正名,那么《病非如此》则是站在时间的田野上,为正在老去或即将老去的“我们”正名,探讨应对衰老与死亡的关系边界与实战经验。
疾病是人类的“第二身份”,“病非如此”从书名上就传达出一种“逆向思维”逻辑,那就是疾病不仅是个体的深渊,还承载着社会学和伦理学的价值内涵。全书共分为八个章节,轻缓耐读又发人省思。开篇从“旅程起点”开始,记录患病的心路历程和所思所想,在生命动荡转型期间的身份移位、照护关系及内在变迁,母女二人共同下坠又相互承托的情感交集,尤能给人以真实的触发和生命的思考。每一章前面设有故事引子,母亲“小美”原是照顾全家、热爱运动的健身达人,作者“小华”原是闯荡天下、关怀社会弱势的人类学者,两人病中的变化鉴照彼此。作者在第一章抛出一个共性问题,“什么样的生命方法,有机会让母亲在解脱前得以超越煎熬,享受某种新生呢?”这个问题关乎家人照护、社会医保和照护体系建设,还与当下缺乏的生命哲学日常教育不无关联。
书中有个关键词:病识感,对应着人的尊严与内在感受。母亲患上阿尔茨海默病初期,作者确诊淋巴癌一期,母女共病陷入疾痛的漩涡。重症罩顶的时候,母亲的病识感倍增,感到身体下坠失控没有安全感,伴随失智、失忆出现的一些躯体化障碍,她需要家人或机构的照护,但她即便再失忆,也会时常牵念女儿,“深刻的挂念会超越褪色的记忆”。而我在病中我也跨越身心边界,探寻到与母亲联结的精神密码,即“一碗蚵仔面”。
疾病是一面放大镜,也是罗马神话中的两面神雅努斯,拥有AB两重性,病人与亲人之间产生隔阂,引发的“心理癌症学”比疾病本身更为致命。作者有个鲜活的比喻:病人与亲友之间的落差,前者与自己身体的相处,就像不打烊血汗商超的全职店员,后者对病人的关注,则像轮值义工。余华说过,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身处病中势必会加剧这种差距,变成无法逾越的沟壑,只能最大化接近。作者开出一剂“药方”:“开放心胸、理性问候来增进理解,跟上病人变化的脚步,将是展现照护灵魂的良机,才有机会以同理心接住下坠中的脆弱之人。”
“病了,并非一定如何”,作者看似聚焦“母女共病”,实际上是以血缘的纽带即母亲,“一个映照自我的重要她者”,审视和回观生死与当下,断裂与新生,边界与关系。与其他同类非虚构叙事作品相比,这本书没有情感宣泄,没有琐碎赘言,行文克制、理性,语言简洁,闪烁思辩的光芒,氤氲打动人心的力量,让人们从中获得共情共鸣,由“田野上的精神守望”,找寻到属于个人的独特联结方式。
难能可贵的是,作者把“母女共病”的心路历程记录下来,其敞开心灵的勇气和信念令人由衷敬意,而她自身走出了热衷追寻“意义”的魔咒,向植物学习示弱与坚韧兼具的美德,重塑良好的照护关系。在这趟艰难而孤独的旅行中,她用人类学的眼光和“身为女儿”的角色为疾病去魅,就是为“衰老”正名,有遗憾也有成长,有痛楚也有改变,不啻于灵魂的自我照护。用她自己的话说,“生命最好的安排并非英雄化的高昂、并非对抗康健与病弱的黑白界线。更可能的美好安排是,在尽力、珍惜、安顿、坚持、超越的正直善良中,接纳困顿与归零的时刻,学习对生命的示弱”。因了这种“可能的美好安排”,生命充满无限探索与融融暖意。
新媒体编辑:张滢莹
配图:摄图网
文学报
id : iwenxuebao
微信公号
@文学报
新浪微博
@文艺速效丸
小红书
@41楼编辑部
小宇宙播客
2025文学报开启订阅
邮发代号3-22
周刊 / 全年定价:61.8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