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报 · 此刻夜读
今年夏天席卷全网的网络游戏《黑神话:悟空》,让人们惊喜于中国游戏终于有了3A制作时,也无声地提醒着我们《西游记》这个中国人家喻户晓的神话故事惊人的生命力。同样在暑期热映的《白蛇:浮生》,也将白娘子的传奇在当下的文化环境、价值观念下进行了一次新创,还有去年爆火的神话电影《封神》,将我们耳熟能详的《封神榜》故事进行了一次新颖大胆的改写。
这些古老的神话传说代代流传至今,每每皆有不同的面貌,有读不尽的内涵与意蕴。它们每一次被重新讲述、书写、呈现,都增添进了一代代人的人生智慧与处世经验,悲欢与爱怨,在宏大嘹亮的家国叙事之外,构成中国人民族心理与文化中的一条暗线。
近期,文化学者张一南推出最新力作《中国人的神神鬼鬼》,将视角对准中国的古典神怪文学,将其深厚的古典文学功底与人类学、心理学、社会学、历史学等视角相融合,对《搜神记》《西游记》《封神演义》《聊斋志异》等神鬼志异文本进行了全新大胆的解读,解读中国人在神话传说中投射的人间真实,以及寄寓的希冀与恐惧;更将感叹生死的汉乐府歌谣、魏晋文人的拟挽歌以及李白、李贺的仙鬼诗,也纳入广义的“神鬼”范畴,在更广阔的视野中探索古代文人们所不能明言的苦闷与彷徨。
在这本书里,张一南提出了“中式魔幻现实主义”的概念,“魔幻现实主义,是中国文学结出的最珍贵的硕果之一。中式魔幻现实主义,就是在借神神鬼鬼的事,写现实中的道理。”
从神神鬼鬼中反向解读人间现实,作者提出了许多令人咋舌但又有理有据的新奇解读。如脍炙人口的“四大传说”,梁祝、牛郎织女、孟姜女哭长城、许仙和白娘子,其原型分别对应着中国传统的“士农工商”四大阶层。
牛郎织女的故事像表面那么简单浪漫吗?作者说,“哪有什么鹊桥相会,而人间夫妻的生死离别,却是到处可见。”
张一南 著|浦睿文化·湖南文艺出版社
四大传说:士农工商的梦与痛(节选)
我们怎么看牛郎织女的故事呢?
首先可以从社会生活的层面来看。在《搜神记》里,董永还是一个士族,而在我们后来讲的牛郎织女的故事里,牛郎是一个穷小子。这就说明,在《搜神记》那个时代,灵异故事的主角必须得是士族,才有人看;而到了后来,故事的主角必须得是穷小子,才有人看。
▲ 清光绪 崇文书局官刻本《搜神记》
在《搜神记》里,跟董永相依为命的是父亲,后来他演了卖身葬父的戏份。在后来的故事里,跟牛郎相依为命的是哥哥,而且他后来跟哥哥关系不好,分家了。这种情节的出现是因为艺术规律。光讲父慈子孝、卖身葬父,这故事不好看,一定得有矛盾,有冲突。但是父子间的矛盾冲突,中国的民间艺术不爱写,一般都会回避,会给转换成别的。兄弟之间就可以冲突了,特别是再加进来一个嫂子。嫂子是坏人,哥哥还想护一下兄弟的,然后被坏嫂子拉过去了。如果非要写父子冲突,那就一定得加进来一个后妈当坏人,把爹拉过去,而且亲妈不行。
从社会文化角度,牛郎织女的故事,还应该读出来一个信息:男耕女织是中国社会的基本形态。中国男人最主流的本业就是种田,我们闭上眼睛想象一个标准的中国男人形象,就是一个种田的。种田有了余粮,就去读书。其他杂七杂八的行业,都不是典型的中国男人形象。中国女人是要积极参与劳动的,中国女人最主流的本业就是织布,我们想象一个标准的中国女人形象,就是一个织布的,即使是玉皇大帝的女儿,也要织布。
▲ 墨浪绘连环画《牛郎织女》
