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纪事》:游荡于两个虚拟世界之间,历史的痕迹变得尤为珍贵

文化   2024-11-17 17:43   上海  



将这几个世界连接起来的核心手势是“阅读”,但作者并未铺展这个动作,而是颇为“生硬”地将世界拼贴在一起——时空的转折通常是缺少过渡的,从而显得异常突兀。但这种“截断”正是小说的精妙之处。

文/吴卓

刊于2024年11月14日文学报


《太平洋纪事》最大的特征是两个虚构世界的并置,一个世界是与读者日常生活共时的文艺青年游荡记,另一个则是1825年玛格丽特号的“太平洋纪事”,作者分别以叙述者“他”与“我”将二者进行区分。当然,小说中还存在着另一些细微的时空嵌套,比如安娜给“他”所讲的故事现场,小说的后记中幸存者对罗杰日记的阅读……几个世界彼此之间嵌套折叠在一起,形成相互交错与渗透。这某种程度上引发了一种虚构与叙述之间的混乱,读者无法从中寻找到稳定的坐标,而是不停地从一个世界跳入另一个世界,获得了时空漫游式的阅读体验。但相比于时空错乱的体验,更重要的是作者将这几个世界拼贴并置的形式。将这几个世界连接起来的核心手势是“阅读”,但作者并未铺展这个动作,而是颇为“生硬”地将世界拼贴在一起——时空的转折通常是缺少过渡的,从而显得异常突兀。但这种“截断”正是小说的精妙之处,这至少造就了三个层面的阅读效果:虚构之间的“界限”、相似结构的重复与呼应,以及一种弥漫全书的后现代“拼贴”表征形式。


读者或许很容易将“太平洋纪事”世界收纳到以“他”为主导的叙事世界中,不仅因为后者是对前者的“阅读”,“他”的故事还与读者分享着相似的时代历史经验。因此很容易将玛格丽特号的“太平洋纪事”看作是虚构,将“他”的故事视为这本小说中“真实的大陆”。但恰恰相反,这篇小说叙事层面的不稳定正反映出“太平洋纪事”并非是作为“他”的阅读经验以及附属性的世界,两个世界犬牙交错,既彼此建立界限又随着叙事的演进形成一种抽象的呼应。



一个明显的例证是随着叙述视角与时空的切换,叙事的“截断”使两个世界之间并没有任何内生性的相互影响,仅仅表现为偶然层面的相交。“……他看到橡胶恐龙、企鹅、鲸鱼和大象玩具在一张帆布上排成一排,一群小学生抢着挑拣它们塞进口袋……这里恒常存在的事物,只有蓝得可怕的冰块,只有企鹅在鲸鱼巨大的白骨之间笨拙地穿行……”大量的省略号使用将“他”生活的日常景观与玛格丽特号所在的时空蒙太奇式地叠合在一起,除了表象上的相似别无其他,反而凸显出两个世界的差异,制造出游离的效果。两个世界之间“界限”的建立似乎是一种隐喻:书籍不再对“现实”世界产生直接的影响,虚构小说退出了争夺“现实”阐释的战场,将自己居于游离超越的边缘位置,也随之丧失了现实行动的能力(正如“他”的处境一样)。在此之下,“他”的世界变为另一种虚构,逐渐失去“真实”的维度与书中世界并置在一起,一切只是并列的拼贴。


即使这两个世界之间存在界限,但两个看似没有任何相似之处的世界实际拥有着同样的构造:两个世界的时间叙述都被抽空停滞。1825年的玛格丽特号被迫停在了平静的大洋中央,“无法前进,没有事情可做……天空和海洋如同两块巨石将我们夹在中间,我们就像石磨间被循环碾磨的谷粒。”索德兰是玛格丽特号上一个颇为独特的人物,他并没有将自我付诸无聊的等待,他试图通过阅读书籍将自己继续维系于历史的进程中去,而从索德兰的努力中,我们可以看到通过构建历史观之于个体存在的意义。



叙述者“他”的世界中则存在着叙事的双重节奏,比如列举面包名称的同时记录女店员和胖男人的行为;比如行文过程中经常出现的省略号将两个不同的世界拼贴在一起。这展现出一种分心与神游,某种程度上,“他”既像《狂人日记》中 的“狂人”,又像本雅明 笔下 的“游荡 者”,“他”的视点与日常生活之间总会形成错位的张力。但游离的同时,“他”又以超强的专注力在日常生活的外部凝视其中。


当小说形成“他”的世界时,制造了大量的“物”,太多的细节、太多的修辞、太多的“命名”填满这个世界,甚至使得叙事变得有些“拥挤”。比如面包糕点的名字有麦芬、司康、佛卡夏、夏巴塔、卡斯特拉、玛德莱娜小蛋糕;白色、蓝色、粉色、绿色、黄色的手绢并不相同;“他”关注西面墙壁上的日历、柜台上放置太久而脱水的半颗柠檬、冰箱上面水渍油污的一摞旧杂志。无穷多“物”的饱和甚至带来了一种唯名论式的恐惧,因为在难以计数的杂多排列下它们并不生产任何意义。那么,“他”在这样持久的注视中发现了什么呢?“环绕他的一切都是假象”,“他”无法在自己的凝视中发现任何超越性的痕迹或者时间的在场,“在现代这种观念中,过去和未来的双重无限性消除了所有开始与终结的观念……”一切坚硬都溶解在表象中,世俗成为自身的不朽。


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对于拥有同样的时间构造、都处于时间停滞状态的“他”的世界与“太平洋纪事”两者而言,历史的痕迹变得尤为珍贵。于是在小说中,我们看到了最具有隐喻意味的两个动作,不论是叙述者“他”做博物馆的保安,还是玛格丽特号上的索德兰对“旧书”无法违抗的诱惑,都是对于历史的召回。



稿件编辑:何晶   新媒体编辑:张滢莹

配图:摄图网


这些平台都可以找到我们,

可不要失联哦

文学报新媒体

文学报

id : iwenxuebao

微信公号


@文学报

新浪微博


@文艺速效丸

小红书


@文艺速效丸

小宇宙播客




文学报
我国第一张大型文学专业报纸,创刊于1981年。深入文学现场,关注读者需求。 “使看不见的看见,使遗忘的抵抗遗忘”——文学的意义大略如此。而这,也是以文学命名的报纸存在的理由。官网:wxb.whb.cn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