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和孩子的情绪为什么互相传染?心理学家和作家这样回答

文化   2024-11-19 20:30   上海  

文学报 · 此刻夜读




在芸芸众生中,偏偏有群人有能力将他人拽入其情绪轨道。他们高兴,笑声便会充满感染力;他们情绪低落,就会成为把周围人都拉下水的“拖锚”。为什么有些人就是比其他人更有情绪感染力呢?


在《情绪传染》一书中,作者认为,人们在日常接触中往往会自动、持续地与他人的面部表情、声音、姿势、动作和工具性情绪行为同步;更重要的是,人们的情绪体验时刻受到这种模仿反馈的影响。


「READING」


儿童心理学家一直对原始情绪传染、共情和共感感兴趣。最早,德语Einfiihlung(共情)就是指“设身处地”地理解他人的体验,即体验所谓的情绪传染。著名心理学家爱德华·铁钦纳曾称,人永远无法通过理性了解他人,他们只能通过感受别人的情绪理解他们。他说:“我不仅仅能观察到庄重、谦虚、骄傲、恭敬、威严,我还会在脑海的‘肌肉’中感受或操练它们。” 


后来的心理学家曾推测这一过程如何得以实现。例如,戈登·奥尔波特认为,这涉及把自己假想成对方进行思考、感受和行动,并假想他人的姿势与表情;加德纳·墨菲则推测,一个人之所以会产生与他人相同的感受,是因为存在运动模仿——“当他观看拔河比赛时,其肌肉会紧绷;当女高音向上发声时,其喉咙会感到疲劳,脚跟也会抬起”。 


如今,心理学家们对我们感兴趣的过程、原始共情或情绪传染、共情或共感进行了明确的区分。其中,原始情绪传染(primitive emotional contagion)是指自动模仿他人的面部表情、声音、姿势和动作并与之同步,从而在情绪上趋于一致的倾向。共情(empathy)则是一种源于对他人情绪状态或状况的理解并与之一致的情感状态。至于共感(sympathy),其要素有二:一是对他人感受的高度觉知;二是采取必要行动来缓解他人困境的冲动。


发展心理学家认为,最原始、最基本的过程就是情绪传染。发展的顺序似乎是这样的:从出生后几个月到一年,婴儿会对他人的痛苦做出反应,就好像痛苦发生在自己身上一样。看到其他孩子受伤哭泣,他们也会哭,尤其当其他孩子哭一两分钟以上时更是如此。但在1岁左右,婴儿开始意识到痛苦是别人的感受;他们会觉得这是其他孩子的问题,但往往不知道该怎么办。研究者称,在这个阶段,幼儿经常模仿他人的痛苦——这显然是为了更好地理解他人的感受。正如美国国家精神卫生研究所发展心理实验室首席研究员玛丽安·拉德克-亚罗所说:“从14个月到2岁或2岁半左右,你会看到孩子在别人的手指受伤时会摸摸自己的手指,看看自己的手指是否也会疼。”不过,到了2岁半,学步儿会清楚地意识到别人的疼痛与己无关,并知道如何适当地安慰他们。 



遗憾的是,心理学家甚少关注情绪传染的基本过程,他们把绝大部分精力放在理解认知属性更强、更复杂、更“有益于社会”的共情和共感过程的发展上。尽管如此,儿童心理学家还是积累了一些证据,它们表明父母和孩子从一开始就有很强的“伴生性”(enmeshed);双方都有情绪传染的迹象。正如阿瑟·米勒所说:“没有什么比模仿更有趣了。我当时的身高才到父亲的屁兜,他的手帕总是从口袋里露出一角。多年来,我总把手帕的一角拉出同样的距离。”