非但如此,牛郎织女的搭配,还有一层神话学上的意义。周朝的时候,大约山西这个地方,是晋国,是分封的姬姓的诸侯,天子的同姓。过了黄河,大约陕西这个地方,是秦国,安置的是嬴姓。嬴姓本来是东方的夷族,商朝晚期的时候被纣王他们抬举起来了,商朝灭亡以后,嬴姓多少吃点挂落,就被迁得离老家远远的,来到了秦国。姬姓的周人是后稷的后代,是传统的农业民族,他们很会种地;而来自东方的嬴姓人,善于纺织。秦国和晋国有通婚的传统,就是传说中的“秦晋之好”。会种地的晋国人和会纺织的秦国人通婚,就简化为了牛郎配织女的形象,成为一个神话。至于隔在晋国与秦国之间的那条黄河,就成了隔在牛郎和织女之间的那条银河。
牛郎织女这样一个原型神话,在后世流传的过程中,也有了无数的变体。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阶层的人,都把自己的经验注入这个原型中,产生了很多有意思的说法。比如,会有人说:“哪有那么多卖身葬父的,老爹一死就分家才是正理。”于是卖身葬父就成了兄弟分家。又有人说:“要是两个光棍也不至于分家,要是有个嫂子挑唆,他哥就听他嫂子的了。”于是,就出来一个坏嫂子。每一个人,其实自觉不自觉地都在“故事新编”。
这样,民间传说就形成了很多“异文”。我们不要执着于这个就是“真的”、那个就是“假的”,所有的传说都是假的,我们只要学会欣赏这些多姿多彩的“异文”就好。
接下来就说到网友们关心的“拐卖人口”的问题。在一些异文里,牛郎是趁织女洗澡的时候,偷了她的衣服,让她没办法回天上去了。织女没有办法,才嫁给牛郎的。长大以后,我们有了法治观念,回过头来想,觉得这个做法好像不怎么好啊,这不是臭流氓吗?这不是拐卖人口吗?
首先不能排除,在某些偏远的地方,在旧时代,是广泛存在着拐卖人口的现象的。一些人在讲述属于他们的异文的时候,是注入了自己的血泪的。
但是,还有没有其他的可能性,有没有再日常一点的现象呢?
▲ 《牛郎织女图》 清 黄山寿
要读懂一个久远的民间传说,就要把它还原到最初的语境里去。这很难,但是也很简单,你只要把你想不通的那句话,反复念上几遍,就能回到祖先最初说出这句话的语境里去了。
同样的,你也可以想象,牛郎独自一个人带着两个孩子,给他们讲“我是怎么遇见你们的妈妈的”,他沉思了一会儿,说:“你们的妈妈,是天上的仙女,我趁她洗澡的时候,把她的衣服藏起来了,她才肯嫁给我。”
这句话,你多念几遍,看看是字面上的意思吗?
织女到底是什么人呢?是玉皇大帝的女儿吗?玉皇大帝的女儿,怎么还用织布呢?
我们解读民间传说,可以从其中一个“奇怪的人”入手。在牛郎织女的故事中,织女就是那个“奇怪的人”。她是玉皇大帝的女儿,却非要嫁给牛郎这么个穷小子,这不是很奇怪吗?她的动机是什么?
有没有可能,织女不是个傻子呢?有没有可能,她嫁给牛郎,是符合自己的利益的呢?有没有可能,织女的原型,根本不是什么玉皇大帝的女儿呢?毕竟,玉皇大帝是不存在的,所以也就不可能有女儿。
其实,织女的原型,就是牛郎邻家的普通女孩子。牛郎一心耕田,她一心织布,都是普通人家本分勤快的孩子。牛郎没有什么配不上织女的,他们是门当户对。
但是,一个有传统男德的中国男人,永远会高抬自己的女人。明明是门当户对,甚至明明老婆的收入远远赶不上自己的收入,甚至越是老婆比自己差上那么一点,他越要拼命说自己的老婆好。他会说,自己的老婆是仙女,自己根本配不上她,能娶到她是三生有幸。
▲ 《程氏墨苑》中明人绘七夕
织女为什么要嫁给牛郎呢?真实的原因是,这是她能嫁到的最好的小伙子。牛郎可能是村里最会种地的,可能因为经常劳动,身材也好,年纪轻轻一表人才。织女不嫁给他,就要嫁给那些烂仔,或者老财主了。
织女不过是普通的农家女孩子,但对于放牛种田的农家男孩子来说,她就是他的仙女。
那么,织女最后为什么又离开了呢?王母娘娘又是怎么回事呢?
