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湿健脾第一,把头到脚的湿气排出去,让身体清爽干净,家中常备

文摘   健康   2024-08-25 18:30   北京  
在这个时代,湿气重成了90%以上的人的“隐形负担”,不仅影响体态,还可能悄悄偷走你的健康,引起脱发、肥胖、痛风、冠心病、高血脂、失眠等问题。
但别担心,今天咱们就来聊聊一味“除湿圣药”——茯苓,这味药太重要了,是千百年来,中医方子里用得最多的一味药之一。

茯苓

祛湿高手,从头开始

茯苓,是一种长在松树根部的菌类,有句古话说:“千年古松,下有茯苓”。
名医岳美中曾用它帮助一位年轻小伙重拾自信。这位小伙子刚21岁,却遭遇了斑秃的困扰,头顶的“地中海”让他苦不堪言。
岳老仅用一味茯苓,上百克的剂量,两个月后,小伙子的头发竟奇迹般地长回来了。这正是茯苓健脾除湿的功效在发挥作用。
这是因为他的脱发,是因为水气上泛巅顶,侵蚀发根,使发根腐败而脱落所致。

茯苓利水湿,使得身体各处水湿从小便而泻出,湿浊一去,则头发生。因为头顶之湿一般药物难以抵达,所以加大了剂量。(友情提示:不是所有脱发都适茯苓。

茯苓的6大妙用

1、健脾祛湿,双管齐下

茯苓健脾时不上火,利湿时又不伤正气,它能将体内水湿、痰湿向下引,从小便排出,让你从内到外都清爽起来
所以,茯苓尤其适合脾虚湿盛的人群,常表现为食欲不振、大便不成形、容易疲倦嗜睡、舌苔厚腻,腹胀满等。
茯苓常与人参、白术、甘草等补气健脾药同用,增强健脾利水湿的作用,如四君子汤、启脾丸、参苓白术散、香砂六君丸、香砂养胃丸等都含茯苓。

图片仅供参考,中成药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2、水肿克星
脾主运化水湿,一旦脾虚,水湿就容易滞留体内,导致水肿。
茯苓作为利水第一药,既能健脾又能利水,无论是寒、热、虚、实引起的水肿,它都能应对自如。
比较有名的方子是五苓散:茯苓配伍猪苓、泽泻、桂枝、白术,用于外有表证,水湿停引起的水肿腹胀,小便不利。
3、痰湿的清道夫
“痰饮必用茯苓”,中医里的痰饮是体内水湿运化失常的产物。
茯苓通过健脾利水,让痰湿无处遁形,特别适合那些我们常说的“湿气重”的朋友,经常感觉嘴里发黏、有痰、舌苔厚腻的朋友,可常用陈皮、茯苓一类的药材煮水、煮粥、泡茶。
湿痰咳嗽的代表方二陈汤(中成药二陈丸),茯苓配半夏、陈皮、甘草,用于咳嗽痰多,色白易咳出,恶心呕吐,胸闷,肢体困重,头眩心悸,舌苔白滑或厚腻。
图片仅供参考,中成药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4、止泻妙药
脾运化失常,还容易导致腹泻,茯苓与人参、白术等搭配,能有效健脾止泻,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都能受益
如的四君子汤、六君子汤、参苓白术散等,都有健脾止泻功效。
婴幼儿腹泻,现代常以茯苓粉末炒用,或用山楂配茯苓。
5、尿频尿急的救星
茯苓通利水道,解决小便不利、尿频尿急的问题。
五淋散,茯苓配栀子、灯心草、冬葵子等,用于尿路感染、炎症,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短色深,淋漓不尽,有灼痛
6、安神助眠好帮手
茯苓还能补益心脾,宁心除烦。对于因脾湿引起的失眠、心悸、健忘等症状,可用茯苓搭配大枣、粳米煮粥,或是服用归脾汤(归脾丸),都能帮助你安神助眠。

茯苓红枣粥

1
材料:茯苓30克(打粉或打成小块),大枣5-10个(掰开),粳米100克(可根据口味体质调整)
2

做法:以上材料同煮30-40分钟,至所有材料软烂黏稠。


3
功效:健脾祛湿,养血安神。经常服用可缓解脾虚食少、失眠、精神不振、脸色萎黄。

黄药师温馨提示:茯苓的讲究

1、用量:茯苓一般用量为10-20克,特殊情况下可适当增加。
2、打碎煎煮:茯苓部分成分溶水性不好,建议延长煎煮时间或将其打碎成粉末、薄片,以便更好地释放药效。
3、不宜人群:茯苓利水,肾虚滑精、气虚下陷者慎用。

END


1、嗓子痒,总想咳嗽,干咳无痰,2个特效方,4个中成药可缓解
2、气血才是人间大药,6个中成药,让你气足血充,百病无踪!
3、甩掉抗生素,5个消炎中成药,比头孢、阿奇更适合中国人体质
4、失眠别慌!这味中药比酸枣仁还灵,关键是更便宜,效果杠杠的
5、补肾第一名,从失眠到脱发一网打尽,可惜很多人不会吃

如果您喜欢我们的文章,可以把我们设置为“星标”,这样可以第一时间阅读到我们推送的文章。操作如下:


如何设置星标?

今日“考考你”答案:B,你答对了吗?

黄民药师
日更常用中药、中成药干货,专注于靠谱、有温度、通俗易懂的健康与用药知识科普。
 最新文章