孩子复现父母的情绪


即使是刚降生的新生儿,也能模仿他人的声音和动作。有研究发现,让一名女性对一组早产儿和一组足月儿做出高兴、悲伤或惊讶的表情,高兴的表情会引起这两组婴儿的嘴张得更大,悲伤的表情会让婴儿的嘴唇撅起,而惊讶的表情会让婴儿张更多次嘴。这一研究说明,婴儿一出生即有模仿面部表情的能力。其他研究也证明,新生儿具有动作同步能力。有研究者走到出生仅30~56小时的新生儿面前,将自己的脸与婴儿的脸相距19厘米进行交谈。结果发现,所有婴儿都表现出同步动作。


发展心理学家马丁·霍夫曼发现,医院育婴室中新生儿的哭声通常具有传染性。婴儿似乎也会与听到的音调保持一致。霍夫曼认为,照料者可通过肢体动作教会婴儿感同身受。如果母亲在感到痛苦时身体发僵,怀中的婴儿也会感到痛苦。霍夫曼推测,最初与母亲痛苦的表情和言语相伴随的动作表达会成为条件刺激,从而触发孩子的痛苦感觉。当这类刺激得到泛化后,即使是痛苦的陌生人也会触发孩子的痛苦。


霍夫曼总结道:


婴儿可能通过最简单的唤起模式体验共情痛苦……这远早于他们产生区分自我与他人的意识之前。此时,模糊感知到的他人痛苦的线索与自我共情唤起的不愉快感觉相互混淆;因此,婴儿有时表现得发生在他人身上的事情好像也发生在自己身上。婴儿似乎还能察觉父母的恐惧和焦虑。


霍夫曼还举例说,幼儿看到别的孩子摔倒哭泣,会把脸埋在妈妈的腿上;看到别的孩子打针,也会愤怒地拍打医生。


此外,抑郁的母亲会将自己的情绪传染给婴幼儿,使后者也可能患上抑郁症;看到成人的愤怒后,儿童也会对同伴产生异常的攻击行为。


小说家安妮塔·布鲁克纳在拜访一位朋友时,曾震撼于这位朋友的父亲传递给儿子的强烈焦虑: 


回想起他的童年,我感到既怜悯又厌恶;他的父亲极度焦虑,没能好好照顾他。焦虑就如击鼓传花般,从一个人传给另一个人。 



社会参照(social referencing)也是情绪传染的一种基本形式。也就是说,在模棱两可的情况下,婴儿会扫视父母的脸,察觉快乐、愤怒、惊讶或恐惧的表情,并使用这些信息决定下一步的行动。父母的面部表情会向婴儿灌输信心或恐惧,婴儿的继发情绪则可决定其行为。 


当然,儿童并不总能察觉到他人的情绪、共情他人的焦虑或痛苦。小说家约翰·厄普代克描述了幼儿的如下特征,即奇特的情感共鸣与偶尔的残忍并行不悖: 


我小时候会折磨玩具,对着它们大吼大叫,这让我既着迷又恐惧。我曾因为生气而割开橡胶唐老鸭的脖子,但只割开一半,就没勇气继续割了;一动弹唐老鸭的头,切口就像嘴巴一样一张一合。……还有,别的孩子在钓鱼、捉蟾蜍,或者捉蚱蜢并将蚱蜢的腿扯下来、只剩个活生生的躯干时,我会感到害怕。每当小伙伴摆弄动物或昆虫时,一种恐惧感就会驱使我闭上眼睛,背过身去。


父母复现的孩子情绪


父母也能复现新生儿的情绪。研究发现,与看到婴儿微笑的父母相比,看到婴儿悲伤或愤怒的父母会感到更为“烦恼、痛苦、不安、冷漠、注意力不集中和不快乐”。父母看到孩子悲伤或愤怒,血压会升高,皮肤电导水平也会上升。母亲最能察觉和模仿新生儿的积极情绪(感兴趣、愉快和惊喜),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模仿他们的消极情绪(痛苦、悲伤和愤怒)。


众所周知,成人的目光接触和言语表达(无论有意无意)均可诱导婴儿发声。但鲜为人知的是,母亲的反应也受婴儿的影响。一项设计巧妙的实验发现,婴儿的发声和转头会增加母亲说话和微笑的次数。母亲和婴儿的发声时间和持续时间是一致的,并能同步其动作。