有人解释说,虽然织女愿意嫁给牛郎,但是织女的娘家妈嫌贫爱富,又把女儿接回去,嫁给有钱人了。也有人说,织女看穿了牛郎家没什么好待的,跟人跑了,甩锅给娘家妈。这样的解释,也不能说没有现实原型,也可以算是一种人生经验的注入,但我总觉得不够满意。
让我们再反复念诵传说里的一句话:“后来,织女回天上去了。”什么叫回天上去了?如果爸爸跟两个孩子说,“你们的妈妈回天上去了”,这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情形?
在中国的语境下,“妈妈回天上去了”,往往是“妈妈死了”的隐语。如果孩子还特别小,就更容易跟孩子这么说。
在古代的中国农村,卫生条件不怎么好,很多人年纪轻轻就去世了。特别是育龄女性,很有可能因为生孩子而送命。
放牛娃娶到了他的仙女,织女嫁给了她心仪的小伙子,他们生了一儿一女,本来正是幸福的时候,但幸福是短暂的,织女突然撒手人寰,回天上去了。
像牛郎这样的农村小伙子,一旦妻子去世,是没有财力再娶一个媳妇的。特别是如果已经有了孩子,他一般会选择带着孩子过日子,就此终老。妈妈去世后,爸爸带着年幼的孩子们,会度过一段非常艰难的日子,一般人对这样的家庭都是同情的。
所以,在牛郎织女的故事里,是牛郎挑着担子,把两个孩子带在身边。这其实是中国农民的一个典型形象。妈妈死了也好,跑了也好,总之是剩下爸爸在家带孩子,这样的组合,在旧中国的农村是很常见的。
这时候,爸爸就会编一个神话安慰自己和孩子:“你们的妈妈本来就是天上的仙女,我配不上她。现在她回到天上去了,去过属于她的好日子了,人间的这种日子,是我本来就该承受的。”所谓王母娘娘把织女接走,其实是织女死了。
不要说没有文化的农民,就是饱读诗书的士大夫,也会用这样的神话安慰自己。明末有一位才女,叫叶小鸾,她马上就要结婚的时候,不幸生病去世了。她父亲就说,小鸾是天上的仙女,不该给凡人做妻子,所以会在结婚前去世。她父亲哪里是真的相信叶小鸾是仙女,哪里是真的觉得结婚不好,他是太伤痛了,这样安慰自己罢了。
▲ 明人仿仇英《汉宫乞巧图》(局部)
后来,人们本着“中国故事绝对不BE”的原则,给牛郎织女的故事安上了一个稍微能给人一点安慰的结尾,说七夕的时候喜鹊会给他们搭桥,织女能回来,跟丈夫孩子再见上一面。李商隐写的《七夕》里,说“争将世上无期别,换得年年一度来”,还有秦观那首著名的《鹊桥仙》,都是在羡慕牛郎织女,一年还能见上一面,而人间的诀别,却是绵绵无绝期的。哪有什么鹊桥相会,而人间夫妻的生离死别,却是到处可见。有多少小孩暗暗盼着七夕能再见妈妈一面,却终究会明白,那只是安慰人的故事而已。
所以,牛郎织女的故事,就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农民阶层的生活图景:男的老老实实种地,女的老老实实织布,没有什么大富大贵,只图个日子安宁平稳。男的知道自己是普通人,在平凡的日子里尽量地宝贝自己的老婆孩子。但是因为各种条件所限,他们不能白头到老,只剩下男的艰难地抚养着孩子们。
新媒体编辑:郑周明
配图:古代书画
文学报
id : iwenxuebao
微信公号
@文学报
新浪微博
@文艺速效丸
小红书
@文艺速效丸
小宇宙播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