尽管这些有趣的研究并不能明确父母和子女在遗传上有互相影响对方情绪反应的倾向,但不可否认的是,照料者和新生儿的注意力、情绪和行为同步,对于一个物种来说具有潜在的适应意义。当然,父母也可能会以互补而非相同的情绪来回应孩子。例如,他们会觉得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的、夸张的愤怒很有趣、可怕或尴尬。



孩子的生理缺陷可能使情绪传染变得困难


父母的情绪反应也会受子女收发情绪信息的能力(或能力不足) 影响。心理学家塞尔玛·弗雷伯格曾对盲童进行过长达12年的研究,她如此记述研究过程的困难: 


当专业访客观看电影或录像时,我会偷瞄他们观察屏幕上孩子时的表情。对于视力正常的孩子,观众脸上的心境共鸣总是很有趣。电影中的小孩微笑,他们也会微笑;小孩痛苦,他们也会表情严肃;小孩对检查员的偷摸行为感到愤怒,他们会共情地笑出声; 玩具丢了,婴儿皱起眉,他们也会聚精会神地皱起眉头;掉了玩具,他们也会低头在屏幕下方帮他寻找。


但屏幕上的盲童不会引起访客的这些自发心境。他们通常都一脸严肃,一定程度上这是对失明本身的反应,但也有其他原因。盲童无法掌握很多表达行为的词,它们在访客的脸上也无法反映出来。


最近的一个下午,我们团队专门讨论了与盲童有关的自我观察问题。作为与盲童合作多年的研究者,我们的共识是,我们一直都觉得在这种社会交流中缺失了一些重要的东西。但我们也从盲童那里得到了巨大的回报。所有的工作人员都对这些自1岁起就相识的孩子有着深厚感情。多数孩子已成长为健康、活泼、行动自如、健谈、调皮、极具个性与吸引力的学龄前儿童。我们像父母那样自豪地谈论他们,直到一个视力正常的孩子突然来访,才会意识到我们的反应中缺少了些什么。


当一个视力正常的孩子来访时,我们会自发地产生融洽的关系,跟他们一起做出各种滑稽的动作。我们仿佛回到了自己的部落中,大人和小孩可以各玩各的。但如果有人像我们一样多年来一直与盲童打交道,那么让他们与视力正常的小孩相处,就会像久在语言和风俗截然不同的异国他乡偶遇来访同胞一样,倍觉荒谬。后者可能只是个问路的陌生人,但自己也会热情接待他,觉得他的口音和习惯用语都很讨人喜欢。两人原本素不相识,除了来自同一个地方几无共同之处,但他们仍可以交流。在这种交流中,几乎所有的部落符号都能得到正确的理解和解释。


对于盲童,除了那双看不见的眼睛,我们所忽略的是关于符号和信号的词汇,它们早在语言变得有意义之前就可提供最基本、最重要的话语意义。


最后,父母即便能察觉孩子的情绪,也不能保证以孩子希望的方式对待他们。例如,有研究发现,当新生儿情绪不佳或体弱多病(如肠绞痛)时,父母会感到痛苦。可悲的是,这反而可能导致父母虐待或忽视孩子……


内容选自





[美]伊莱恩·哈特菲尔德、[美]约翰·卡乔波、[美]理查德·拉普森/著

吕小康/译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新媒体编辑:袁欢

配图:摄图网


这些平台都可以找到我们,

可不要失联哦

文学报新媒体

文学报

id : iwenxuebao

微信公号


@文学报

新浪微博


@文艺速效丸

小红书


@文艺速效丸

小宇宙播客


文学报
我国第一张大型文学专业报纸,创刊于1981年。深入文学现场,关注读者需求。 “使看不见的看见,使遗忘的抵抗遗忘”——文学的意义大略如此。而这,也是以文学命名的报纸存在的理由。官网:wxb.whb.cn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